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掘进工作面物探报告汇总

掘进工作面物探报告汇总

×××煤矿 1307 巷道电法超前探测报告
2016年09月28日
目录
一、概况................................................................................. - 1 -
二、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工作方法 ............................ - 1 -
1、探测原理 ..................................................................... - 1 -
2、井下工作方法 ............................................................. - 2 -
三、探测结果分析: ............................................................ - 2 -
四、结论及建议..................................................................... - 3 -
一、概况
1、探测目的: 1307掘进巷道前方煤层的含水分布情况。

2、探测时间: 2016-09-28
3、探测地点: 1307顺槽巷
4、掘进头里程: 570 米
5、探测部门:煤矿探水班
二、电法超前探测原理及井下工作方法
1、探测原理
直流电三点源三极超前探测方法是目前煤矿井下最常用的一种超前探测方法,它具有简单方便、施工安全、快速高效、测距较大、适应性强、对水敏感等优点,对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电极布置为:一个电极在无穷远,一个电极向全空间均匀介质中的A点供电。

以A点为中心形成电场,向四周均匀放射电流。

距A等距离点组成一个球形等势面,等势面的变化代表整个球壳中电性异常的综合反映,这就是直流电超前探测的基本理论。

工作人员在巷道迎头设置点电源,后退一定距离间接测量掘进前方等距离的电性异常。

通过电性异常推断前方地质或水文异常,指导生产、降低风险。

2、井下工作方法
本次巷道掘进头超前探测采用三点三极超前探测方法。

该方法由3个三极探测装置组成,在巷道掘进头以一定间距布置3个供电电极,另一供电电极布置在无穷远处。

测量电极MN以一定间距向巷道后方移动,对于每个测点,分别测量3对电极所对应的视电阻率值。

三点三极探测技术可以利用同一组MN测量的三组视电阻率值进行校正,消除干扰,提高解释准确度。

井下共打孔20个,孔间距为4m,孔深约0.3m。

在现场工作时,首先将先前准备好的盐与黄泥混合填堵钻孔,然后将铜电极插入孔中,保证铜电极能够与围岩尽量接触良好。

然后,在距巷道迎头4米,沿巷道掘进方向以等间距(4m)后退布置供电电极A1、A2、A3,将另一供电极B布置在即无穷远处,,这样就可以近似地将A1、A2、A3看做点电源。

最后从A1、A2、A3顺巷后退4m,以4m间距顺巷道布置测量电极MN,同时测量电压和电流计算视电阻率,依次移动电极MN完成测量直至探测工作结束。

三、探测结果分析:
现场数据采集完成以后,我们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电极接地良好,现场采集的数据基本可靠,个别测点受到井下杂
散电流影响。

巷道超前探测成果图如图1所示,蓝色表示相对低阻,红色表示相对高阻,横坐标从左到右表示掘进头超前探测距
离。

图1电法超前探测结果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掘进头前方区 20 米附近存在一处明显异常区,里程为: 590 米附近,该异常区存在水体或含水构造等隐患的可能性较大。

建议对异常区域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水文地质观测和探放水工作,打钻验证,提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四、结论及建议
1、本次探测还探测出1 处低阻异常区位于掘进工作面迎头前方 32m 附近区域,因场地有限,本次最大探测距离约60 米。

2、从探测效果看,本次探测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但是任何
物探技术手段都存在一定多解性和局限性。

电法探测要与地质分析、地质钻探相结合,根据现场具体水文地质情况综合分析,尽量降低物探资料的多解性。

3、建议在物探异常区特别是物探含水区域,应严格按《煤矿防治水规定》设计并施工超前探测钻孔,以验证物探结果的准确性,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4、建议在物探未发现异常的区域,也应按《煤矿防治水规定》适量打超前探孔,以确保掘进安全。

5、建议施工方增加应急的排水设施。

6、施工中如出现涌水量突变的情况,应及时撤离人员,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