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1.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是性质和用途差异很大。
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物质B . 金刚石和石墨的导电性不同C . 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D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2. 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 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近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 。
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钢珠沿曲线AC 运动时不受重力作用B . 钢珠沿直线AB 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 . 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D . 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 如图,对于水中正在上升的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B .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C .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D .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4. 下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的模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模型的是( )A .B .C .D .5. 在公交车上坐着一位中学生,他的手上拿着一杯饮料,当公交车急转弯时,杯内饮料晃了出来。
中学生对司机很有意见,于是说:“师傅,你怎么开车的,我杯里饮料都晃出来了。
”司机说:“我的车在转弯呢。
”中学生说:“那你转弯为什么转得那么大?转小点,杯里饮料就不会晃出来了。
”在这段对话中这位中学生对下面哪个概念缺乏理解?( )A . 惯性B . 压强C . 浮力D . 压力 6. 一辆汽车在水平的公路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热气球正位于公路的正上方并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则热气球上的人以气球为参照物,看到汽车运动的轨迹为( )A .B .C .D .7. 以下物理量估算不正确的是(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1米/秒B . 成年男子右手的拉力约560牛C . 两个鸡蛋约10克D . 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0帕8. 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 . O :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B . 2C :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 . Cu :可表示一个铜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D . NH :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 、H 元素的个数比为1:39. 一块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 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 右端与桌边相齐(如下图所示)。
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 使板A 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L/3,在板A 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22+3A . 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 . 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C . 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D . 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10. 排球是某市学业考试体育测试的项目之一。
如图是某同学排球考试时的场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 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B . 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受力不平衡C . 手击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 D . 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手对球的力11. 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对图甲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处理方法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大烧杯内盛放液体A,小烧杯内盛放液体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液体A、B都是清水B . 液体A、B都是酒精C . 液体A是清水、液体B是酒精D . 液体A是酒精、液体B是清水12. 下列4幅图所呈现的情景中,主要利用了流体力学中“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原理的是()A . 德清一号卫星升空B . C919客机升空C . 复兴号列车高速行驶D . 蛟龙号深潜器下潜13. 如图所示,木块A立在小车上,小车与木块间无摩擦,小车与木块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木块A将向前倾倒B . 木块A将向后倾倒C . 木块A将继续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D . 木块A立即静止14. 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根本原因是()A . 盐碱物质植物不能吸收B . 土壤溶液浓度小,植物吸水过多C . 土壤溶液浓度大,根吸水过多D . 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液的浓度15.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 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B . 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C . 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 . 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16.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
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 nseptium,符号Uus。
请模仿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①”处应填()A . 291B . 174C . 117D . 5717. 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若②为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尿素的含量变化B . 若②为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氧气的含量变化C . 若②为脑部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D . 若②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18. 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
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 和P , 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 和F , 则( )A . P >P F >FB . P <P F =FC . P <P F >FD . P =P F <F 19. 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 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B . 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C . 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D . 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20. 某玻璃瓶的侧壁上有高度不同的甲、乙、丙、丁四个用橡皮塞塞住的小孔,瓶口插有一根两端开口的导管,瓶口密封,瓶内未装满水,管内外水面如图所示。
如果在甲、乙、丙、丁四个小孔处选择任何一处拔出橡皮塞,则( )A . 只有丁会有水流出B . 只有丙或丁会有水流出C . 只有甲不会有水流出D . 都会有水流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2分)21. 用化学符号表示:(1) 氮气________;(2) 锌元素________;(3) 五氧化二磷________;(4) 地壳里最多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空气中最多的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22. 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之一是向月球发射月球车。
2018年12月8日凌晨,嫦娥四号是用我国的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的。
嫦娥四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的探月工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如图甲所示)(1) 发射月球车的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速度越来越快,那么火箭受到的推力与自身重力________(选填“相等”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或“不相等”)(2) 火箭上升的作用力来自于________(选填“燃气”或“空气”)(3) 不久的将来,若我国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宇航员完成探月任务后乘火箭离开月球表面,若在某段时间内火箭沿斜向上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
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火箭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________。
(选填“竖直向下”、“火箭运动的反方向”、“水平向左”)23. 下表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加入的物质所给的条件滴加碘液后的反应第一组淀粉+唾液90℃,10分钟变蓝色第二组淀粉+清水37℃,10分钟第三组淀粉+唾液37℃,10分钟不变蓝色(1) 请在上表空白处填上你预期的结果________;(2) 第一组和第三组比较,结果不一样,说明________影响酶的活性。
24. 如图是人体部分系统的生理活动简单模式图,图中①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②、③分别表示两种气体。
请据图分析回答:(1) B 系统中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 C 系统中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名称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
(3) D 系统中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25. 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 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 变化的图像。
求:(1) 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________N ;(2) 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3) 分析图像BC 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4) 圆柱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 2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8年我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在城市居民小区内,将生活垃圾按图示分三类科学处置。
居民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内含锌、碳、二氧化锰等物质。
二氧化锰(MnO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废旧锌锰干电池因含重金属元素不能随意丢弃,应将其放入________收集容器。
(选填“可回收”、“有害垃圾”、“其他垃圾”)27. 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捡常需借助传送带。
32(1) 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________。
(2) 包裹与传送带一起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共受到________个力的作用。
(不计空气阻力和浮力)28. 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29.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
他们用氧18同位素分别标记水和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使它们分别成为含氧18的水(氧的相对原子量为18)和含氧18的二氧化碳。
未标记的为原子量是16的氧原子,然后他们分两组进行实验,两组实验所用的植物、光照及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水二氧化碳生成的氧气第一组H O C O O 第二组H O CO O 注:H O---氧18水,C O ---氧18二氧化碳,O ---氧18氧气(1) 该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释放的________中的元素究竟是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2)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