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评价类型:□实施过程评价☑完成结果评价项目名称: 2017年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单位:文昌市林业局主管部门:文昌市人民政府评价时间: 2018年6月20日至2018年6月30日组织方式:□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项目单位评价机构:□中介机构□专家组☑项目单位评价组评价单位(盖章):文昌市林业局上报时间:2018年6月30日- 1 -项目绩效目标表项目名称:2017年度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指标类型绩效指标绩效目标绩效标准优良中差产出指标巡视红树林片区24次24次20次12次6次成效指标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较好较好好一般差群众满意度群众满意度较好较好好一般差效率指标资金按时到位资金按时到位率为100%100% 80%-100% 60%-80% <50%按时完成既定目标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按时完成延期15天以内延期15-30天延期30天以上- 2 -项目基本信息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实施单位文昌市林业局主管部门文昌市人民政府项目负责人洪忠师联系电话63222166 地址文昌市文城镇文建街84号邮编571300 项目类型经常性项目(√)一次性项目()计划投资额(万元)303.00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303.00实际使用情况(万元)283.95其中:中央财政其中:中央财政其中:中央财政省财政预算省财政预算省财政预算市县财政预算303.00 市县财政预算303.00 市县财政预算283.95 地方债券资金地方债券资金地方债券资金二、绩效评价指标评分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得分项目决策20 项目目标 4 目标内容 4 4 决策过程8决策过程 3 3决策依据 5 5 资金分配8分配办法 2 2分配结果 6 6项目管理25资金到位 5到位率 3 3到位时效 2 2 资金管理10资金使用 5 3财务管理 5 4 组织实施10组织机构 1 1管理制度9 9项目绩效55 项目产出15 产出数量 5 5 产出质量 4 4 产出时效 3 3- 3 -- 4 -三、评价人员姓 名职务/职称单 位 签 字莫景瑜 副局长 文昌市林业局 韩智 办公室主任文昌市林业局 王录敏 科员 文昌市林业局文昌市林业局评价工作组组长(签字):项目单位负责人(签字并盖章):2018年 6 月 30 日产出成本 3 3 项目效益40经济效益 8 7 社会效益8 8 环境效益 8 8 可持续影响 8 7 服务对象满意度8 7 总分100 100100 94评价等次优2017年生态保护与恢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文昌市财政局:根据《文昌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文财预[2017]17号)的要求,我局于2017年6月20日至6月30日对2017年度实施的生态保护与恢复进行绩效自评。
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主要职责文昌市林业局内设4个股级职能机构和文昌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1个股级挂靠机构,行政编制12人。
文昌市林业局的主要职能: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林业及其生态建设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战略规划;依法拟定并组织实施本市林业及其生态建设工作的政策、法规规章、发展规划、计划。
2、组织开展本市森林资源、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和荒漠的调查、动态监测和评估并发布相关信息;保护和合理开发森林、湿地、荒漠和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优化配置林业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承担本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工作。
3、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和全市红树林、海防林、天然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
制定全市造林绿化的指导性计划;指导- 5 -各类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培育、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以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防治荒沙化和水土流失工作;指导、监督本市全民义务植树、造林绿化工作,承担绿化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
2、内设机构根据上述职责,文昌市林业局内设4个职能机构和文昌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1个挂靠机构.。
4个职能机构分别为办公室、营林室、林政室、林地管理室。
(二)项目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或调整情况,包括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
根据《文昌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文财预[2017]17号),批复资金303万元拟用于生态保护与恢复。
2017年生态保护与恢复完成了红树林恢复与营造工程,全年巡视红树林片区次数24次,制作挂出防火宣传横额数量达到200条,明显提高了民众防火意识,有效控制病虫防害面积等(三)项目基本性质、用途、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项目基本性质:本项目为经常性项目。
项目用途:生态保护与恢复是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恢复和重新建立一个具有自我恢复能力的健康的生态系统项目主要内容为:- 6 -我局生态保护与恢复主要涉及到禽流感防控监测、病虫害防治、退耕还林验收、森林防火工作、红树林保护建设管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公益林规划落地工作、育林工作、局自筹人员工资发放等经费(饱含罚没收入)等内容。
项目涉及范围:湿地保护,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
(四)跨年度项目的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该项目为经常性项目,无跨年度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分析(一)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根据《文昌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文财预[2017]17号)文件, 2017年安排文昌市林业局生态保护与恢复预算资金为303.00万元,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本次绩效评价范围内的市财政项目专项资金303.00万元已全部到位,资金到位率为100%。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我局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生态保护与恢复政府性基金合计283.95万元,结余资金19.05万元。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我局2017年生态保护与恢复经费资金,在资金管理及建设运行上严格遵守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切实加强对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并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 7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一)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分析为了更好的完成2017年生态保护与恢复,根据《文昌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文财预[2017]17号)文件的要求,资金统一由政府投资,我局主要负责承担资金拨付等工作,支持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积极推动林业生态建设。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海南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完善内部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和办法,有效监控并严格使用资金,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原则,切实做到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四、项目绩效情况(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项目的经济性分析(1)项目成本(预算)控制情况。
我局根据《文昌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文财预[2017]17号)文件要求,安排我局2017年度生态保护与恢复资金额度为303.00万元,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本次绩效评价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实际到位- 8 -303.00万元,实际使用283.95万元,项目的到位资金及使用均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2)项目成本(预算)节约情况。
该项目已使用财政资金283.95元,结余资金19.05万元,项目资金使用率为93.71%。
该项目通过各项成本控制措施有效的节约了成本,资金使用按计划进行。
2.项目的效率性分析(1)项目的实施进度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文昌市林业局已严格根据《文昌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文财预[2017]17号,按时按量的完成了实施方案中所有工作任务,完成红树林片区全年巡视24次,病虫害防治控制扩散不超出防治面积,明显提高民众防火意识等(2)项目完成质量该项目2017年度投入市财政资金303.00万元,实际划拨市财政资金303.00万元。
项目基本按照规定的绩效指标实施并完成,项目的完成质量较好。
3.项目的效益性分析(1)项目预期目标完成程度我局加大沿海防护林、自然湿地、热带雨林等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2017年生态保护与恢复完成了红树林- 9 -恢复与营造工程,全年巡视红树林片区次数24次,制作挂出防火宣传横额数量达到200条,明显提高了民众防火意识,有效控制病虫防害面积。
2017年度生态保护与恢复已按预期设定目标完成。
(2)项目实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生态保护与恢复增加了森林覆盖率,病虫害防治,美化造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提高群众防火意识等,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4.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计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保护与恢复政府在资金上给予全面支持,因此该项目可持续发展。
5.项目预算批复的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根据文昌市财政局《关于批复2017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文财预[2017]17号),安排我局2017年度生态保护与恢复资金额度为303.00万元,截止2017年12月31日绩效评价基准日,本次绩效评价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实际到位303.00万元,实际使用283.95万元,项目资金使用率为93.71%,资金使用按计划进行。
2017年度生态保护与恢复的预期工作目标已全部完成,完成率100.00%。
- 10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无。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经综合评价,文昌市2017年度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实施,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民众防火意识。
项目资金到位及时,但项目预算资金303.00万元大于项目实际支出资金283.95万元,比预算节约资金19.05万元,资金使用未按计划进行,但项目的产出指标年巡视红树林片区次数24次,制作挂出防火宣传横额数量达到200条,成效指标明显提高了民众防火意识,有效控制病虫害面积等基本达到目标,项目效果良好,项目的绩效已全部实现。
本项目绩效评价总得分为94分,评价级别为“优”。
2017年生态保护与恢复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指标解释自评标准得分项目决策20项目目标4目标内容4目标是否明确、细化、量化目标明确(1分),目标细化(1分),目标量化(2分)4决策过程8决策依据3项目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是否根据需要制定中长期实施规划项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门年度工作计划(2分),根据需要制定中长期实施规划(1分)3决策程序5项目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是否履项目符合申报条件(2分),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2分),项目实施调整履5- 11 -行相应手续行相应手续(1分)资金分配8分配方法2是否根据需要制定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并在管理办法中明确资金分配方法;资金分配因素是否全面、合理办法健全、规范(1分),因素选择全面、合理(1分)2分配结果6资金分配是否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是否合理项目符合相关分配方法(2分),资金分配合理(4分)6项目管理25资金到位5到位率3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根据项目实际到位资金占计划的比重计算得分(3分)3到位时效2资金是否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及时到位(2分),未及时到位但未影响项目进度(1.5分),未及时到位并影响项目进度(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