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风家训班会ppt课件

家风家训班会ppt课件

主题班会
家风家训伴我成长
青山区钢城一小 2017年3月
认识家风家训
2014 年马年第一天,央视新闻推 出了街头采访第一问:“你家的家风家规 是什么?”学习, 天天向上等等。
认识家风家训
香港演员温兆伦表示,他从小只听 奶奶的话,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常教导他, 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国人必须团结,国家 才会强大!“国比家大,没有国哪来家?” 他还说,1997 年香港回归,当国旗升起时, 他在电视机前哭了:“我终于有国家了!”
曾国藩---治家八字诀
曾国藩的治家“八字诀”, 既对一个家庭的日常行为,提出了 规范,又继承和落实、发扬了中国 的传统礼仪文化,确是意义重大。 他,无愧为清朝的“中兴之臣”。
新时代的家风
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 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根 本纽带。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 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 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 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 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
曾国藩---治家八字诀
曾国藩在写给他四弟的信中,提出了治家的“八字 诀”,并且作为寿礼,写成字屏,赠送给了他的四弟夫妇。
这八个字是:“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其实,这八个字,对于我们今天的家庭管理来说,仍有很强的现 实意义。
前四个字“书、蔬、鱼、猪”,书,是指读书;蔬, 是指种菜;鱼,是指养鱼;猪,则是指养猪。中国封建社会以农 业为根本,所以种植、养殖是其本,和读书联系 在一起,则继 承和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耕读文化”。古人云:“一等人忠臣孝 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 路,是中国传统农业社 会的生存形态,多少农家子弟通过此路 改变自己的命运。文化则是相继传承的带有社会性的生活方式。 曾国藩的前四字诀,正是在这一方面的体现。遵此,一个家庭就
说一说我的家风家训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家庭谈谈自己 家庭的家风。
孔子二十世孙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 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 岁时,某月某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 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 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 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 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 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 父大喜。
SUCCESS
THANK YOU
2019/5/8
吉鸿昌---做官不许发财
在吉鸿昌将军短暂的一生中,不仅以其铁骨铮铮、英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还以其体 恤民情、正直清廉令人们敬仰。
1920年5月,吉鸿昌的父亲得了重病。吉鸿昌回家探望,看到父亲那依依不舍的眼神,他知道父 亲有话要讲,便说:“爹,您有啥话尽管说,孩儿一定铭记照办。”他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吾儿 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有一句话要向你说明:当官要清白廉政,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即 不许发财。你只要做到这一点,为父才会死而瞑目。不然,我在九泉之下也难安眠啊!”吉鸿昌强忍 悲痛,答道:“孩儿记下了,请父亲放心!”
认识家风家训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坦陈 对“家风”的看法。他在受访时说,家风 好代表这个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中国大 多数的家庭实际上是受中国儒家文化熏陶, 勤俭、节约等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 家风也在与时俱进,更加健康、向上。
“我们家的家风和大多数农村家庭的家 风差不多,最主要的就是重视学习、文化, 与人为善。”莫言透露。
有了生气。
曾国藩---治家八字诀
后四个字“早、扫、考、宝”,则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规范。
“早”,是指早起。曾国藩认为,早起,是“一人之生气”,是一个人有生气,有活 力的表现。他们家族的传统就是“黎明即起”,人人如此,一个家庭就充满了活力。 俗语曰:一勤天下无难事。早起,是勤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恒久意志力的表现,所以, “早”确是一种很好的行为规范。
岳母刺字---精忠报国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 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 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 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 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 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 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 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 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 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扫”,是指“扫屋也”。经常拿起工具,将房屋、家具清扫一下,既保持了室内卫 生,又培养了勤奋、清洁的良好习惯,何乐而不为?但关键是要养成习惯,养成一种 自觉行为。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以小见大,小事,可以养大志,是成就 大事的基础。
“考”,是指祭祀祖先。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不能数典忘祖。所以, 一个“考”字,体现着一个家庭,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礼仪的继承和发扬,也是礼仪制 度在一个家庭单位的具体体现。追怀祖先,就是不忘本,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记忆和巩 固。
父亲病逝后,吉鸿昌即把“做官即不许发财”7个字写在细瓷茶杯上,交给陶瓷厂烧制。茶杯烧 好后,他用卡车拉到部队,集合全体官兵,举行了严肃的发放仪式。他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 但我绝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家父的教诲,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 位兄弟监督。”接着,他亲手把茶杯发给全体官兵,勉励大家廉洁奉公。当时吉鸿昌在西北军冯玉 祥部下任营长,只有25岁。自此,吉鸿昌将那只写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茶杯一直带在身边,用 它作为一面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应如何为人做事。这只茶杯随吉鸿昌走南闯北,直到他39岁牺牲。
“宝”,最是重要,是指正确处理各种人事关系。“宝者,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 喜吊丧,问疾济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经常探访邻居,不忘己给别人贺 喜、 吊丧,要关心别人的疾病,要急人之困。这一切,可以说是一种大境界,用一句话来 概括,就是:不要忘记别人。曾国藩借用他的祖父的话说“人待人,无价之 宝也”。 这对于我们今天人情冷漠的社会现状,是一种极大的警示。万事讲究一个“和“字, 守此一“宝”,时时想着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可以和家庭,和邻 里,和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