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詹姆斯课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詹姆斯课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詹姆斯课后答案【篇一:计量经济学】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说。

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两位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因为“他们通过对博弈论的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冲突与合作的理解”。

恩格尔现为美国公民,194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中部城市锡拉丘兹,1966年获美国科内尔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1969年在同一所学校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在1980年代初期创立的“有条件的异方差自回归模型(a 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简称a rch模型,能精确地获取很多时间数列的特征,并对能把随时间变化的变动性进行统计模型化的方法进行了改进。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他“不仅是研究人员学习的光辉典范,而且也是金融分析家的楷模,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工具,还为分析家们在资产定价和投资组合风险评估方面找到了捷径”。

格兰杰1934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的斯旺西,现为英国公民。

他1955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颁发的首批经济学与数学联合学位,1959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

1974年移居美国,现为美国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院荣誉经济学教授。

据瑞典皇家科学院介绍,格兰杰对经济学研究的一大杰出贡献是,发现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特别组合可以呈现出平稳性,从而可以得出正确的统计结果。

格兰杰的发现对研究“财富与消费、汇率与物价水平,以及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他们,以表彰他们分别用“随时间变化的变动性(time-varying volatility)”和“共同趋势(common trends)”这两种新方法分析经济时间序列。

为此,他们将分享1000万克朗(相当于130万美元)的奖金。

格兰杰和恩格尔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财政部、金融市场经常使用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在评估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方面,更具有现实的应用价值。

在中国,经济学家特别是计量经济学家对恩格尔和格兰杰的理论建树同样不陌生。

在1990年代初,恩格尔的arch模型就作为“现代经济学前沿”被详细地介绍到国内;格兰杰在谱分析(经济周期分析)、因果分析、经济预测、协整等方面的开拓性贡献也早为人们所熟知。

不仅如此,他们的理论和方法已经在我国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格兰杰协整定理:如果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必然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而如果非平稳变量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那么该变量之间必然存在着协整关系。

众所周知,人们在进行关系估计和经济预测以及对经济理论进行假设检验时,通常是以时间序列的形式来使用数据,进而对宏观经济变量进行研究。

这种时间序列可以表明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利率、股票价格等经济变量的变动过程。

比如说,经济中的消费可能会取决于总劳动收入和财富、实际利率以及人口的年龄分布等因素。

尽管对这种关系可以简单地通过一个静态、线性、只有两个变量的表达式(模型)进行描述,但要得出正确的估计和结论,就要求模型必须能够很好地适用时间序列的具体特征。

而对许多经济时间序列来说,最重要的两个关键特征是“非平稳性”(n onstationarity)和“随时间变化的变动性”。

正是恩格尔和格兰杰在1980年代发明了新的统计方法来处理这两个关键特征。

格兰杰在1980年代提出的“协整(cointegration)”理论发现,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特殊组合后可能呈现出平稳性。

协整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在两个(或多个)非平稳时间序列中寻找一种均衡关系,该理论的提出对于用非平稳经济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以及检验这些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其应用也远远超出了对线性回归的诊断。

在许多情况下,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两个变量应该是协整的,对协整性的检验也就是对经济理论正确与否的检验。

比如说,尽管消费和可支配收入这两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我们希望这两个变量从长期来看是相关的,因此它们的某个线性组合应该是平稳的。

另例如股票市场,如果对股票价格的估计是理性的,那么公司股票的价格应该等于预期未来股息流的现值。

这事实上意味着,尽管股息和股票价格这两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但这两个序列应该是协整的,其协整参数等于投资者在计算盈利现值时所采用的贴现率。

在以后的工作以及与其他研究人员的合作中,格兰杰又从几个方面对协整分析进行了拓展,比如处理那些具有季节性模式的序列。

另外,在协整概念的基础上,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格兰杰协整定理”,用来解决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之间的关系问题。

这个定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证明了协整概念与误差修正模型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即:格兰杰协整定理:如果非平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必然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而如果非平稳变量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那么该变量之间必然存在着协整关系。

除了在理论上建立了协整的概念,格兰杰在实际经济分析中也作了大量极具贡献的实证性研究,比如对季节性模式的单整与协整分析;对产出、销售以及存货之间的多因素协整分析;对美国国债的产出协整分析等。

格兰杰是目前全球最杰出的计量经济学家之一,他在学术界的建树几乎包括了近40年来计量经济学在时间序列方面的所有重大发展。

在研究经济时间序列时,格兰杰和另一位学者汉塔纳卡(hatanaka)首创使用了谱分析方法(spectral analysis),提出了关于经济变量的“经典波普理论”,并与著名学者摩根斯坦(oscar morgenstern)一起对纽约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进行了相关分析。

在预测研究上,格兰杰的贡献也值得一提,他在1959年发表的论文《关于潮汐河流泛洪的概率估计》被认为是现代成本—收益分析教材的范本案例。

在对非线性问题的研究上,他和焦克斯(joyeuxr.)在1980年发表的论文《长期记忆时间序列模型与分数差分法简介》(an introduction to long-memory time series models andfractional differencing)对长期记忆理论作出了很大贡献。

近年来,格兰杰又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对面板数据(panel data)的研究上,他认为这种由相同截面数据构成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有助于把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成为未来至少5年内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所有这些都是计量经济学界的最前沿领域。

恩格尔arch模型:能够有效预测经济数据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的变化。

【篇二:计量经济学】xt>中国教育总投入对gdp作用的计量研究日期:2009年中国教育总投入总额对gdp作用的计量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政府投资教育事业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对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和高速发展也有直接的经济意义。

政府教育总投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政府教育支出直接构成社会投资和消费的一部分。

二是政府教育支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能提高国民劳动技能和降低体力、脑力劳动劣质成本,最终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高效的发展。

教育的投资决定了国家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培养出的人才又进一步成为发展科学技术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发展生产力,最终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条件。

然而,我国的教育事业经费问题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热点。

教育一直是开支里面较高的一个比例,行政开支也占据了公共开支的重要地位。

但我国的教育总投入的不足已经造成了国民教育负担过重的困境。

我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不仅表现在占gdp的比例远低于国际水平,更重要的是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

首先,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教育债务负担沉重。

由于政府没有规范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制度,校舍建设和维护改造投入极度匮乏,学校为了应付招生的需要和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只能举债建设。

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和高校扩招的过程中,形成大量教育债务。

其次,政府教育经费不足导致落后地区教育经费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继续扩大。

2007年省(自治区、直辖市)际间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极差(最高水平与最低水平之比)分别高达8.3和7.5。

此外,由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地区教师收入普遍偏低,导致农村教师流失,影响师资队伍稳定。

i如今国家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各地小学及初中学生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大大降低,但学前教育、高中、高等教育等教育总投入等问题上,人民的负担仍为减轻。

以高等教育为例:根据《数据》杂志的调查: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占全部家庭10%的最低收入户和其中的困难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分别为3134.88元和2495.75元。

以2005年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计算,城镇居民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平均每年的费用占到家庭年收入的33%,对于占全部城镇居民家庭40%的中等收入以下家庭来说,每年供养一个大学生的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50%以上。

而对于最低收入户来说,一个大学生一年的费用已经超过其家庭年收入。

换一种算法,供养一个大学生,约需要一个城镇居民4年多的收入,而对于最低收入户和其中的困难户来说则需要一个人大约14年和17年的收入。

可以说高校学费已经远远超出广大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承受能力,许多贫困家庭为了供子女上大学甚至债台高筑。

有专家估计,我国在校大学生中有20%为贫困生,按教育部2000年正式统计数字普通高校在校生556万人计算,就有110多万贫困生。

而在非贫困生中,有极大一部分是处于贫困生边缘的学生,他们的家庭勉强能够维持他们日常的学习、生活费用,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他们的这些费用支出占到了家庭总费用支出的52%--70%。

在高等教育经费方面,教育总投入占gdp的比例,中国只有0.62%,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在财政性经费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上,中国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的教育事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政府该怎样更为有效地提供这一重要的公共品,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乃至中国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老百姓长期关注和研究、讨论的问题。

针对关于政府教育总投入的投入意义,本文收集了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国家教育总投入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课程所学的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总投入总额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蔡昉等(1999)认为,从弹性系数来看,人力资本的增长贡献有巨大的潜力,教育投入的加大,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改善将成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泉。

王家赠(2002)提出了衡量居民中受教育程度和受教育分布平均程度的两个指标,对中国各省居民中的受教育情况进行了测量,并对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