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DC机房施工作业工艺规范标准

IDC机房施工作业工艺规范标准

IDC机房布线施工作业步骤*******机房布线施工作业步骤,本标准是公司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本作业步骤依据国家、行业规标准,参照《光缆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操作规程》、《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总结公司在施工中多年积累的经验,将机房布线施工中的关键操作步骤、标准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形成机房布线施工作业步骤。

本作业步骤适用于机房布线施工,仅限于公司部使用,与国家、行业规标准或仪表设备供应商使用说明冲突时,以国家、行业规标准或仪表设备供应商使用手册为准。

通过本标准的运用,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有效控制施工质量、成本、工期及生产安全。

2.机房布线管理标准统一。

目录机房布线说明 (4)一、光缆布线 (5)1.准备工作 (5)2.路由查勘 (5)3.光缆敷设 (6)4.光缆熔接 (7)4.1 端面的制备 (7)4.2 光纤熔接 (9)4.3 熔接补强保护 (10)4.4 盘纤 (11)5. 光缆测试 (11)二、光缆布线关键节点施工工艺 (12)1. N7K机柜光缆布线 (12)2. N5K机柜光缆布线 (13)3. N2K机柜光缆布线 (14)4. ODF机柜光缆布线 (15)三、电缆布线 (16)1.施工准备 (16)2.路由查勘 (16)3.电缆敷设 (17)4.电缆测试 (18)四、布线标签 (19)机房布线说明机房布线施工总体可以分为光缆布线施工和电缆布线施工。

光缆部分包括主干光缆布线和跳纤布线两部分,电缆部分包括OOB管理线缆布线和服务器跳线布线两部分。

本标准详细描述了机房布线从开始到竣工的所有工序,对于一些关键节点给出了详细说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参照本标准施工。

一、光缆布线IDC机房光缆布线施工大致分为以下几步:准备→路由查勘→光缆敷设→光缆熔接→光缆测试。

1.准备工作(1)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光纤施工比电缆施工要求要严格得多,任何施工中的疏忽都将可能造成光纤损耗增大,甚至断芯。

(2)检查设计资料、原材料、施工工具和器材是否齐全。

(3)公司设计师及现场项目经理对施工班组长进行施工交底,交底容应包含:(a)施工容:施工围、工程量、施工进度等要求。

(b)施工图纸解说:设计者的大体思路,以及以后在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

(c)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的实况,编制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

(d)施工工艺和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等。

(e)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2.路由查勘光缆敷设前首先要对光缆经过的路由做认真勘查,了解机房建设和规划,尽量避开各种潜在的隐患。

路由确定后,对其长度做实际测量,精确到4m之。

还要加上布放时的自然弯曲和各种预留长度,各种预留还包括机柜预留、接头两端预留、水平面弧度增加等其他特殊预留。

3.光缆敷设(1)光缆敷设要求(a)在光缆布放时,严禁光缆打小圈及折、扭曲。

(b)布放时,在光缆的转弯处或爬架安装较复杂处应有专人负责,严禁用脚踩压。

(c)光缆布放前,其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

标签应书写清晰、端正和正确。

(d)最好以直线方式敷设光缆。

如有拐弯,光缆的弯曲半径在静止状态时至少应为光缆外径的10倍,在施工过程中至少应为20倍。

(e)光纤跳纤在进入机柜处,采用塑料缠绕管进行保护,应尽量减少转弯,需转弯时应弯成弧形。

(f)机柜多余的光纤跳纤应绕圈绑扎、整齐放置。

暂时不用的光纤跳纤,头部应用护套保护,整齐盘绕成直径不小于8厘米的圈后绑扎固定,且绑扎松紧适度。

(2)光缆的固定布放在走线架上的线缆必须绑扎,每最小30cm绑扎固定一次,绑扎后的线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使用麻线绑扎时麻线必须浸蜡。

4.光缆熔接光缆熔接时纤芯的颜色按顺序分为兰、橙、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青。

在开剥光缆之前应去除施工时受损变形的部分,然后剥除长度为1~1.3m的外护套,在剥除光纤时要使外护套长度足够伸进容纤盘,并固定好,使得翻动纤盘时不致于套管口上的光纤受到损伤。

如果光缆外护套固定不牢,在盘缆时会导致光缆旋转移位,使接续盒部从光缆到容纤盘的一段松套管产生螺旋弯绕,严重时还会牵扯到容纤盘上的光纤。

光纤熔接过程对于接头损耗至关重要,当光纤放入熔接机按下熔接键后,就会自动对纤、调整、清洗、熔接,所以对于熔接损耗产生的附加影响主要在熔接过程所处的环境、光纤断面的制备、熔接参数的调整和选择及熔接机的状态。

4.1 端面的制备光纤端面的制备包括剥覆、清洁和切割3个环节。

先将光纤涂覆层剥除,用脱脂棉花沾无水酒精反复擦试光纤,然后切割光纤,最后放入熔接机中准备熔接。

制备好的光纤不能在空气中放置太久,以免沾上灰尘或碰伤端面。

如果光纤在空气中曝露时间过长,光纤沾灰尘太脏,应重新切割光纤,以减少对熔接机电极的污染,确保熔接的成功率。

合格的光纤端面是熔接的必要条件,端面质量直接影响到熔接质量。

4.1.1 光纤涂层的剥除光纤是圆柱形介质波导由纤芯、包层、涂层3部分组成。

光纤涂层的剥除,要掌握平、稳、快三字剥纤法。

平,即持纤要平,左手捏紧光纤,使之成水平,防止打滑;稳,即剥纤钳要握得稳;快,即剥纤要快,剥纤钳应与光纤垂直,上方向倾斜一定角度,然后用钳口轻轻卡住光纤,右手随之用力,顺光纤轴向平推出去,整个过程要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4.1.2 裸纤的清洁观察光纤剥除部分的涂覆层是否全部剥除,若有残留应重剥,如有极少量不易剥除的涂覆层,可用棉球沾适量酒精,边浸渍,边逐步擦除。

将棉花撕成层面平整的扇形小块,沾少许酒精(以两指相捏无溢出为宜),折成V形,夹住已剥覆的光纤,顺光纤轴向擦拭,力争一次成功,一块棉花使用2~3次后要及时更换,每次要使用棉花的不同部位和层面,这样既可提高棉花利用率,又防止了纤芯的二次污染。

4.1.3 裸纤的切割切割是光纤端面制备中最关键的部分,精密、优良的切刀是基础,严格、科学的操作规是保证。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训练,掌握动作要领和操作规。

首先要清洁切刀和调整切刀位置,切刀的摆放要平稳。

切割时,动作要自然、平稳,勿重、勿急,避免断纤、斜角、毛刺、裂痕等不良端面的产生。

裸纤的清洁、切割和熔接的时间应紧密衔接,不可间隔过长,特别是已制备的端面切勿放在空气中。

移动时要轻拿轻放,防止与其它物件擦碰。

在接续中,应根据环境,对切刀V形槽、压板、刀刃进行清洁,谨防端面污染。

4.2 光纤熔接光纤熔接是接续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采用高性能的熔接机以及在熔接过程中科学操作十分必要。

熔接前,根据光纤的材料和类型,设置好最佳预熔主熔电流和时间及光纤送入量等关键参数。

4.2.1 放电试验一般自动熔接机的放电条件存有30种,这对于得到较低的熔接损耗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熔接作业开始前要做放电试验。

使用前应使熔接机在熔接环境中放置至少15 min,特别是在放置与使用环境差别较大的地方(如冬天的室与室外),根据当时的气压、温度、湿度等环境情况,重新设置熔接机的放电电压及放电位置,以及调整V型槽驱动器复位等,使熔接机自动调整到满足现场实际的放电条件上工作。

4.2.2 光纤熔接在施工中采用的是高精度全自动熔接机,它具有X、Y、Z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和自动调整功能,可对欲熔接光纤进行端面检测、位置设定和光纤对准(多模以包层对准,单模以纤芯对准),具体过程如下。

a. 首先将2根同色标、端面制备完毕的光纤放入熔接机的V型槽中,保持15~20μm 距离,盖好防护盖。

启动熔接机的自动熔接开关进行熔接。

b. 预热推近。

用电弧对光纤端部加热0.2~0.5 s,使毛刺、凸面除去或软化;同时将2根光纤相对推近,使端面直接接触且受到一定的挤压力。

c. 熔接。

光纤停止移动后,用电弧使接头熔化连接在一起。

放电时间为:多模2~4 s,单模1 s。

熔接过程中还应及时清洁熔接机V形槽、电极、物镜、熔接室等,随时观察熔接中有无气泡、过细、过粗、虚熔、分离等不良现象,注意OTDR跟踪监测结果,及时分析产生上述不良现象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如果多次出现虚熔现象,应检查熔接的2根光纤的材料、型号是否匹配,切刀和熔接机是否被灰尘污染,并检查电极氧化状况,若均无问题,则应适当提高熔接电流。

4.3 熔接补强保护由于光纤在连接时去掉了接头部位的涂覆层,其机械强度降低,因此,要对接头部位进行补强。

在施工中采用光纤热缩保护管(热缩管)来保护光纤接头部位。

热缩管应在剥覆前穿入,严禁在端面制备后穿入。

将预先穿置光纤某一端的热缩管移至光纤接头处,让熔接点位于热缩管中间,轻轻拉直光纤接头,放入加热器加热。

醋酸乙烯(EVA)管熔化,聚乙烯管收缩后紧套在接续好的光纤上。

由于此管有一根不锈钢棒,不仅增加了抗拉强度(承受拉力为1 000~2 300 g)。

同时也避免了因聚乙烯管的收缩而可能引起接续部位的微弯。

4.4 盘纤盘纤是一门技术,科学的盘纤方法,可使光纤布局合理、附加损耗小、经得住时间和恶劣环境的考验,且可避免挤压造成的断纤现象。

盘纤的方法:先中间后两边,即先将热缩后的套管逐个放置并固定好,然后再处理两侧余纤,如个别光纤过长或过短时,可将其放在最后单独盘绕。

盘纤最重要一环就是尽量沿直径最大的位置盘绕,两圈能盘完的就不盘三圈。

如果遇到最后一圈太小,可以调整前几圈,放一些余量到最后一圈,使各圈大小均匀。

按余纤的长度和预留空间大小,顺势自然盘绕,且勿生拉硬拽,应灵活地采用圆、椭圆、“CC”、多种图形盘纤,尽可能最大限度利用预留空间和有效降低因盘纤带来的附加损耗。

也可以在熔接光纤之前先把各条缆的光纤在熔接盘上粗略盘一下,剪掉多余的尾纤,然后再进行熔接,经过这样处理后就比较容易盘纤。

5. 光缆测试光缆测试是为施工过程的检验和保证,是施工的必须步骤。

机房每一对光缆都必须使用美国福禄克DTX电缆分析仪加上对应的光纤测试适配器按照一级测试(Tier 1)标准进行测试,并如实保存测试记录。

二、光缆布线关键节点施工工艺1.N7K机柜光缆布线N7K为机房的核心,连接的光缆(光纤跳纤)较多,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纤必须从N7K所在机柜正面的左侧下线,捆扎时光纤应从N7K 端口往上捆扎,光纤多余部分盘绕在光纤槽,不得余留在机柜。

(2)光纤捆扎时应采用魔术扎带,间距均匀,且上下板卡上的光纤魔术扎带位置应在一条直线上。

(3)光纤的弯曲半径应大于光纤外径的10倍。

(4)N7K端光纤标签统一粘贴在距光纤头10cm处,且标签朝向一致。

(5)其他要求参照光缆敷设规。

N5K端口较多,必须安装理线器,在光缆布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纤从档条与机柜壁之间下线,从理线器离端口远的一侧穿出。

(2)同一排端口光纤的弯曲半径应一致且应大于光纤外径的10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