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广东省雷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审批稿)雷州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前言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腹部,地处东经109°42′12″—110°23′34″,北纬20°26′08″—21°11′00″,东临雷州湾,西靠北部湾,北与遂溪县、湛江市麻章区接壤,南与徐闻县相连,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土地总面积366440.5公顷。
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促进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保障雷州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和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央、广东省、湛江市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文件精神,结合雷州市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广东省雷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2009年为基期,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
土地基础数据采用雷州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
规划范围为雷州市366440.5公顷土地(湛江市华侨管理区不列入本规划范围),包括雷州市辖区3个街道、18个镇、6个国营农场和5个国营林场。
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目的 (1)二、规划原则 (1)三、规划依据 (2)四、规划范围 (4)五、规划期限 (4)第二章规划编制背景 (5)一、土地利用现状 (5)二、土地利用特点 (6)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7)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8)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规划目标 (11)一、土地利用战略 (11)二、土地利用主要调控目标 (13)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16)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6)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9)第五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 (23)一、严格控制建设占用,确保耕地保有量 (23)二、加大耕地补充力度 (24)三、提高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 (26)四、优化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 (26)第六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27)第七章土地利用用途分区 (30)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6)一、中心城区规模与范围 (36)二、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导向 (36)三、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37)四、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8)五、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用途分区管制 (39)第九章乡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 (41)一、乡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指标 (41)二、乡镇(街道)土地利用控制 (42)第十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7)一、土地整治 (47)二、土地利用重大建设项目 (51)第十一章生态环境建设 (52)一、加强自然与文化保护区及水源保护区建设 (53)二、加强生态环境整治与污染项目管制 (54)第十二章近期规划 (56)一、近期主要用地指标 (56)二、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57)三、其他近期目标 (57)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9)附表 (64)附图 (76)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目的雷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科学发展观和区域内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为指导,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前提下,落实用地控制指标;遵循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主线,以节约集约用地为中心,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为手段,切实转变粗放的用地方式,限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展,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雷州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一)依法编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区域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二)统筹兼顾全面考虑雷州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条件和土地供需状况,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统筹安排各业土地利用,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三)上下结合在确定土地利用政策、规划目标与主要指标、土地利用布局与用途分区过程中,注重上下级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同步编制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充分协调与相关规划在用地规模与布局等方面做好协调。
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五)公众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基层政府、部门、专家和社会公众对规划目标、方案、实施措施等的意见和建议。
三、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改通过后施行;2、《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2009年3月1日起施行;3、《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条例》,2002年4月1日起施行;4、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二)行政规章与规范性文件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2、《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3、《关于印发〈广东省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审批办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198号);4、《关于印发〈限制建设区用地项目目录〉的通知》(粤国土资规保发〔2009〕395号);5、《关于市县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有关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粤国土资规划发〔2010〕207号);6、其他相关文件。
(三)相关规划及标准1、《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年)》;3、《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4、《雷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10-2020)》;5、《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6、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7、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1—2009);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经依法批准的其他相关规划。
四、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覆盖雷州市行政范围内的全部土地(366440.5公顷),包括雷州市辖区的西湖街道、新城街道、雷城街道、白沙镇、北和镇、调风镇、东里镇、附城镇、纪家镇、客路镇、雷高镇、龙门镇、南兴镇、企水镇、沈塘镇、松竹镇、覃斗镇、唐家镇、乌石镇、杨家镇、英利镇、火炬农场、南光农场、东方红农场、幸福农场、金星农场、收获农场、龙门林场、遂溪林场、唐家林场、北坡林场、纪家林场共3个街道、18个镇、6个国营农场和5个国营林场。
考虑到国营林场、农场面积较小、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和统计方便的需要,本规划将其分别归并到所在镇区进行统一规划。
五、规划期限本规划以2009年为规划基期年,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15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第二章规划编制背景一、土地利用现状依据雷州市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数据,经规划基数分类转换,雷州市土地总面积为366440.5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301862.4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2.4%;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6290.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9.9%;其他土地28287.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7%。
(一)农用地2009年雷州市农用地面积301862.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131723.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43.6%;园地面积为41516.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13.8%;林地面积为102969.2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4.1%;其他农用地为25653.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8.5%。
(二)建设用地2009年雷州市建设用地面积为36290.6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25014.8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68.9%;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7579.0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0.9%;其他建设用地3696.8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0.2%。
(三)其他土地2009年雷州市其他土地总面积28287.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810.0公顷,占全市其他土地面积的13.5%;滩涂沼泽面积19992.6公顷,占全市其他土地面积的70.7%;自然保留地面积4485.0公顷,占全市其他土地面积的15.8%。
二、土地利用特点(一)农业生产为主导,土地适宜性广雷州市位于中国南端,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光热充足,高温多雨。
雷州市气候、土质、地形、水分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各种农产品的种植选择性很大,可随市场需求灵活调节。
水稻、番薯、芋头、甘蔗、菠萝、西瓜、蚕桑、剑麻、胡椒、可可、咖啡等各种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均有种植。
全市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4.5%。
(二)建设用地沿交通干线分布全市建设用地主要沿粤海铁路、207国道、南东公路、平覃公路及各省道等交通干线分布,集中在雷州中心城区3个街道、白沙、附城和客路等镇。
(三)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大雷州市东西两面临海,海岸线长406公里,滩涂面积19992.6公顷。
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大,有利于海水养殖、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
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用地利用效益低由于重用轻管,科技投入不足,土地粗放利用现象普遍,雷州市农用地中低产田、低产园、低产林比例较高。
2009年雷州市土地总面积为366440.5公顷,地区生产总值为104.65亿元,地均产值2.86万元/公顷;农用地面积为301862.4公顷,农业产值为46.56亿元,农用地地均产值1.54万元/公顷。
(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较低2009年雷州市总人口163.1万人,建设用地36290.6公顷,人均建设用地达222.5平方米/人,超过了《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规定的140平方米/人的上限。
(四)土地权属关系复杂由于历史原因,各行政镇之间以及行政镇内各行政村之间土地权属关较为复杂,土地契入、土地插花、飞地较多,土地权属纠纷时有发生,给生产和管理带来不便,影响了土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五)土地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农田基本建设投入资金不足,农田水利设施陈旧、效率低,防洪抗灾能力和排灌能力普遍较弱。
另外,随着各类生产活动的加剧,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2009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约11800.0公顷。
四、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机遇雷州位于雷州半岛中部,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雷州的流沙港是广东通往东南亚和南海西线地区航程最短、地理位置最好的黄金水道。
1.湛江钢铁项目落户雷州市东边的东海岛2006年5月,宝钢和韶钢为湛江钢铁项目组建了合资公司,湛江钢铁项目规划总投资为人民币1400亿元。
雷州优良的港口优势,为未来钢铁厂的建设所需要的焦炭供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同时,围绕钢铁厂,雷州承接原材料供应和机器设备制造、钢材深加工以及相关辅助产业,进一步提升辖区内水泥产业和建材产业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