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图册在《世界历史》课堂上的应用(原创)自从历史课纳入中考的范畴,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视。
对于《世界历史》教学,大家都觉得知识抽象,跨度大,学生没兴趣,教师教学也很吃力。
尤其是几次版本的改变,先是人教版,接着是川教版,苏教版,直至现在的山东版,不停地变化版本给教师带来了许多的困惑,使他们找不到北。
学生觉得读课本,划重点,找答案的模式,索然无味,产生厌倦情绪,尽管现在有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但大多数学生只是感到一时的“快乐”,下课就忘记,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
经过笔者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找到了一个好的帮手——历史地图册,用它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那么历史地图册在教学中的有什么作用呢?1、历史地图册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历史科自身的特点:历史学习的对象是已经过去的事物,不可能重演。
只能诉诸与直觉和想象,学生学习历史就是对历史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
只有通过体验,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跟自己没有关系的遥远的历史对象变成现实、熟悉的,并与之交谈的对象,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形象。
2.中考对历史地图的考察作用。
近年来中考出题多从地图的读图和辩图方面出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可见历史图册在课堂和应对考试都有一定的作用。
二、在课堂上怎样有效地发挥历史地图册的作用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或者认为重要,他的注意力就集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刺激的强弱起决定的作用。
”那么,怎样利用地图册增强刺激强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它成为我们的好帮手呢?教学中我们除了利用多媒体的感官刺激外,还可以发挥地图册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跨越时间的跨度,做到“以图导学”、“以图助教”,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排难解惑,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中考的要求。
并能培养学生读图,填图,作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首先,利用地图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和时间跨度历史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和空间两个跨度。
历史发展的过程就处在时间的演变之中,空间则是地理环境,是古今中外历史演变的舞台。
古人有云“左图右史”,地图在反映事物所处状态方面更具有简明、形象、直观的特征,正所谓“即书而求难”,“即图而求易”,可见地图对于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课堂教学重在知识再现,通过再现,分析现象,探寻规律,揭示事物间内在联系,而图册、图片等在教学中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使历史现象再现,教师的讲述固然很重要,但有时在讲述的同时配以一两张图片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图册以历史地图为主,采用古今中外对照的形式,集中反映教科书要求掌握的历史地理知识、历史人物,地域风情、历史文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地图、图片、照片,力求更加形象地表现历史。
新图册体现了现代教育“创新性、人文性”等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认识、理解、运用时要注重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的培育;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地图引领学生感受人类文明兴衰枯荣的演进历程。
了解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
这不仅是中学历史教师运用历史地图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我们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课堂的必由之路。
尤其是世界历史,在开课之前,就要通过地球仪和地图册让学生明白四大洋,五大洲的分布情况,四大文明古国的遗址,地理环境;世界热点地区(包括中东地区,海湾地区、巴尔干地区)的分布,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空间概念。
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及战争的作战方案,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为学生建立空间概念。
另外还要利用“历史长河”板块。
让学生建立起时间观念。
并对照中国历史,了解到这段历史相当于我国的什么时期,把我国历史融入到世界历史中,搭起时间之桥。
达到学史以自明,借鉴世界发展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的目的。
其次,以图导学激发生学探究学习的兴趣新图册与实验教科书丰富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的血肉联系为我们课堂教学提供了好的教材与学材,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如果我们能通过在以图叙史的基础上依图求义,就能有效地落实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教学目标。
历史地图教学中,要使学生学的有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选择恰当的方法非常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要充分用好历史地图,恰当借助多媒体并结合教学内容的讲述达到以图启智、以图激情的教学目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历史教学必须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形象性。
但我们不可能再现历史的真实面目,让学生亲眼目睹历史过程和历史人物,但我们可以通过地图册来达到这个目的。
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先历史图册。
比如学习第一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在学习之前学生可以打开地图册,了解14----18世纪的世界形势,通过图例,看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及主要的活动中心,还可以看到他对英法美等过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影响。
还可以通过地图册查看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几位航海家对新航路开辟起到的作用。
学生也可以通过读图,总结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有利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这比简单的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再次以图助教,排难解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课堂,课本所给的资料非常有限,这就要借助地图册来帮助学生来理解,地图册就起到排难解惑的作用。
比如我们讲到当今的热点问题:海湾战争产生的原因,巴尔干半岛的争执,中东战争的起因,这些问题都要求学生从地理位置上查找原因。
再如一战、二战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要学生结合地图册来理解分析问题,并找到答案。
还有我们在教学罪恶的黑奴贸易时,贸易的途径为什么要从欧洲出发,经过非洲,再回到欧洲,同学们只要仔细看地图册就能找到答案。
最后以图论史系统总结进入中考前的综合复习阶段,系统复习,专题复习也离不开历史图册。
尤其是复习近代史,我们复习百年耻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尤其是内容的区别,通过地图册来分析《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在内容上的差别,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中国命运的影响。
通过地图册学生对近代史系统进行了回顾,这一专题内容就不再是支离破碎的片章,复习起来轻松多了,条理性也清楚多了。
三、课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填写历史图册,描图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在中考虽然没有出现过填图、描图的题目,动手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再说学生填图竞赛,描图设计又能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譬如在教学二战的时候,我让学生试着描图,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假如自己是斯大林,可为苏联设计更加的作战方案,用更短的时间,最少的设备打败德国法西斯,并讲出理由。
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历史地图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也为历史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帮助,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然,历史课堂上利用地图解决教学上遇到的难题的方法很多,希望能和同行们一起来探讨。
历史地图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人们认识与重视历史的一种重要载体。
对于历史地图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郑樵就提出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治史方法。
相对于文字材料而言,历史地图以其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特点,在时空上更能体现历史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重要进程,历史地图不仅具有知识的传播功能,而且具备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的功效。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历史地图册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我校生源大部分是属于在本地区中考录取分数线下的学生,学生学习素质相对较低。
基础知识薄弱,历史知识知之甚少,至于历史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更是没有清晰地认识,有的学生初三复习时也没有选修历史学科。
面对这样的学情,要想使历史学科的教学达到新课程课标的基本要求,我们教研室的老师认为首先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习兴趣入手渗透学科特点和理念,使学生慢慢步入历史学习的良好状态,发现历史的奥妙所在。
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实践,在众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方式方法中,我认为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的作用。
尤其是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学校在各教研室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聚焦课堂小课题教研活动以来,我们高一备课组确定了《如何利用历史地图册更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这一课题,并以此延伸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无论是教师教学理念还是课堂教学环节都加大了对历史地图册的重视和挖掘,在其他各科老师都抱怨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不积极的情况下,学生却普遍反映历史课比以前更有趣了,学生最喜欢上的就是历史课。
那么我们是如何运用历史地图册激活历史课堂教学的呢?培养学生以图叙史的能力,陶冶思想情感仅仅掌握了阅读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并对历史地图产生一定兴趣,还未能实现教学目的。
因为《历史课程标准》明确了培养学生“用提纲、年表、表格和地图等形式,分析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所以教师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通过历史教科书和历史地图册相关内容的结合,借助形象直观的地图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表述,同时陶冶了思想情感。
如八年级第二学期中国历史地图册(试验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图等,尝试让学生叙述香港、澳门问题的来历,认识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
从《台湾省》图中可让学生围绕台湾问题整理已有的历史知识,了解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统一任重道远,但这是一个民族振兴的目标,同样可用“一国两制”的方法加以解决。
从以上几点来看,历史地图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二期”课改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历史地图册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对它的学习和运用值得每个历史教师去研究。
从目前“二期”课改使用的初中历史教材来看,教材本身地图很多,地图册也很完美,有点遗憾的是初中历史练习册中对学生利用历史地图进行训练的题显得不够。
如果我们好好地从历史地图册的使用这上面去多动脑筋,对历史教学、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肯定受益非浅。
如何运用历史地图册激活历史课堂教学一、正确认识把握新版的历史地图册的特点。
新版的历史地图册(以人教版为例,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借鉴了历史课本的编排体例与优点,按历史课本设置了相应的单元,每个单元由导语、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知识链接、读图指南、填充图册等几个部分组成。
图册的内容比以前更加丰富,课文的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在图册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历史照片、知识链接与历史地图的对比,图文并茂使主题更加鲜明,增添了学生读图的兴趣,拓展了学生视野,体现了图册的创新意识;在主体识图内容结束后随之编排历史填充图册,便于学生直接复习,也留给了学生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图册的填充及时得到巩固和加强,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