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游西安华山有感

游西安华山有感

游西安华山有感
五天的西安游算是完满结束了,我这个小组长也完成了责任。

五天的行程,不长也不短,其中有苦有累,但总的来说,收获是蛮丰富的,整个西安古城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说整个行程的亮点,也就是最有意思的一处景点,可能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而华山之旅是我认为最有价值的,华山也是最美的一处景点。

很早就听说,华山以“险,峻”闻名于世,从我踏上缆车,随缆车往上升那一刻起,我就见证了这一点。

虽然没有下雪,但整个华山景区依然是白茫茫的一片,白色的霜块布满了山野,那是霜冻所致。

这给本来就俊秀的华山增色不少。

说到华山的险峻,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山体的陡峭,一个个的山体似乎都是由一块大岩石构成的,且坡面异常光滑,几乎成九十度状矗立,让人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如此陡峭的山峰,其山路之险峻可想而知,一米宽的石头小道,梯级直接是在岩石上开凿出来的,陡峭时高度很小,只容一个小碎步。

小道随着直拔的坡面蜿蜒往上延伸,有些地方早已结满了霜冻。

站在山底下仰视华山犹如云梯的石道,心想登高而望远的人可能会欲尝又止,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攀登华山的人必须得有毅力和勇气。

拜大侠比武之处,登华山而“论剑”,旅团的许多成员都怀着这样的壮志情怀上华山。

不知道什么文字介绍说北峰就是古时华山论剑之处,且金庸所题词“华山论剑”之大石亦屹立于此,因此咱旅团的所有成员一鼓作气地往北峰上走,登顶后激情洋溢的“论剑”“比武”一番,然后通过相机留下自己的足迹,华山风光不过如此,自己也累了,最后心满意足
的下山了。

北峰到底是不是华山论剑的真正之处,我认为值得考究。

因为北峰风光真的是华山的冰山一角。

华山分东、西、南、北峰,其中北峰的高度是最低的。

所谓登高而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能领略的风光与其它峰相比不言而喻。

况且华山是以险峻而闻名,而北峰根本没有体现出这一点,所以要真正登上华山,到华山一游,不能只是到北峰一游。

其实,真正能体现出自古华山一条道这句话的,也只有在踏上通往西峰的山道上才能领略得到。

从北峰往南眺望,像一把宝剑矗地而起的是西峰,因为东峰在其往后的地方,所以西峰看起来是海拔最高的。

其裸露在外的坡面就犹如一块从上往下劈开的岩石,直立成九十度,蔚为壮观,让登山者有一种向往征服的欲望。

通往西南诸峰的路,不是一般的陡峭,华山之险也因此能体现出来。

苍龙岭,顾名思义,犹如苍龙一般,通往西南诸峰最险峻的一段山道,也是最考验攀登者心里承受能力的一个关口。

远看,裸露的山岭云梯似的往上延伸,足有百米长,极其险窄,从上往下平均仅有一米宽,最宽之处也不过两米,石头小道就好像蛟龙脊背上的鳞片,镶嵌在山岭背上。

这是通往西南诸峰的必经之路,连接着北峰和西南诸峰,自古华山一条道因此被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

山岭两边是几乎看不见底的悬崖,站在苍龙岭底下往上看,岩石凿成的梯子几乎成垂直向上状,中间没有停留的平台,且石级很小,大大增加了攀登的难度。

本人算是羞愧了,在苍龙岭地下犹豫了片刻才下定决心去征服它,可能是有点惧高的
原因吧,怕了十来米又心跳加速的往下走····哎!真丢人。

最后看见别人老人和妇女已经爬上高峰从岭上下来了,才深深体会到,做一个大男人不容易啊!手捉住光滑的铁栏杆,步子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往上抬,通往西峰的路也就这样在强迫之下开始了。

刚开始,眼睛不敢往外看,直盯梯级,生怕被悬崖吓到,腿脚发软。

爬到一半,可能是被眼前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折服了的原因,步子忍不住停了下来,视线开始疯狂的扫视周围的、甚至山谷的奇妙风光。

华山实在是太奇妙了,此时的我只能怪自己的相机太差了,再怎么拍也不能完整留下这美妙的奇景。

好不容易通过了陡峭的苍龙岭,爬到了山岭的顶端,这有个平台,惊奇地发现这里竟然是当年攀登华山的韩愈投书求救的地方,岩石上刻着几个鲜红的大字“韩愈投书之处”。

据说当年韩愈爬到这里时,被华山的险峻吓到了,竟然痛哭流涕,不敢移动一步,遂往下投书求救。

历史事实没有办法去考证,不过站在苍龙顶往下看,稍微有点惧高的人想必会腿脚发软,这种险,这种峻,当时根本没有合适用言语去形容。

现在的人爬上来估计没几个会痛哭流涕了吧,只能怪古时的石道太简陋了,哈哈!我们比大诗人有过人之处。

苍龙岭顶端有个牌坊,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忘记了是什么,不过旁边的注释记得其意思好像是,这是苍龙岭的终点,通过了此门,人的心灵就能得到净化。

心灵能不能得到净化我不知道,但我确信一番努力之后应该得到鼓励,可能这就是对攀登者的一种鼓励,让其在经过辛苦的攀登后心情得到舒畅,恢复体力继续向前。

过了苍龙岭,后面的路就在各种树木和不同时代岩石碑刻的环绕点缀之中蜿蜒往上,有点只是一路的攀登的劳累,因为视线被林木遮挡的
原因,少了一份由险峻而生的快感。

西峰远远看去恐似高不可攀,其顶上的隐隐约约可见的道观略显神秘,好奇心驱使我必须得征服它,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通往西峰的路很长,因为时间有限,我不得不加快步伐,山谷遇到平路时干脆奔跑前行。

大概经过了30分钟的艰难攀爬,离峰顶只有百米之隔,此时的山坡上布满了积雪,白茫茫一片,兴奋的心情已麻醉了我疲惫不堪的双腿,远处就是山顶的大石块,终点尽在眼前。

我突然加速,气喘吁吁的往山顶奔去。

山顶那种神秘的道观,一时间被我兴奋之情掩盖过去了,我兴冲冲的从它里头穿过,只是稍微瞟了周围一眼,直冲山顶。

终于到了,站在山碑前往四周眺望,远处的白色山峦萦绕在云雾之间,若隐若现,就犹如一副3D的山水画。

远处那不是北峰吗,此时此刻才发现其跟西峰是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在北峰论剑的人更显得渺小。

往下低头,云雾缭绕,看不见谷底。

只怪自己拿了个破相机,再怎么拍也不能留下这美景。

惋惜之间,自拍留下了自己曾到此一游的证据。

后面看照片时,才发现自己爬上山顶时,因为汗水的原因头套已结了白色的一层霜。

加上当时气喘吁吁的样子,看上去真是狼狈不堪,庆幸当时山顶上没什么人。

到达山顶时时间已经接近四点半了,想到路途的漫长,我赶紧又狩猎了周围的景色一眼,然后心满意足的下山了。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上华山顶空谈到华山。

虽然累,但绝对不枉此行,华山之险、峻、秀给我留下的印象非一般的深刻,沿途所见所闻收获良多,人生之旅添上这么一段,真是增色不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