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镶玉专业知识ppt课件
彰显品味——手工性与艺术系兼具,更彰显顾客的品味及气质
手工批花 工艺特点
手工批花产品介绍重点
纯手工性——采用纯手工制作,图案、纹理、包边等均是珠宝 工艺师100%纯手工制作。仔细对比会发现每一款均有细微的 差别,展现出佩戴者独特的气质与品味
永恒经典——包边的款式从清朝皇家专属设计流传至今,是永 恒经典款式,彰显佩戴者身上的大气、富贵的完美结合
汉灭秦后,“和氏璧”落刘邦手中,刘将其作为传 国玉玺世代相传,一直传了十二代。
金镶玉的历史文化
至西汉末年,两岁的孺子婴即 位,藏玉玺于长乐宫。时逢王莽篡 权,王欲胁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玺。 太后不从,一怒之下取出玉玺摔在 地上,将之摔掉一角。
王莽见玉玺受损,连声叹息,忙招来能工巧匠修补, 那匠人倒也聪明,想出用黄金镶上缺角的奇招,修补后 竟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镶玉玺”,这便是 “金镶玉”的由来。
金镶玉的历史文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背面 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 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 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 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 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 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 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种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最 早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距 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金玉错”工艺介绍 “金玉错”是在玉石上错嵌
黄金的工艺,其精选上等美玉, 采用AU999高纯度黄金,运用
镂空、批花、喷砂、镜面、 精浮雕等20多道工序。弧面
玉坠上立体错金,使金镶玉更 趋完美。
金玉错制作流程
金玉错制作八步骤:
图案精美——图案、款式经典、精美,手工的细节出来较为细腻 精致,图案刻画活灵活现
金镶玉的工艺——金银错
“金银错”工艺溯源 金银错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
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最早见于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
“金银错”工艺介绍 在上等美玉表面上绘出精美的图
案,依图案之型錾出槽沟,将纯金 或纯银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嵌入图 案中,而后打磨平整,抛光磨亮, 使所表现的图案成强烈的色泽差别 和耀眼的金属光泽,显得更为突出, 雍容华贵、绚丽多彩。
几经风雨,沉寂数百年的金镶玉。在2003年再现世 间。琢玉大师花费3年时间,终于做出了一串108颗镂 空金镶玉佛珠作品,估价为1600万。这种具有「乾隆 工」技艺的玉器珍品,不仅再现了宫廷艺术,而且其 工艺水平已经比几百年前有了巨大的提高。
现在金镶玉首次脱离了器皿运用在了工艺水平要求 更高的首饰上。这些金镶玉首饰正是数百年前的皇帝 梦寐以求的工艺精品!
从2012年中国珠宝消费的情况来看,喜欢镶嵌 饰品的人群占到44%,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钻 石、彩色宝石、翡翠玉石、金镶玉等饰品。
金镶玉的历史文化
金镶玉,顾名思义就是在金器上镶嵌各种美玉,在中国传 统文化中俗的完美结合。
金镶玉的历史文化
宫中的玉师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结合乾隆工的宫 廷技艺,终於创造出了象徵皇家的金镶玉玉器。
金镶玉的历史文化
清代末期,皇族没落,大批的宫廷技艺就在这个时 期失传了,乾隆工金镶玉便是其中之一。
20世纪40年代,玉器界“四怪”之一的潘秉衡大师 曾经恢复了金镶玉的制作方法。但是,潘秉衡不愿把 手艺外传,1978年前后,金镶玉的制作再次失传。
可惜,这个稀世国宝“金镶玉玺”后来几经转手, 到三国时代就不知去向了。
但金镶玉的制作工艺却被传承下来,并由宫廷走向民 间,达官贵人中出现各种金镶玉饰物甚至金镶玉筷子等。
金镶玉的历史文化
金镶玉的手法最初见于清代乾 隆年间,由乾隆宠爱的香妃带到中 原,清末渐渐失传。
当时由外国进贡的玉器中,一些 俱有伊斯兰风格的「痕都斯坦」玉器其中就有几件金镶 玉。看着这些莹薄如纸,嵌有金银丝和各色宝石、玻璃 的器皿,乾隆皇帝爱不释手!当即做出了一项决定:金 镶玉只为宫中所有,不予外传,并命内务府造办处仿制。
珠宝专业知识
——金镶玉
目录
1、金镶玉的文化 2、金镶玉的销售 3、部分产品系列及组图介绍 4、售后服务
中国珠宝市场 未来流行趋势
我国珠宝首饰行业呈现了高速发展的态势,仅在 2012年我国内地珠宝零售额达到3800亿元,出 口达275亿美元,国人的珠宝消费水平名列世界 前五。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 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一:选料 二:划料 三:切割 四:打磨 五:打槽 六:手工批花 七:金玉贴合 八:成品完成
金玉错工艺特点
金玉错产品介绍重点
纯手工性——工艺大师纯手工制作,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无暇
严丝合缝——金、玉二种完全不同的材质,能够无缝的贴合在一 起,展现出高超的精美工艺
精美批花——批花产品造型复杂、精美为市面鲜见,只有经验丰富 的批花老师傅才能造就精美
金镶玉的工艺
金镶玉的工艺特点:
“金镶玉”在琢玉工艺学上学名称为“金银错嵌宝石玉器”。
艺雕工艺:运用各种雕刻工具,在 贵金属及其合金上雕刻出各种艺术图案 的制作工艺。
艺雕复镶工艺:艺术雕刻、复式镶 嵌(在一件首饰上采用两种以上镶嵌工 艺)工艺。
金镶玉的工艺——金玉错
“金玉错”工艺溯源 错金工艺是中国最古老的一
金镶玉的历史文化
有趣的是,“金镶玉”的出现也 像许多发明一样,纯属偶然。相传 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得美玉献给楚文 王,琢成璧,称为“和氏璧”。
此璧冬暖夏凉,百步之内蚊蝇不近,乃价值连城的稀 世珍宝。秦统一中国后,“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
始皇令人将其雕成玉玺,镌李斯所书“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字,再雕饰五龙图案,玲珑剔透、巧夺天 工,始皇自是爱不释手,视为神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和玉象征高贵与 纯洁,正如诗仙李白所赞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有眼不识金镶玉”是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 俗语,(人们常用其来比喻见识浅陋、缺乏识别事 物的能力)。“有眼不识金镶玉”这句俗语乃是由 “有眼不识荆山玉”谐音讹传而来。而“有眼不识 荆山玉”这句俗语则典出《韩非子·和氏》:春秋时 期,楚人卞和看见一只凤凰落在荆山(位于今湖北 南漳县境内)的一块青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