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讲座ppt2
要通过精选话头在定位上求新。 题目虽有多个话头,但对于各个 考生来说,只能挑选适宜于创新 的一个话头作文。选择的标准由 主客观两个方面决定:主观方面, 自己对哪一个话头认识最深刻, 材料积累最丰富,就应该选择那 个话头;客观方面,别人少有问 津的话头,或少有顾及的意向, 自己要加以盘算。这样综合考虑, 才能写出胜人一筹的佳作。
请以上面这个寓言或其中某一个人的话 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01春季题)
从提供话头的数量看,许多话 题作文只提供一个话头,属于单头 型话题作文。而2001年春季京、皖 试题,提供了一则文学家、科学家、 企业家、哲学家各用一句话赞美世 界的寓言,要求以寓言的整体意蕴 或其中某一个人的话作为话头写作。 这个题目同时提供了五个话头,它 就属于多头型话题作文。
关于设计类话题作文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源远流长,埃菲尔铁塔 就是1889年世博会的主题塔,它至今仍是法国 巴黎的象征。1970年在日本大坂举行的世博会 主题是“人类的进步与和谐”;1993年韩国大 田世博会的主题是“新的起飞之路”;1998年 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 财富”;新千年第一届世博会今年在德国汉诺 威举行,主题是“人类·自然·技术”,我国也 将参加。
(三)将更加凸现人文精神
人文,这里指的是思想文化方面的 积累或积淀,主要指道德修养和文化积 淀。材料丰富、语言精彩,是文化积淀 的表现。2003年高考作文备考,要注重 运用材料能力的训练,增强考生“调动” 和“选用”这两个能力。“调动”是指 善于调动课内材料这个库存,包括经过 改造加工的材料。“选用”是指灵活选 用社会上新鲜材料来用,力争做到材料 丰富。同时要加大能够显示文化基础的 语言表达的训练力度。
(一)时代色彩鲜明,现实性强
“话题从哪来?从现实生活中来。”我们 的作文训练要重视增强写作的现实意识。第一 要体现时代意识,像创新意识、个性特征等等, 是时代色彩的体现。第二要有现实针对性,不 要东拉西扯,漫无边际,更不要胡编乱造。可 以肯定地说,2003年高考命题和阅卷,对着眼 现实的文章十分有利。当然,我们所说的现实 性,最重要的,是强化这样一种意识:接到一 个话题,在考虑“写什么”的时候,就往现实 方面去想,要反映或解决什么现实问题。思考 的方向正确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就容易出来 了。
从选材看,一是选别人没有用过或很 少有人用的材料,二是用富有时代气息 和时代精神的材料,三是“旧材新用”, 要慧眼识“材”,推“陈”出“新”, 以保持内容的新鲜。
形式上的创新包括精心设计开头结 尾,层次之间的巧妙过渡,有铺垫有照 应,熔倒叙、插叙于一炉,行文一波三 折,恰当采用抑扬法特别强调
1、注意多头型话题作文
2、注意设计类话题作文
关于多头型话题作文
有一则寓言说,文学家、科学家、 企业家和哲学家聚会时有人提议,各自 用一句话来描述和赞美世界。文学家感 叹地说:“这世界真是太美了!”科学 家认真地说:“这世界最珍贵的是探 索。”企业家兴奋地说:“这世界充满 着商机!”哲学家没有说话,沉思之后 在纸上画了一个“?”和一个“!”
(二)高考作文应该体现出理性
2002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 部分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在“发展等 级”里新增“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一 条。可以预料,从命题方面说,所给话 题或标题势必有利于表现考生的理性认 识,表现思维的深度。从1999年“假如 记忆可以移植”到2000年“答案是丰富 多彩的”和2001年的“诚信”,再到 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全国卷)和 “规则”(北京卷)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我们也可以看到考题越来越注重对现实 的理性认识这样一个特点。
多头型话题作文形式新颖,更 能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是考场作文的新选择。
如果题目提供的是几个大致 同向的话头,一般不宜逆反求新。 比如写春季高考题,以文学家的 话(这世界真是太美好了)为话 题写作,就不能把立意确立为 “这世界并不美好”。这是因为 多个同向的话头稳定了整体指向, 盲目逆反就违背了话题的精神和 主旨。这一点,考生应予重视。
高考作文讲座
一、2003年高考作文展望
考题回顾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2001年:诚信 2002年:心灵的选择
命题特点
从1999年起,连续四年,全国卷考查的 都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作为命题方式 的新探索,题有容易被猜中、押上等缺 点,但是,其优势更为突出。它充分体 现了高考作文改革的方向--淡化审题 难度,放宽文体限制,鼓励创新思维, 便于优秀考生脱颖而出。因此,2003年 作文,还会延续“开放中有限制”的话 题作文作文的模式,还会继续倡导自由 表达、展示个性的写作。
最近,我国政府宣布支持上海市申办2010 年世博会。请你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一个 主题,加以论证,并说说你的设想,写一篇 10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这是200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试 题虽有明确的限制(必须围绕 2010年世博会),但定怎样的主 题,完全由考生自己设计,只要 对人类文明进步有益的思考,都 可以成为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自由度。 像这样以提供创意、作出设计为 作文主要内容的试题,我们称它 为设计类话题作文。
(四)重视对创造性思维的考查
《考试说明》把“结构精巧”改为 “结构新巧”,预示着2003年高考作文 的评价标准将在“新”字上大做文章。 创新,一是内容上的创新,一是形式上 的创新。
要做到“内容”上的创新,关键是 能突破思维定势,运用求异思维、变向 思维、非常规思维思考问题。从立意看, 不要想到一个就用,应尽可能从不同角 度、不同侧面思考,然后从中选择一个 最佳者。
表达形式的放开,指文体不限,写 法灵活,考生可以自选擅长的体裁来描 述、诠释话题,同一种体裁可以采用不 同的表现手法。
保持开放性的同时,必然会合理地、 适度地作出限制。命题会在立意上给考 生松绑,允许考生独抒己见,展示自己 的认识水平;限制主要是内容、范围上 的限制,不会让考生不受任何约束,写 什么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