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监控解决方案XX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项目概述 (6)1.1概述 (6)1.2建设需求 (6)1.3系统建设 (7)2项目设计原则 (8)3项目设计依据 (8)4系统总体设计 (10)4.1系统概述 (10)4.2系统架构说明 (10)4.3整体业务架构 (11)4.4方案功能介绍 (12)4.4.1第一防线 (12)4.4.2第二防线 (13)4.4.3第三防线 (14)4.4.4 一个中心:园区安全报警运营服务中心 (14)5.管理中心介绍 (16)5.1 管理中心职能描述 (16)5.2 系统功能 (16)5.2.1 实时视频监控 (16)5.3.2 录像回放上墙 (17)5.3.3 业务调度 (17)6 可视化安全生产监测 (18)7 视频监控系统 (19)7.1前端监控点设计 (19)7.1.1系统组成 (19)7.1.2 前端摄像机要求 (20)7.1.3 主要技术指标(以下部分示例,具体根据项目情况) (21)7.1.4 存储系统设计 (27)8入侵报警系统 (31)8.1系统概述 (31)8.2系统架构 (31)8.3系统组成 (31)8.4系统功能 (32)9门禁管理系统 (33)9.1 门禁系统 (33)9.2 门禁网络结构 (34)9.3 系统功能 (34)9.3.1 基本功能 (34)9.3.2 实时监控功能 (35)9.3.3 异常报警功能 (35)9.3.4 联动功能 (37)10停车收费系统 (37)10.1 概述 (37)10.2 系统架构 (38)10.3 系统功能 (40)11电子巡更系统 (40)11.1 概述 (40)11.2 系统结构 (41)11.3 系统功能 (41)12 远程同步指挥系统 (42)12.1远程行政会议及办公 (43)12.2电子政务 (43)12.3远程业务培训 (43)12.4协助与咨询 (43)12.5应急指挥 (44)13智能分析系统 (46)13.1人脸识别 (46)13.2卡口系统 (46)13.3多目标跟踪 (48)13.3.1系统概述 (48)13.3.2系统架构 (49)13.3.3系统功能 (51)13.4异常行为分析 (53)13.5视频图像诊断 (55)14 出入口安检报警视频联动(需与安检系统接口对接)选用 (55)15 可视化安全生产监测 (56)16 多媒体信息发布 (57)17热成像 (59)17.1系统概述 (59)17.2系统架构 (59)17.3系统功能 (59)18系统平台功能 (68)18.1技术特色 (68)18.2功能模块介绍 (71)1项目概述1.1概述(按照项目所属行业,针对性描述项目背景及需求,以下为智慧园区参考)近年来,充分融合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信息技术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逐渐出现,并在一些发达地区实施。
智慧园区典型应用包括工业4.0应用推广、可视化生产、智慧物业、智慧政务、智慧公共服务、一卡通、智能停车管理。
园区安全、园区可持续性经营、园区企业服务、产业链系统、园区数据,各个子系统和设备未能有效整合及数据共享,本方案根据实际需求建设,建设成管理、生活、工作智慧化园区从而满足客户的各方面需求。
打造全新智能化园区。
1.2建设需求(按照项目所属行业,针对性描述项目建设内容及需求,以下为智慧园区参考)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随着行业的发展,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和优化资源,一般会将安防监控中心和消防中心、楼宇智能管理中心等放在一个中心内,并且留有相互的关联接口,逐步实现相关联系统间的统筹管理,客户会非常迫切需要一套能够具备综合管理能力的平台。
开放化的对接模式项目运作中,经常会遇到不同品牌之间的合作共建一套智能化弱电系统。
第三方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资源共享等问题成为系统集成的一个瓶颈,平台的集成与被集成成为难题,客户希望得到一个非常顺畅的资源交互环境。
系统的融合信息孤岛问题一直是困扰客户的最大难题,如果能够将各接入子系统看做是平台的管理模块,实现平台的统一管理、各接入子系统的协调运行,进行整套系统的有机结合,才是客户的真正期望。
智能化的应用庞大的系统建设随之带来的就是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以及使用、运维的人员成本增加;同时也会影响系统的使用,直接导致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随着行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系统的智能化应用越来越被客户认可,因此管理平台对智能化的支持程度,已成为行业的一种趋势。
可视化生产监管满足事后对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回遡,保存有效的生产技术视频资源,便于技术可复制和用于新员工学习培训。
周界、门禁、安检报警视频联动抓拍整合将周界、出入口门禁、安检报警全方位与视频系统平台结合,根据特定设置进行视频跟踪抓拍,保留有效视频图片资源,事后回顾查看。
1.3系统建设系统建设针对园区范围进行安防、管控部署,主要为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根据各业务部门管理需要,对园区外围周界、出入口,道路,车库,厂房,生产线、研发大楼等关键位置进行布署;主要特点如下:●生产可视化,对产线各生产环节安全监管监测;●系统集成化,各业务系统有机整合,实现综合控制、信息共享;●智能化,多个系统联动,简捷便利,警情响应及时;●网络化,基于FTTH/光纤TCP/IP互联,万兆主干、千兆到园区●高清数字化,无所不见,明察秋毫守护;●有线无线一体化:移动互联网、微波●模块化:各子系统独立运行,有机结合,且可分布扩展2项目设计原则●可靠性:系统设计上要充分体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特点,保证各个子系统都能够做到在通讯网络支持下实现集中管理,使得整个系统的结构完整,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安全性:确保音视频数据在产生、传输、转发、监看、录像、存储、检索、回放等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不被修改;提供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保证授权用户的合法访问,避免非授权访问。
●经济性:在保证合理系统性能的情况下,选用最经济的设备。
各子系统结构应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的维护和扩展。
●先进性:确保本系统在行业内的先进地位。
在经济性合理的情况下,力争世界先进水平。
系统强调图像、数据、声音的多媒体综合功能与质量,以此与未来的技术发展相衔接,可长期使用而不过时。
●简捷性:操作使用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使用特点和本项目的特性,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操作人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后,即可熟练地掌握该系统的操作使用。
●兼容性:系统应在不改变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兼容各类镜头,通讯模块,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不同的应用开发软件。
●扩展性:本系统应具有开放式网络结构,以适应新技术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3项目设计依据国家或行业批准发布的相关规范,具体标准和依据如下:◆国家标准及城市联网监控报警系统设计方面:《GB/T 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安防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面:《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5-2000)《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 832—2009)《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GA/833-2009)《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视频监控图像质量方面:《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83)《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1987)◆视频系统网络设计方面:《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视频系统工程建设方面《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视频系统工程验收方面:《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传输线路工程方面:关于发布《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的通知(工信部规[2008]110号);关于印发《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规[2008]11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工业与信息化部标准《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YD5039-2009);《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373-2006);《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规定》(YD/T5015-2007)。
《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48-2007);《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范》(YD/T 5138-2005);4系统总体设计4.1系统概述园区视频监控系统不但可以对进出厂区的人流、物流进行监控,提高工厂的安全保卫水平,而且可以通过对车间、生产线、办公区的监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本方案旨在建设基于IP 网络传输的视频监控系统,以科技的手段提高企业的的安保和生产管理水平,减低管理部门工作强度,保证厂区人、财、物的安全。
整个系统建立:三道防线:周界、园区公共区域、楼宇门禁及周界,涵盖门禁、周界防范、电子巡更、网络化停车场;一个中心:园区安全报警运营服务中心;4.2系统架构说明系统主要包含五大部分内容:●前端设备:包括摄像头,入口智能道闸,周界报警,可视对讲等;●后端设备:NVR、平台服务器、磁盘阵列、电视墙、报警主机;●中心服务平台:设备管理、视频解码上墙;●应用服务平台:应用服务;●增值业务:可运营、可服务的各类应用;平台是综合性、专业性的信息整合、业务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
整个平台综合运用通讯、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等技术,实现园区视频监控、生产线可视化、报警管理、门禁管理、语音对讲、车辆管理、远程直播、信息发布、一卡通等业务功能。
4.3整体业务架构1)视频监控系统:●为了满足园区监控数字化、生产可视化、高清化、低存储容量的系统要求,系统前端摄像机全部采用分辨率为720P/1080P网络高清低码流摄像机和低码流球机,由网络传输到指挥中心进行统一的存储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