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放射卫生学重点放射防护标准
医学放射卫生学重点放射防护标准
1959年,公布了第2号出版物,但较前基本 内容无重大变化
2020/1/30
5
一、国际防护标准的历史演变
1965年,ICRP在报告中指出,辐射防护的目 的是防止辐射的急性效应,并把迟发效应的 危险性限制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1977年,ICRP公布了第26号出版物,对过去 的建议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把辐射危害分为 非随机性效应和随机效应,提出了放射防护 三项基本原则,明确了放射防护的目的,废 除了“最大容许剂量”使用“剂量限 值”……
2020/1/30
9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防护标准
行为准则 剂量限值 辐射实践的豁免准则及豁免水平
2020/1/30
10
我国现行的放射防护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 标 准 》 ( GB18871-2002 ) 内 容 主 要 包括
行为准则 剂量限值
2020/1/30
1950年前 1950—1965 1965—1977
1977年后
2020/1/30
7
二、我国放射防护标准的 发展历程
1960.1.7,《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 被批准
1974年,发布了《放射防护规定》(GBJ8) 1984.12.1,发布了《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2020/1/30
15
应承担的防护与安全责任
接受审管部门正式授权人员对其获 准实践的防护与安全的监督
接受对防护与安全纪录的检查 违法将接受处理
2020/1/30
16
信息告知责任
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当 公开产生影响 应接受适当的防护与安全知识培训 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行为对防护与安全的意义 可能受应急计划影响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信
11
行为准则和剂量限值
行为准则 在辐射源的开发和应用 实践活动中人们应当负的责任和应 当遵守的规则及要求
剂量限值 是在实践中对职业照射 人员和公众成员个人规定的不能超 过的受照射剂量值
2020/1/30
12
一、行为准则
履行通知和批准程序 应承担的防护与安全责任 信息告知责任 人事安排责任 职业照射人员受照射剂量的控制 职业健康监护及受照剂量保存 源的实物保管 公众照射的控制 持续照射的干预和计量的约束 剂量监测 对应急干预人员的防护要求 事故结果的评价与公示
第三章 放射防护标准
第一节 防护标准演变的历史回顾
国际防护标准的历史演变 我国放射防护标准的发展历程 与放射防护相关的几个重要的国际机构
第二节 我国现行的防护标准
行为准则 剂量限值 辐射实践的豁免准则及豁免水平
2020/1/30
1
第一节 防护标准演变的 历史回顾
国际防护标准的历史演变 我国放射防护标准的发展历程 与放射防护相关的几个重要的国际
1928年,成立了国际X射线和镭防护委员会 (IXRPC),
2020/1/30
3
一、国际防护标准的历史演变
1931年,IXRPC讨论了“耐受剂量” 1934年,IXRPC第三次会议正式接受了“耐
受剂量”的概念 1937年,IXRPC第四次会议明确了以伦琴为
单位时实际剂量和屏蔽物厚度之间的关系 1950年,IXRPC在伦敦召开的会议上把名称
防护水平 16周岁以下人员不能接受职业照射 18周岁以下人员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在控制区
2020/1/30
13
履行通知和批准程序
拟开发电离辐 射源的法人
向审管部门提 交通知书
说明其目的和 计划
履行相应的批 准程序
经过审管部门 的认可
2020/1/30
获准注册
取得许可证
14
应承担的防护与安全责任
注册者或许可证持有者承担的一般 责任
确立符合现行防护标准要求的防护与 安全目标
制定并实施成文的可实现这个目标的 防护与安全大纲
机构
2020/1/30
2
一、国际防护标准的历史演变
1902年,W.Rollins提出“皮肤红斑量”作 为软X射线引起皮肤损伤的界限剂量
1926年,A.mutscheller在国际放射学大会 上提出“耐受剂量”的概念
1928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的第二届ICR 会议,将伦琴(R)定为电离辐射的国际单 位,并决定成立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2020/1/30
6
一、国际防护标准的历史演变
1990年,ICRP的第60号出版物,确认了日本原子弹 爆炸的辐射照射诱发实体癌的发生率与10多年前相 比增高了3倍,降低了职业照射人员个人的年有效 剂量限值,从50mSv—20mSv,公众成员个人的年有 效剂量限值为1mSv……
主要分四阶段:
改为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同时发 表了建议书(具体内容见书P41)
2020/1/30
4
一、国际防护标准的历史演变
1954年,ICRP在建议书中对“容许剂量”进 行了解释
1958年,ICRP第一号出版物发表,并对“容 许剂量”提出了严格的建议:职业照射人员 个人受全身均匀照射的最大容许剂量不能超 过5rem,相当于1954年建议值得1/3
息和培训指导
怀孕后应尽快通知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 用人单位
孕妇受照可能对胚胎和胎儿会产生影响 婴儿经乳汁食入放射性物质有危险
2020/1/30
17
人事安排责任
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不得以诱惑 代替必须采取的防护与安全措施
对怀孕女性不能威逼其继续工作 应改善孕妇的工作条件 为保护胚胎与胎儿应向孕妇提供与公众相同的
(GB4792-84) 1988.6.1 , 发 布 了 《 辐 射 防 护 规 定 》
(GB8703-88) 2002.10.8,发布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
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2020/1/30
8
三、几个重要的国际机构
国际X射线和镭防护委员会(IXRPC)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世界卫生组织(WHO)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国际劳工组织(ILO) 国际电工学委员会(IEC) 核能机构(N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