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主干考试-2021年村干部法律知识培训题一

村主干考试-2021年村干部法律知识培训题一

村主干考试-2021年村干部法律知识培训题一1、没有法律权威就没有秩序。

2、直接选举是指以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为单位选举产生出席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方式。

间接选举是指按一定原则将选民划分为选区,以选区为单位选举人民代表的选举方式。

根据选举法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方式上,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3、“以党治国”,党权高于一切。

4、法治国家要求,法律在社会生活.国家生活的一切重要领域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即法律享有祟高的威望,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广泛的认同,法律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基础和主导的作用。

法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法治国家的显著特征。

5、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7、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8、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判决、裁定停止执行。

9、甲持刀追杀乙,后来,甲的刀被群众夺下,乙见状返身用木棍猛击甲,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应属防卫过当。

10、犯罪分子向所在单位的领导主动交代罪行的,也是自首。

1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不负刑事责任。

12、在刑事侦查阶段,对犯罪嫌疑人住处进行搜查时,应当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在场。

1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15、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其所犯之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16、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7、村民委员会无权对村民进行罚款。

18、村民委员会主任有权决定转让集体土地。

19、候选人获得参加选举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即取得当选资格。

20、谁能当选村委会主任,谁有权罢免。

21、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驱除出境六种。

22、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3、意外事件虽然不是犯罪,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也要负刑事责任。

24、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25、我国《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下,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下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可以由办案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6、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7、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8、附加刑的种类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严重警告。

29、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务的,以贪污论。

30、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31、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处罚。

32、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3、脱逃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在监狱服刑的罪犯。

34、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5、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

36、胁迫、诱骗或者利用他人乞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37、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但不必进行登记。

38、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

39、民事法律行为只有采取书面形式才有效。

40、国家机关不能担任保证人。

41、某男,现年45岁,未婚也无子女,因严重心脏病下岗,目前享受社会救济。

欲收养一名8岁孤儿为养子。

他的收养请求符合我国《收养法》的规定。

42、某商店在柜台上有一张告示:“本柜商品一旦出售,概不退换”。

根据消法,这是一份无效告示。

43、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44、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可以适当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45、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包括被申请人的近亲属及与其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

46、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47、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48、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49、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

50、订婚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男女双方自愿订立的婚约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故婚约解除后,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先提出解除婚约,任何一方都有权要求对方返还索要的彩礼。

51、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52、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

53、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54、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因为父母的离婚而消除。

55、饲养动物造成了人身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由于第三人造成损害的,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

56、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57、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该撤销权消灭。

58、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可以不通知债务人。

59、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的,视为不定期租赁。

60、承租人不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

61、租赁物改变所有权人的,租赁自动失效。

62、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包括免票、持优待票或者经承运人许可搭乘的无票旅客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伤亡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或者承运人证明伤亡是旅客故意、重大过失造成的除外。

63、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64、合同成立即生效。

65、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66、债权人分立、合并或者变更住所没有通知债务人,致使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中止履行。

67、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68、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69、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70、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71、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72、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但适当的打骂还是可以的。

73、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

74、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75、解除羁押、服刑期满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不受歧视。

76、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

77、原告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允许当事人用口述的方式起诉。

78、当事人对公安机关已经处理的治安案件的结果如果不服,不得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79、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

80、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

81、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82、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

83、我国民事诉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84、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85、民事诉讼二审程序中,人民法院不能进行调解。

86、对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87、行政案件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8、刑事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89、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90、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物权法。

91、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

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92、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

不动产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

93、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94、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也要登记。

9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96、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97、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98、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99、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

100、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

101、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10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10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和行政法规设定。

104、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105、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106、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107、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108、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2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机关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09、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