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票据贴现业务商业银行核算

票据贴现业务商业银行核算

票据贴现业务介绍及其核算
1.概念:
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得资金而向银行贴付一定利息所做的票据转让。

(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
2.票据贴现同一般贷款的差异
票据贴现业务属于贷款一种,同普通贷款又有差异。

他们同属于资产业务,是借款人融资方式,银行都要计收利息。

差异体现在以下几点:资产投放的对象不同。

贴现贷款以持票人(债权人)为放款对象,一般贷款以借款人(债务人)为放款对象
体现的信用关系不同。

贴现体现在银行与持票人、出票人、承兑人及背书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一般贷款体现在银行与借款人、担保人之间的信用关系计息时间不同。

贴现贷款在放款时就扣息,一般贷款则在贷款到期或定期计收利息
放款期限不同。

贴现贷款为短期贷款,最长6个月,一般贷款则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
资金流动性质不同。

贴现可以通过再贴现、转贴现提前收回资金;一般贷款只有到期才可以收回资金
3.票据贴现商业银行核算
会计部门接收贴现凭证及其商业汇票后,按规定的贴现利率,计算出贴现利息并予以扣收。

贴现利息的计算方法:
贴现利息=汇票金额*贴现天数*(年贴现率/360)
实付贴现金额=汇票金额-贴现利息
1)收到商业票据时的会计核算
会计分录:
借:贴现资产-本金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面值)
贷:吸收存款-借款人存款户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同时,按汇票票面金额记表外账
收:代保管有价值品票面价值
2)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收入金额
会计分录如下: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Demo:2008年3月5日,甲银行收到客户T公司提交的银行承兑汇票,金额140 000元,到期日2008年7月10日,T公司申请贴现,甲银行审定后同意按%的贴现率贴现。

贴现天数=
贴现利息=140 000 **66/360=1848元
实付贴现金额=140 000-1848=138152 元
会计分录:
借:贴现资产-本金银行承兑汇票 140 000
贷:吸收存款-借款人存款户 138152
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1848
3)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到期收回的核算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款的收回时通过委托收款方式进行。

贴现银行作为收款人,应于汇票到期日前,匡算邮程,以汇票作为收款依据,提前填制委托收款凭证,向付款人收取票款。

收:发出委托收款登记簿
当贴现银行收到付款人开户行划回票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吸收存款-付款人户
贷:贴现资产-商业承兑汇票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同时,销记利息“发出委托收款登记簿”
付:发出委托收款登记簿
如果贴现行收到付款人开户行退回委托收款凭证、汇票和拒付理由书或付款人未付款通知书时,对于贴现申请人在本行开户的,可以从贴现申请人账户收取。

注明:“未收到xx号汇票款,贴现款现从你账户收取”。

作为支款通知,随同汇票和拒绝付款理由书或付款人未付款通知书交给贴现申请人。

借:吸收存款-借款人存款户
贷:贴现资产-商业承兑汇票
借:贴现-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若贴现申请人账户余额不足,则不足部分转作逾期贷款。

会计分录如下:
借:吸收存款-借款人存款户
逾期贷款-借款人逾期贷款户
贷:贴现资产-商业承兑汇票贴现
4、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款收回核算
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人是付款人开户银行,信用可靠,不会发生退票情况。

贴现行在汇票到期前,以自己作为收款人,填制委托收款凭证,向对方银行收取贴现现款。

等收到对方银行的联行报单及划回款项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吸收存款-付款人户(或联行科目,或存放中央银行存款)
贷:贴现资产-银行承兑汇票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DEMO:假设银行承兑汇票到期,甲银行向异地某承兑银行(同系统)发出委托收款凭证和汇票后,于日后收到划回的汇票款项。

甲银行的会计分录:
借:联行科目
贷:贴现资产-银行承兑汇票
借:贴现资产-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期末,应对贴现进行全面检查,并合理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对于不能收回的贴现,应查明原因。

确实无法收回的,经批准作为呆账损失的,应冲销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贴现资产-商业、银行承兑汇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