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验和检测措施

试验和检测措施

目录第一节试验表 (2)第二节主要试验 (4)第一节试验表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为保障外幕墙施工质量,我司试验计划如下:注:为保证本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根据工程特性要求如需再做其他项目试验,各单位沟通后去做,我司全力配合。

第二节主要试验一、幕墙四性试验及保温性能试验1.测试单位及测试程序:1.1我司将根据现行国家幕墙行业标准对试验样板进行试验,并到监理公司指定的具有检验资质的权威单位进行试验。

1.2幕墙试验主要程序:确定检测中心——取代表意义的单元——设计样品制作——试验室样品安装——空气渗透试验——雨水渗漏试验——抗风压试验——平面内变形能力试验——保温性能——出具检测报告。

1.3为保证幕墙试验符合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安排的主要试验内容有:1.3.1空气渗透性能试验;1.3.2雨水渗漏性能试验;1.3.3风压变形性能试验;1.3.4平面内变形能力试验;1.3.5保温性能。

2.试验标准和试验方法幕墙性能试验主要试验内容一般为:雨水渗漏试验、空气渗透试验、风压变形试验,试验过程中严格执行GB/T 15227-2007测试标准,检验结果等级符合GB/T 15227-2007,并邀请业主和监理代表到现场见证试验过程。

2.1试验标准按照设计要求,幕墙的各项性能应符合以下国家标准规定:2.1.1风压变形性能:Ⅱ级2.1.2雨水渗透性能:Ⅳ级2.1.3空气渗透性能:Ⅱ级2.1.4平面内变形能力:Ⅱ级2.1.5保温性能:Ⅵ级2.2试验方法2.2.1空气渗透性能检测试件首先按设计要求安装于检测台上,安装完毕后须核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检测。

①预备加压:以250pa的压力对试件进行预备加压,持续时间为5min。

然后使压力降为零,在试件挠度消除后开始进行检测。

②按下表所规定的各压力级依次加压,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不少于10S,记录各级压力差作用下通过试件的空气渗透量测定值,并以100pa作用下的测定值作为q 加压顺序表单位:Pa2.2.2雨水渗漏性能检测试件首先按设计要求安装于检测台上,安装完毕后须检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检测。

①预备加压:以250Pa的压力对试件进行预备加压,持续间为5min。

然后使压力降为零,在试件挠度消除后开始进行检测。

②淋水:以4L/m2·min的水量对整个试件均匀地喷淋,直至检测完毕。

水温应在8-25℃的范围内。

③加压:在淋水的同时,按规定的各压力级依次加压。

每级压力的持续时间为10min,直到试件开启部分和固定部分室内侧分别出现严重渗漏为止。

加压形式分为稳定和波动两种。

见表1和表2所示。

波动范围为稳定压的3/5,波动周期为3s。

表表④记录:记录渗漏时的压力差值、渗漏部位和渗漏状况。

⑤判断:以试件出现严重渗漏时所承受的压力差值作为雨水渗漏性能的判断基础。

以该压力差的前一级压力差作为试件雨水渗漏性能的分级指标值。

2.2.3风压变形性能检测试件首先按设计要求安装于检测台上,安装完毕后须进行核查,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进行检测。

①在试件所要求布置测点的位置上,安装好位移测量仪器械。

测点规定为:受力杆件的中间测点布置在杆件的中点位置;两侧端点布置在杆件两端点的中点方向移10mm处。

镶嵌部分的中心测点位置在两对角线交点位置上,两侧端点布置在镶嵌部分的长度方向两端向中点方向,距镶嵌边缘10mm处。

②预备加压以250Pa的压力加荷5min,作为预备加压,待加压平稳后,记录各测点的初始位移量。

预备压力为P0。

③变形检测先进行正压检测,后进行负压检测。

检测压力分级升降,每级升降压力不超过250Pa,每级压力作用时间不少于10S。

压力升、降到任一受力杆件挠度值达到L/360为止。

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的面法线位移量和达到L/360时之压力值P1。

④反复受荷检测以每级检测压力为波峰,波幅为二分之一压力值,进行波动检测,最高波峰值为P1×1.5,每级波动压力持续时间不少于60S,波动次数不少于10次。

记录尚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的最大检测压力值P2。

⑤安全检测如反复受荷检测未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则进行安全检测,使检测压力升至P3,随后降至0,再降至-P3,然后升到0,升降压时间不少于1s,压力持续时间不少于3s,必要时可持续至10s。

然后记录功能障碍,残余变形或损坏情况和部位。

P3=2P1,即相对挠度≤L/180。

如挠度绝对值超过20mm时,以20mm所对应的压力值为P3值。

2.2.4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1平面内变形性能定义:幕墙在楼层反复变位作用下保持其墙体及连接部位不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破损的平面内变形能力,用平面内层间位移角进行度量。

○2检测方法:采用拟静力法○3检测装置目前检测装置加载方式有使试件呈连续平行四边形方式和使试件对称变形方式两种。

前者采用专门加载用的框架,后者利用压力箱的边框支承活动梁。

以第一种加载方式进行仲裁检测。

○4试件达到试验要求,按国标标准。

○5按国标要求整理测定值与检测报告。

平面内变形性能要求为±17.5mm,达到此变形时,幕墙玻璃,铝板没有损坏,恢复后,开启部分仍可正常开启。

2.2.5保温性能检测○1保温性能定义:保温性能系指在幕墙两侧存在空气温度差的条件下,幕墙阻抗从高温一侧向低温一侧传热的能力(不包括从缝隙中渗透空气的传热), 幕墙的保温性能用传热系数K来表示。

传热系数K的物理意义为: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幕墙室内外两侧的空气温度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以W/m2 .k计。

保温性能分级指标2.2.6隔声性能检测隔声性能是指通过空气传到幕墙外表面的噪声经过幕墙反射,吸收其它幕墙的隔声性能系指通过空气传到建筑幕墙外表的噪声,经幕墙反射,吸收和其它能量转化后的减少量。

2.2.7耐冲击性能检测耐冲击性能表示幕墙对冰雹、大风时飞来物、飞鸟等撞击的能力;二、喷淋试验为了确保本工程幕墙符合规范的要求,我司按幕墙规范标准进行现场喷淋试验。

三、硅酮结构胶之相容性试验1.试验仪器与材料1.1试验仪器:紫外线灯;紫外线强度计,量程为1000~4000μW/cm2 ;温度计,量程0~100℃。

1.2试验材料:清洁浮法玻璃板,尺寸为76mm×50mm×6mm,应制备12块;防粘带,每块玻璃板用一条,尺寸为25mm×76mm;清洗剂,用50%乙丙醇-蒸溜水溶液;试验结构胶;基准密封胶,与试验结构胶成分相近的半透明密封胶。

2.试件制备和准备2.1试验室条件:结构胶样品应在标准条件下至少放置24小时。

2.2试件制备:清洁玻璃、附件,用清洗剂洗净擦除水分后自然风干;在玻璃板一端粘贴防粘带,覆盖宽度约25mm;制备12块试件,6块为校验试件,另6块为试验试件。

附件应裁切成条状,尺寸为6.5mm×51mm×6.5mm,放置在玻璃板的中间。

分别将基准密封胶和试验结构胶挤注在附件两侧至上部,并与玻璃粘结密实,两种胶相接处高于附件约3mm;2.3试验程序:试件编好号后在试验室标准条件下放置24h。

取试验试件和校验试件各三块组成一组试件。

将两组试件放在紫外线灯下,一组试件的密封缝向上,另一组试件的玻璃面向上。

光照试验:启动紫外线灯连续照射试样21d。

用紫外线强度计和温度计测量试样表面,紫外线辐射强度为2000~3000μW/cm2 ,温度为(50±2)℃。

紫外线强度每周测定一次。

观察颜色变化和测定粘结力:·光照结束后,取出试样冷却4h;·仔细观察并记录试验试件、校验试件上结构胶的颜色及其它变化;·测量结构胶与玻璃粘结性;·测量结构胶与附件粘结性。

2.4试验报告:将试验结果如实记录并填写试验报告。

验项目。

五、其他试验优质合格的原材料是确保幕墙工程质量的基础,所以试验、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进入安装现场的材料必须是满足设计要求的优质品,并提供经过相关部门认可的质量检验、试验报告,以及相关的合格证,以确保本工程使用的材料全部为优质品。

1.密封胶测试密封胶主要是密封作用,要求其耐大气环境的变化、耐老化等来确保幕墙工程的防水、密封等性能。

1.1供应商的测试密封胶供商均独立进行不同材料的测试,主要包括:饰面铝合金、不锈钢、夹层玻璃、非采板、密封垫、固定块及填充材料的测试项目如下:化学相容性;粘聚性;染污性;对夹层玻璃的影响;提交密封胶供应商的测试报告及其建议的各种材料表面处理方法于建筑师。

1.2结构密封胶结构胶主要是把玻璃固定在其它载体上(铝框)承受包括热应力、风荷、地震等外力的作用的高分子中性化合物,通过他把玻璃与载体(铝框)连接成一个个整体,粘接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安全。

在实验室进行的拉力测试以证实在10mm长的拉力负荷时可达到设计荷载的3倍,用三个测试样本同时浸于清水中7天后证实其粘聚性。

结构密封胶施工时,按批在已凝固的窗框作分割测试以证实施工工艺。

严格按供应商的抽样测试比例要求按时进行。

1.3工程施工期间,工地现场安排相格同等的最少为20次的结构密封胶的分割测试,并提交测试报告于建筑师。

四、检测设备投入计划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