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1、工程质量严格按业主指定和认可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及其它与本工程有关的有效要求或规定控制。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责任制,成立以工程负责人(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和基层质量控制机构。
通过全员质量教育和培训,确保“质量第一”思想和“塑造精品”意识的贯彻实施。
3、充分利用贯彻ISO9001标准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质量体系,规范各个施工环节和施工岗位,达到各岗位工作和谐统一,获得最佳管理秩序和管理效果。
依据本工程特点建立和完善各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由工程负责人,在质量管理职能部门配合下管理和掌握工程中各项标准化工作程序和实施情况,并保证同建设、监理及政府监督部门的信息沟通,确保其相关质量要求得到准确传达并执行。
4、实施质量目标管理,使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建立质量目标奖罚制度,以保证总体目标最终实现。
5、施工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对工程质量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对工程质量总体状况的把握,以利于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6、加强工序特别是关键工序的管理和控制,从提高工序能力和质量检验水平入手,确保工序质量。
7、加强施工人员进场前的培训工作,签订质量保证责任书,尤其是特殊过程的执行者以及各专业工种,必须按要求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作业。
8、施工机械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施工生产的要求,保证施工期间良好运行。
各种测量、试验、计量、检验等器具其精度符合施工生产的需要,对不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及时停用或降低精度使用。
9、坚决执行材料的进货验证和检验制度,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进场,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
10、严格执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施工人员严格按有效的图纸、设计文件、技术交底及有关规范要求和操作规程施工。
11、加强有关工序质量参数的监控。
对施工过程中关键参数如中线、高程、结构层压实度等必须由技术主管全面掌握,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确保合格工程。
12、认真执行隐检、预检制度,加强“三检”制度的落实,未按规定进行隐检、预检、“三检”的工序,不许转入下道工序。
13、建立现场试验部门,配备专业技术和试验人员,保证现场试验进行及时、结论准确。
14、保证各种质量记录(技术交底、施工记录、测量、试验资料及质量评定等)准确、及时认真填写和保存,保证
各项质量保证资料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15、认真开展样板引路(样板段或样板件),无样板的项目不得大面积施工。
16、预制构件制作由具备预制构配件资质专业队伍进行,在经业主及监理认可后,纳入施工质量体系,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
结构配件在进场使用前须履行交接验收手续,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者不准使用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