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
三、城市层次定位
• • • • • • 第一层次:世界级的综合性国际大都市; 第二层次:洲际的国际化城市; 第三层次:有特色的国际性城市; 第四层次:国家中心城市或大国的区域中心城市; 第五层次:省域中心城市; 第六层次:省内地方城市,数量最多,多是特色不 突出的中小城市。
四、城市规模定位(略)
局规划包括用地功能分区、城市干道系统规划、城
市形态规划、城市总体布局等项内容。
(三)城市工程规划-网络(脉络)
城市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的专项规划。只有 把工程性基础设施规划做好、落实,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才
能确定,城市居民工作、居住、出行、娱乐活动才能顺利进
行。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对关系城市发展方向、人口规 模、布局结构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论证、规划和布局,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工程和公园绿地工程。
城市定位
城市准确定位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 关键环节
一、城市定位的概念
城市定位是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收益,根据自 身条件、竞争环境、消费需求等的动态变化,科学确定 自身各方面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 争的位置。
城市定位包括区域定位、产业定位、主体功能定位、 特色定位、层次规模定位、综合定位。产业定位是基础, 功能定位是核心,特色定位是灵魂。
W1普通仓库用地、W2危险品仓库用地、W3堆场用地
T1铁路用地、T2公路用地、T3管道运输用地、T4港口用 地、T5机场用地 S1道路用地、S2广场用地、S3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U1供应设施用地、U2交通设施用地、U3邮电设施用地、 U4环境卫生设施用地、U5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U6 殡葬设施用地、U9其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G1公共绿地、G2生产防护绿地 D1军事用地、D2外事用地、D3保安用地 E1水域、E2耕地、E3园地、E4林地、E5牧草地、E6村 镇建设用地、E7弃置地、E8露天矿用地
城市规模定位,就是确定未来城市规模,这是
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规模指的是城
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但是,用地规模随人口规
模变化而变化;所以,城市规模通常以城市人口规
模来表示。城市人口规模就是城市人口数量。
第三节 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建设和城市机能运转所
需要的土地,它既包括已经开发的土地,也包括列
二、城市主体功能定位
(一)城市主体功能的概念
城市主体功能(类似于城市性质),是某城市在全国或某 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主要任务和作用。
城市主体功能与城市职能有所不同。城市职能也是指某城市在
区域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城市职能可能有几 个,职能强度和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主体功能关注的是最主 要的职能,是对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
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尚待开发的土地,由工业、居
住、仓库、公共设施、对外交通、城市道路、基础
设施、公园绿地等不同的用地类型组成。
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城市用地划分为10大类、46中类和 73个小类。
代码
R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 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 用地 道路广场 用地 市政公用 设施 用地 绿地 特殊用地 水域和 其它用地
内 容
R1一类居住用地、R2二类居住用地、R3三类居住用地、 R4四类居住用地 C1行政办公用地、C2商业金融业用地、C3文化娱乐用 地、C4体育用地C5、医疗卫生用地、C6教育科研设 计用地、C7文物古迹用地、C9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M1一类工业用地、 M2二类工业用地、M3三类工业用地
C
M W T S
(二)定位原则
• 独特性原则 • 主导性原则 • 时效性原则 • 前瞻性原则
(三)定位的思路和依据(略)
从城市在区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进行分 析,然后对分析结论加以综合,科学地确定城市性质。 也就是说,应把城市放在一个大区域背景中进行分析, 才能正确确定城市主体功能。 要明确城市主体功能,必须把城市放在它所在的大 区域城镇体系中加以审视,看城市究竟承担什么样的功 能。
的未来和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和论证,确定城市
规模、性质和功能、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二)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布局
用地布局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部分。它 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所提供的依据,通过对城市自然、
社会、经济、历史和现状分析研究,将工业、第三
产业、居住、绿地、道路交通系统等各项物质要素
组织在一个功能合理、协调统一的城市结构中。布
• 总体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附件包括规划说 明和基础资料。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 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具 体的解释。
• 总体规划图纸包括: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
城镇体系规划图、城市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
各项专业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等。ຫໍສະໝຸດ 第二节城市总体规划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城市定位 城市用地分类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交通规划、 绿地与基础设施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一、城市总体规划概念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 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 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U G D E
第四节 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以 及工程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反映。城市总体布局的任 务是在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基本确定之后,在城市用 地适用性评定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自身的特点与要 求,对城市各组成用地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 使其各得其所,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总体规划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在地理范围上 包括整个城市社区及其未来发展空间,二是在时间 上具有长期性,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
二、城市总体规划内容*
• 发展规划 • 用地布局规划 • 工程规划
(一)城市发展规划——定位
是整个城市规划的基础,是城市规划的基
本依据,关系到“建设什么样的城市”这一根
本性问题。它主要运用区域分析方法,对城市
一、城市形态的布局形式
简单地说,城市形态是指城市实体所表现出的具 体的空间形态,亦即城市用地的平面形状。城市用地 是集中布置还是分散布置,将直接影响城市用地的功 能组织。城市布局形式的确定,是城市总体布局的重 要环节。城市形态的布局形式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 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