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的好处
王亚军101109001
土木工程系0914511
内容摘要:无偿献血是一项崇高的公益行为,不仅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利,更能奉献社会,为他人带来福利。
本文就分开来谈一下无偿献血对本人的好处和对社会的好处。
关键词:红细胞骨髓血脂癌症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爱心奉献精神的体现,当您献出少量血液去挽救他人生命的同时,自己会得到回报,无偿献血既利人、又利己、更利社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经常献血对本人的身体有很多的好处,下边来举几个比较显著地例子。
1、定期献血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有关专家对反复献血组2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22例的血流变学各项均值做了比较。
结果表明:反复献血组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均较正常值明显降低,而尤以红细胞压积最为明显,提示反复献血组的血液粘滞性下降;而急性脑梗塞患者组的上述指标均较正常值高,提示脑梗塞患者存在着高粘血症。
因此,反复一定量的献血会使血液粘滞性下降,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
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
的造血器官。
随着年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
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反馈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3、经常献血可降低血脂。
人们由于体力活动减少和生活水平提高,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
好多人的血脂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俗称"血稠"。
"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附着在人的血管壁上,最后导致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形成心脑血管病。
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下降,也就减轻了动脉硬化的隐患。
4、经常献血可预防心脏病。
科学研究证实,从不献血者比经常献血者的心脏病发病率竟要高出2倍之多。
专家们对此解释说,血液中过剩的铁和铜都会起到加剧血中脂肪氧化的作用,而血脂氧化恰恰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因素,而适量献血恰恰可使血液中的含铁量大为降低。
因此,适量献血对部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男性成年人),有意想不到的预防心脏病之效。
5、可减少癌症发生率。
铁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过高又绝非好事。
那么,人类如何排出过多的铁质以减少罹患癌症的几率呢?医学专家认为,惟一的方法是通过流血排除过多铁质。
因而鼓励体内铁质含量过高的人可以定期献血,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适量献血有益长寿。
科学献血,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
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据报道,有人对66岁以上的332名曾献血者与同样条件的399名未曾献血者作了比较,结果曾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曾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存活年龄更长。
话又说回来,市民参加无偿献血是不是真的就完全无偿,白白把自己的鲜血输给别人呢?根据《河南省公民献血条例》规定,参加无偿献血的人可以拿到一本献血证,当献血者本人需要临床用血时,可以按下列规定享受用血优惠:
(一)献血者累计献血八百毫升以下,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内临床用血,可以累计按其献血量的三倍免费用血;自献血之日起五年后临床用血,可以累计按其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
(二)献血者累计献血八百毫升以上的,可以终生免费临床用血。
除献血者本人按上款规定享受的用血优惠外,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可以累计按献血者的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自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
血是保证医疗安全用血的必由之路,只有以人道主义无私奉献而不是以经济报酬为目的无偿献血,才能从根本上清除有偿供血带来的各种弊病;血液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保护受血者的安全;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
据了解,参加此次无偿献血是来自我县教育战线的青年教师们,
他们有人面带着微笑,从容自若,也有人显现出一脸的忐忑不安,大家相互之间用眼神和低语相互鼓励和安慰,友爱温暖撒满小小的献血车。
一位刚完成献血的教师对记者说:“200ml的血液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算不了什么,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对于一个处于生死边缘的病人来说却是生命的甘露,是一份生的希望,也可以使一个即将支离破碎的家庭重拾欢笑和幸福。
”
在志愿者眼里,献血也许只是一种默认的义务,不需要再用豪言壮语为这一行为加上华丽的修饰。
因为,献血光荣,同时,献血也极普通。
“只要身体够好,就该献血。
”一位志愿者这样说。
但是,当志愿者们伸出手臂,当鲜红的血液流出身体的时候,所有人都明白它的价值。
在这里,真情挥洒,爱心传承。
让我们共同为世界献出一份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