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热工技术监督与管理

电厂热工技术监督与管理


设备管理
标准资料
环境
人员管理
计 量 室 环 境
1. 热工试验室环境、设施符合计量规定。 2. 试验室有防尘、恒温、恒湿设施;室内保持整齐清 洁、光线充足、无振动和强磁场干扰;室温保持 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0%。 3. 检定人员在标准室工作时,必须穿戴专用的鞋、帽 与工作服。 4. 计量室管理规章制度齐全,按规定放置。计量设备、 备品备件摆放规范。
2
热工技术监督体系与职责
监督机构
发电集团公司、电网公司是领导机构 电力试验研究院(所)是技术支持单位 发电企业是主体单位,生产管理部门是本单位热控技 术监督的管理机构 热控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在生产副经理或总工程师领 导下负责本单位的热控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2
热工技术监督体系与职责
监督职责
建立健全三级网络:厂级、专业级、班组级 制定监督计划、技改计划、检修计划 制定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技术档案 计量建标、标准器具按周期送检 热工仪表定期校验、控制系统定期试验 组织热工事故调查分析,制定反事故措施 组织本单位的扩建、新建、改建热控全过程监督 参加技术监督网络有关活动 组织技术人员培训 按时报送本企业技术监督报告
检 修 监 督
11. 软件备份可靠(备份要求,标有备份编号、名称、 备份时间,三个连续不同时间的拷贝,每个时间备 份至少保存两份,存放在无强电磁干扰、无高温、 清洁干燥的二个不同的地点)。 12. 检查试验报告,应有执行人和监护人;监护人应对 试验的具体操作进行核实和记录 13. 试验方案、报告,曲线或分析报告,检修、变更、 调校和试验的各类技术资料以及记录数据、图纸应 与实际情况相符,并在检修工作结束后的30天内整 理归档保存完好。 14. 异常、事故工况下的事故趋势记录、事件顺序记录 以及事故追忆记录应拷贝一式三份,按电厂有关规 定分级建档管理。 15. 不发生备品备件,避免因备品备件的暂缺,而影响 机组可靠运行的情况发生 。
保 护 联 锁 程 控 系 统 管 理
1. 保护连锁和程控系统定期试验规范性(信号应从源 头端加入,并尽量通过物理量的实际变化产生)。
2. 保护、连锁条件退出或投入运行时的强制、解除强 制操作单规范性(审批、安全事项、结束等)。 3. 重要保护系统逻辑、条件、定值修改或取消流程。 4. 所有保护连锁和程控系统检测用传感器检定周期。 5. 保护连锁和程控系统试验卡规范及试验记录齐备。
7
技术管理监督
运 行 检 修 维 护 管 理
1. 标准和非标准检修项目、检修计划编制。 2. 安装或重新焊接的高温、高压部件材质检验报告和 安装记录,其材质的钢号及指标应符合规定要求。 3. 调整和试验大小修计划和总结;热工设备台帐;热 工设备检修、损坏和更换分类记录。 4. 控制系统设备和装置故障及热工保护系统动作统计 记录和曲线及分析处理; 5. 专用巡检记录内容完整,缺陷管理记录问题得到及 时处理。 6. 异动程序符合规定,异动申请、报告齐全。 7. 校验和试验报告,试验过程中的执行人和监护人; 监护人应对试验的具体操作进行核实和记录。
协 调 1. 各类控制系统建立分析评估报告档案。在分析 系 评估周期内,对运行品质指标、发生的缺陷次数、变 统 化趋势等进行可靠性分析评估。根据分析评估结论对 品 试验周期进行调整。 质 2. 大小修 指 标
1. 各类控制系统建立分析评估报告档案。在分析评估周 期内对运行品质指标、发生缺陷次数、变化趋势等进行可 靠性分析评估。根据分析评估结论对试验周期进行调整。 2. 大小修试验。
火力发电厂Leabharlann 热工技术监督与管理1
热控技术监督干什么?
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利用先进的测试和 管理手段对发电企业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在系统设计、安 装调试、维护检修、周期检定、日常校验、技术改进和技 术管理等电力生产全过程中的性能和指标所进行的过程监 控与质量管理。 DLT1056-2007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 导则
5. 主要检测参数,在主设备运行前应进行系统测试(接触不
良、元件通道精度,补偿导线)。
检 修 监 督
6. 检修后的程序控制、信号、保护、联锁系统试验(试验监 护,原点试验),确认正确后方可投运(压力开关隐患油压低拒动) 。 7. 检修工作结束后,热工盘、台、柜、箱、盒等底部电缆 孔洞必须封闭良好,接线标志合格。 8. 计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电气人员做热工活;校验方法、记录不正确), 施工队伍必须满足计量传递要求(超周期,零偏)。 9. 及时完成检修、改进和试验的数据整理、改进后的图纸 修改、检修总结报告;热工设备检修台帐;热工设备检 修、损坏和更换分类记录,归档。 10.异动程序符合规定,异动申请、报告齐全。控制系统 设备和装置故障及热工保护系统动作统计记录、曲线及 分析处理记录规范;专用巡检记录内容完整,缺陷管理 记录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重 要 参 数 显 示
1. TSI装置完好,运行正常,无故障报警信号,无 损坏现象;定期检定记录齐全。 2. 氧化锆氧量分析器运行正常,指示精度和响应 时间符合要求,定期标定记录齐全。 3. 汽包上下壁温设置温差报警,温差显示符合要 求。 4. 火检信号强度、频率设置符合机组运行要求。 正常运行情况下,火检信号显示与实际相符。 5. 缸壁温度、发电机温差、 6. 主汽温度、主汽压力、排烟温度前后、给水与 主汽流量等。 (E型和K型热电偶的测量值的老化、倒挂、偏差 太大等)
控 制 系 统 管 理
1. 机组停机期间,分散控制系统进行过检修,或停 运时间超过一个月,在DCS、DEH控制系统恢复 运行时进行的性能与应用功能试验方案和试验报 告建档可溯源。 2. 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处理记录建档。控制系统设 备与部件故障更换记录建档。 3. 进行计算机软件组态、定值修改等工作的流程及 规范性。 4. 控制系统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理预案(规 范处理流程与安全措施)。 5. 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 (软件和数据库备份 、修 改与保存 、升级等)
运 行 检 修 维 护 管 理
8. 软件备份可靠(标有备份编号、名称、备份时间 时间,三个连续不同时间的拷贝,每个时间备份 至少保存两份,存放在无强电磁干扰、无高温、 清洁干燥的二个不同的地点)。 9. 试验方案、报告,曲线或分析报告,检修、变更 、调校和试验的各类技术资料以及记录数据、图 纸应与实际情况相符,并在检修工作结束后的30 天内整理归档保存完好。 10.异常、事故工况下的事故趋势记录、事件顺序记 录以及事故追忆记录应拷贝一式三份,按电厂有 关规定分级建档管理 11.备品备件,避免因备品备件的暂缺,而影响机组 可靠运行的情况发生。 12.图纸管理。
3
热工监督工作特点
热工监督是全员监督,因此 1) 预防为主。 热工监督工作不仅是专工主要工 作,除监督网成员外,要让全体热 2) 实行全过程监督 工人员都把所做的工作与监督联系 起来,积极参与监督。为了充分胜 任自己的本职工作,熟悉规程内容 3) 反馈控制机制 ,了解机组运行需求,掌握安装调 试、检修维护要点,深入现场发现 问题,提出改进和处理措施,只 4) 依靠监督网络 有这样,监督工作才是有效的, 才能确保热工系统少出问题。
协 调 系 统 品 质 指 标
6
量值传递监督
标准资料 环境 人员管理
设备管理
计 量 设 备 管 理
1. 计量标准仪器、装置的配置数量和精度等级科学、 合理,符合DL 5004的规定并满足机组检修运行维 护的实际需求。 2. 计量器具生产商应具有合法资质,等级符合规定要 求;无非法定计量单位。 3. 标准仪器器清洁、完好无损,均贴有效的计量标签 ,封印完整,无脱检超周期现象; 4. 计量设备清册齐全,送检周期表完备;送检率(包 括携带式现埸校验设备)达100%;
设备管理
标准资料
环境
人员管理
计 量 设 备 管 理
5. 热工计量标准必须按期检定,超过检定周期和不合格 者,应视为失准,不允许用作量值传递。暂不使用的 计量标准和仪器可报请上级检定机构封存,再次使用 时需经上级检定机构启封并检定合格后使用。 6. 测量仪表计量设备的封存、启封、报废管理符合厂计 量管理规定 7. 计量设备管理实现全程自动化、规范化。 8. 用于热工计量的电测计量器具,由本单位电测检定机 构进行检定。本单位不能检定的,由电测检定机构统 一报送上级检定机构。 9. 计量器具的检定合格证,应列明各项技术数据与检修 、调整的主要内容,并有检定人员的签章。
4
热工检修监督工作内容
检 修 监 督
1. 热工人员检修水平培训(基础)。 2. 热工运行设备检修一般随机、炉检修同时进行。检修所 需的调试时间和条件应列入厂计划予以保证(现状)。主要 改进项目应提交方案并经有关部门批准。 3. 安装或重新焊接高温、高压部件材质检验报告和安装记 录,其材质的钢号、指标和焊材符合规定 (热偶和取样管断)。 4. 相关试验安排与监督(电缆绝缘测量、性能试验等)。 5. 热工设备按有关规程进行检修,检修后按有关规程和规 定进行分级验收(标准化验收表格),并对检修质量做出评价(执 行机构销子事件)。属主设备的热工设备应由主设备所属专业 会同热工专业共同调试(轴向位移等)。 6. 检修后的自动调节系统作各种试验(阀门特性、负荷特性),通 过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系统及时投入运行,并 使调节品质符合DL/T774规程要求。
参 数 显 示
1. 显示参数符合热力工艺流程,无明显不符或“倒 挂”现象(抄填表格); 2. 同参数显示值偏差不大于测量系统允许综合误差 (抄填表格); 3. 检查参数显示位数符合测量系统精度要求,工程 单位符合法定计量单位要求。 4. I/O点的接入率、完好率统计满足规程要求。坏 点信号及原因统计 5. 同参数多测量点选择方式符合运行要求。 6. 报警信号按设计要求全部正常投入运行,无异常 声光报警,记录与实际相符。 7. 测量仪表及装置并定期校验记录齐全且可溯源, 精度满足要求
5
热工运行监督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