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一)

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一)


知识分布: 必修三 专题七 第一、二、三课 P116—P124
《创新设计》
P219-224
考情分析(近五年全国卷)
模块
命题视角
思想 文化
(2019·全国Ⅱ,42)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相对论量子论,信 息技术 (2017·全国Ⅱ,42)考查近现代以来科技对日常生活的作用
考频
4年 4考
思想 (2014·全国Ⅰ,40)考查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
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从成就上: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于世界。
【重难点突破4】比较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不同
角度
中国古代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
背景条件
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
影响
比较类历史试题解题思路
①明确比较对象和比较方向。 ②找准比较角度。
广义相对论第一次阐述了四维时空和物质的分布相 联系的重要思想。
意义?
①研究对象: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 ②认识: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③现代物理学:相对论与量子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 框架。
问题探究:从近代物理学发展到现代物理 学,发生了哪些变化?
1.对象:从宏观到微观; 2.空间:从绝对到相对; 3.速度:从匀速到变速。
【重难点突破1】牛顿的成就以及与前人研究成果的联系?
材料二:牛顿曾谦逊地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 在巨人们的肩上。”
—— “巨人肩上的思索” (1)据材料概括牛顿成功的条件并指出牛顿的成就与前人研究成果的 联系。
牛顿成功的条件:前人基础(伽利略、笛卡尔、开普勒)
联系:继承和发展(近代科学在否定中发展,在继承中发展,在综合中 发展。 )
【重难点突破1】牛顿的成就以及与前人研究成果的联系?
材料一: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 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 之海。”
——牛顿临终遗言 (1)牛顿捡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
(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运动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 和反作用定律。)

业 文
(一)民族国家逐步建立 (宗教改革)

的 三、政治方面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美、法—选修二)


(三)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高2017级历史一轮复习 阶段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 --- 18世纪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
课时1 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一)
经 典
物理运动三大 定律
加速度定律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力学体系及数学、天文学
方面的研究成果记载在他的科学巨 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
经典力学主要包括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1)牛顿三定律: ①牛顿第一定律:一个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 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②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③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 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经济 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积极 政治 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世界格 局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社会 城市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消 生活

带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
【重难点突破3】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
【解析】题干材料说的是火车的出现使得英国立法决定全国的时间标准, 所以人们生活就不再根据自然条件而是根据人为条件来进行,从而受制于 国家统一规定的格林尼治时间,故选B。
【知识结构梳理】
要求: 1、利用教材,将本考点知识结构梳
理在积累本上。 2、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大胆表达自
己对教材的理解。 3、学生展示,教师或学生点评。 4、时间:3分钟
显性角度按题干要求;隐性角度按事物要素或按材料信息; ③组织答案。
要有提示语,要有体现异同的程度副词,如:都、由…到…、更等; ※解题时比较点要一一对应,而不能把甲事物写一段乙事物写一段)
(一)经典力学的奠基者——伽利略 亚里士多德: 力学观: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 会静止。
伽利略: 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得出结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阻碍,它将速度 保持不变地持续运动下去。 突出成就:创立自由落体定律
知识梳理2:
(二)经典力学的建立者——牛顿
惯性定律
蒸汽工厂
1649年被送上断头台的查 理一世
伏尔泰
拉马克
材料二:达尔文“贝格尔号”舰的环球航行,在达尔文的自传中,他这样总结
自己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爱好科学──不厌深思──勤勉观察和收集资料
──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
----《达尔文日记》
(2)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经济: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和教会势力; 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基础:林耐、拉马克等科学家们的成就为其奠定基础; 个人素养:达尔文具有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等科学精神。
材料三 1896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指出:生物不断在“变”、不断在进 化,社会也是如此。既然人力可“与天争胜”而终“胜天”,只要人治日新、 变法图强,国家就可永存,种族就可不坠。因此,中国变法救亡不仅合理、可 能,而且3.刻政不治容:缓推!动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重难点突破2】
科技进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质疑(否定)是一种 大智慧,敢于质疑。
【考纲及复习目标】

考纲
1.生物学:进化论; 2.物理学:经典力学 量子论;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复习目标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 地位;感受牛顿等科学家不迷信权威、为科学和真理不断探索创新的进 取精神。 2.知道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并理解其作用,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 问题上的分歧; 3.了解量子论和相对论的有关史实;
4年
文化
们出现的背景、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4考
方面 (2015·全国Ⅰ,41)考查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
【预习检测】
1、.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 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 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 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知识梳理1:
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经济、科学等方面概括经典力
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背景
(一)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神学统治。 (二)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三)科学:欧洲自然科学的进步奠定基础。
知识梳理2:
二、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B.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理论 C.奥地利、德国物理学家:建立量子力学 (2)意义:(1)对象转变: 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2)影响广泛: 比如电脑、电视、手机、核能、电子显微镜、 激光、核磁共振等都依赖于量子论。
2.相对论
(1)狭义相对论(匀速运动体系) 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
质的运动有关,随着物质的运动速度的 变化而变化。
依据下列材料,归纳进化论的影响。
材料一 达尔文的进化论给已经漏洞百出的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一击。它证 明了整个有机界——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长期发展进化过程的产 物。(1.P思12想8:)否定了神创论,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材料二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 “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 立了2物.科种学的:变把异发性展和变承化续思性想引入—生—物列界宁,开创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知识梳理3:
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历史地位: ①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②成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③具有惊人的预见力和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如海王星的发 现) ④冲击神学理论,为启蒙运动的到来提供科学支持。
【基础知识梳理】
1.量子论
(1)发展历程 ①创立: 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标志量子论诞生 ②发展: A.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
知识梳理3:
四、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意义 结合必修三P121,概括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和发展意义。
理论的综合: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 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实践的验证: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准确地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和 扁平率,正确地解释了潮汐的成因。根据这一定律,人们还发现了海王 星、冥王星。
2.达尔文的进化论 长 颈 鹿 的 进 化
(1)内容
物种是不断进化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