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保健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保健


其他器官和系统发育




牙齿:5-7个月开始,2岁半出齐 胃:出生时呈横位,逐渐变直立 消化液: 初生时:胃液、胃酸已存在 3个月:唾液大量分泌→流涎 肠道:粘膜层发达而肌肉层薄→腹胀
婴儿心理行为发育

语言准备 游戏活动 情绪和社会化发育 气质
语言准备
(Language Preparation)
婴儿保健
每天睡眠时间(小时) 20(每次持续60分钟) 16.5-18.5 14-15
俯卧对婴儿有利
婴儿保健
(Infant Health Care)



伤害的预防:在婴儿死因中位于前3位。婴儿 伤害的危险因素来源于自身、环境和父母。 预防接种: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乳牙萌出卫生:餐后喝水、清洁口腔、提供咀 嚼的机会 定期体检和生长发育监测:每3个体检1次,评 价体格发育、智能发育等,以早期发现异常。
第三节 幼儿和学龄前期保健



身体发育 心理行为发育 幼儿和儿童保健
身体发育 (Body DEvelopment)




体格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 运动发育 视觉与听觉发育
体格发育
(Physique Development)
年龄(岁) 身长(cm) 体重/出生 体重 头围(cm)
1
↑10
2
↑8 3 2.5
体温管理
(Temperature Management)

发热的处理原则 : (1)居住室温22~25℃ (2)物理降温为主(头部枕冷水袋、 温 水浴或温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 (3)慎用各种退热药
新生儿行为功能评定



新生儿行为功能评定可早期发现脑损伤、 判断新生儿脑损伤的愈后 Brazelton新生儿行为评定量表 (NBAS):由27个行为项目和20个神 经反射项目组成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神经学评定方法 (NBNA)
新生儿保健重点
(Neonate Health Care Emphases)



保暖 喂养 护理 预防感染 减少死亡
体温管理
(Temperature Management)




正常新生儿体温:肛温在36.2~37.8℃ 腋温在36~37℃ 测量新生儿体温常用部位是肛温、腹部皮肤、 腋下温度 低体温 :皮温>35℃ 血管收缩 皮温<35℃ 血管扩张 处理: 复温(温箱、热水袋) 中性环境温度:30~32 ℃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保健
目的要求(Purpose)
掌握: 新生儿生理特点、婴儿身体发 育、幼儿身体发育、及各期保健内容。 了。
小儿年龄分期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断脐至出生28天 以内。7天内新生儿称为“早期新生儿”。 婴儿期:从出生至未满1周岁的时期。 幼儿期:1~3岁,即出生后的第2年和第 3年。 学龄前期:3~6岁。
(Respiratory and Ciraulatory System)

呼吸的建立:第一声啼哭 呼吸:浅,频率为30-50次/分 循环:心率为120-140次/分 血液循环变为肺循环 卵圆孔功能性关闭 动脉导管关闭(生后3-6月)
消化系统 (Digestive System)


哺乳:易溢乳 大便:胎粪排出时间:生后12小时左右 颜色:深绿色或黑色粘稠糊状 ↓生后3-4天 黄 色 肝脏酶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出现黄疸 和药物中毒
大阴唇不能覆盖小阴唇 弱
无 无 弱 无
已覆盖小阴唇 强
有 有 强 有
新生儿保健 (Neonate Health Care)


新生儿疾病筛查:PKU、CH、听力障碍、半乳糖血症 呼吸和体温的维持:保暖 感染与伤害的预防:监测母亲有无TORCH感染、 性 传播疾病等 母乳喂养:尽早开奶、按需喂养 新生儿访视:防视应3~4次,时间为3、7、14、28天 预防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高危儿的管理:HIE、早产低体重儿等的跟踪随访 亲子依恋的促进:产后1小时内母亲与新生儿间的接触 非常重要
早产儿特点
体温调节功能差



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体 温不稳定 基础代谢率低,产热少,皮下脂肪薄, 表面 面积相对较大→易产生低体温 汗腺发育不良→体温可突然升高
呼吸、循环系统功能不完善



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浅快且不规则、 呼吸暂停、哺乳后青紫 咳嗽反射弱、粘液梗阻→肺不张、吸入性肺 炎 心肌收缩能力弱→心律不整 血管壁薄→肺出血、颅内出血、皮肤淤血


7天内的新生儿<35分,判断 新生儿行为功能异常 12-14天的新生儿≤35分, 判断为严重异常
第二节 婴儿保健

婴儿身体发育 婴儿心理行为发育 婴儿保健
婴儿身体发育 (Infant Body Development)

体格发育 体液变化 神经系统发育 其他器官与系统变化 感觉的发育 运动发育
体格发育
(Physique Development)




身长和头围生长速率:1个月>2个月 >3个月>4个月 体重生长速率:2个月>3个月>1个月 >4个月 胸围:出生时<头围1-2cm 1岁时=头围 1岁后>头围 躯干长下肢短,四肢生长速度快于躯干
体液变化
(Body Fluid Change)
3
↑7 4 1.25
3-6
↑6-9 5-6 生长缓慢
前囱(cm)12-18个月闭合 其他 突出的腹部变平, 身体变瘦、长
神经系统发育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年龄段 脑重 神经细胞髓鞘 化 神经系统成熟所表现 出的行为
幼儿期
占成人 2岁时,运动神经 上下肢能进行精细的动作, 的75% 已髓鞘化 认知能力增强,动作协调 性增加,体温调节趋于稳 定,睡眠和情绪反应平稳 神经细胞的发育、 语言、思维、学习、记忆 的90% 髓鞘的形成、突 等功能不断成熟 触回路的建立在3 -4岁已基本完成
新生儿期保健
Neonate Health Care
内容(Content)
新生儿生理特点 新生儿保健 新生儿行为功能评定

新生儿生理特点

(Neonat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外观特点 呼吸、循环系统变化 消化系统 免疫系统 体格发育 新生儿几个生理现象 早产儿特点
水果 类
蔬菜 类
五谷、杂 粮类
肉蛋类
0-3月 4-6月 7-9月 10-12 月
米糊、稀饭、 蛋黄泥、 面条、面包、 鱼肉泥/松、 馒头 豆腐/浆、 剁碎蔬 米糊、稀/ 肉泥/松 菜 干饭、面条、 面包、馒头
婴儿睡眠 (Infant Sleeping)
年龄 新生儿 2个月 6个月 9个月 1岁 12.5-13
消化系统功能差



吸吮能力和吞咽反射弱、贲门括约肌松弛、 胃容量小→溢乳、呕吐 消化功能弱→腹胀、腹泻 脂肪吸收功能差→脂溶性维生素A、K、D 缺乏 肝酶系统发育不成熟→黄疸出现早而重 凝血酶元少→易发生出血 低蛋白血症→水肿
早产儿与足月产儿的主要特征对比
身体一般特征 头身比例 皮肤 早产儿 约为1/3 薄、嫩 足月产儿 约为1/4 干燥、薄的胎脂
初生时 哭 泣 10个月前 10个月后 说出第一个 有意义的词 模仿成人
发音游戏
肢体活动 口腔动作游戏
语言
游戏活动
(Game Activity)
早期
专注于自己的身体
1岁前
转移到父母身上
1岁时
将注意力集中于外界事物
凝视 吸吮 触摸自己手指 发出愉快的声音
触摸、拍打、抓 父母的脸,同时 发出愉快的声音
对格格声反应减弱
非生物听
被动肌张力




围巾征 前臂弹会 下肢弹回 腘窝角
围巾征
下肢弹回
腘窝角
主动肌张力




头竖立反应 手握持 牵拉反应 支持反应
头竖立
牵拉反应
支持反应
原始反射



踏步反射或放置反射 拥抱反射 吸吮反射
一般评估

觉醒度 哭声 活动度
瞌 睡
安静觉醒
NBNA判断标准
新环境适应慢
睡眠、喂奶时间不规则 反应敏感 多哭闹
活动量小 对新刺激易退缩 但能调整自己
婴儿保健
(Infant Health Care)



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 睡眠 伤害预防 预防接种 乳牙萌出卫生 定期体检和生长监测
婴儿保健
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
月龄 奶类
母乳或婴儿 配方奶 母乳或婴儿 配方食品 母乳或婴儿 配方食品 母乳或婴儿 配方食品 果汁 果汁 果泥 果汁 果泥 全水果 菜汤 菜汤 菜泥 米糊 蛋黄泥
新生儿外观特点

( Neonate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 )
皮肤:呈粉红色,足月儿 胎毛不多;胎毛未脱落、 多毛,表示未成熟。 头:占身长的1/4,头发 细软、清晰,头围>胸围。 腹部:膨隆,触之柔软, 肝脏较大。 四肢:短,呈外展屈曲; 足底纹理较多。



呼吸、循环系统变化
出生时 完全髓 化
3岁时 完成
感觉(视觉)的发育 (Sense Development)
年龄 初生时 发育特点 对光有反应,能凝视或追随人脸可红 球,但头不能转动 1-3个月 视线可随水平或垂直方向追随物体 6个月前 双眼协调能力尚未发育完善,易出现 内斜视或外斜视 6-9个月 能辨别人脸细微特征的差异,开始认 出陌生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