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原理第四章 齿轮机构(杨家军版)

机械原理第四章 齿轮机构(杨家军版)


o1
ω1 1 k1 k n
节圆 r1
i12 a1 a r2 = r1 = 1 i12 1 i12
r2 i12 = 又 a = r1 r2 r1
n
p
节圆
o2
a
中心距
r 2 2
ω2
结论:
3 ω1 1 k1 k
P13 1)理论上,凡能满足齿轮啮合基本定律的一对 o 1
A
AB = AN2 - N2B
= =
=
同侧
7)渐开线齿廓各点具有不同的压力 角,点K离基圆中心O愈远,压力 角愈大。K0的压力角为0
Vk
k
Pk
N
K
rk
NOK=
rb cos k = rk
k
rb k k
O
K0
基圆
3. 渐开线方程
F VK 渐开线
K——渐开线在K点的压力角。
αK
K
rb(θK + K) =AN=KN= rbtan K
齿廓曲线,均可作为齿轮机构的齿廓。实际上
摆线和圆弧等作为齿廓曲线。 2)节圆作纯滚动,外啮合中心距=节圆半径之和 3)相互啮合传动时存在节圆 还应该考虑制造、安装和强度等要求。渐开线、
n
(P12)
p
n
4)变传动比齿轮的节点不再是定点, 是按一定规律在连心线上移动轨迹 不是两个圆,而是两条封闭曲线, 封闭曲线为节线
(2)蜗杆蜗轮传动
总结:齿轮传动的特点
①传动比稳定 ②传动效率高 ③工作可靠性高 ④结构紧凑 ⑤使用寿命长
①制造和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特点:蜗杆蜗轮传动多用 于两轴交错角为90的传 动,其传动比大,传动平 稳,具有自锁性,但效率 较低。
②不适宜用于两轴间距离较大的 传动
4. 齿轮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4-1 齿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内啮合齿轮传动 用于平行轴间传 动的齿轮机构 齿 轮 机 构 分 类 外啮合齿轮传动 齿轮齿条传动 用于相交轴间传 —— 圆锥齿轮传动 动的齿轮机构 螺旋齿轮传动 蜗轮蜗杆传动 直齿轮传动 斜齿轮传动 人字齿轮传动 直齿 斜齿 曲齿 用于交错轴间传 动的齿轮机构
1. 用于平行轴之间传递的齿轮机构 (1)直齿圆柱齿轮机构
(avi)
非圆齿轮传动可以把一个匀速转动变换为非匀速转动, 或者把一个非匀速转动变换为匀速转动
二、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对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是保证 瞬时传动比:
3 P13 o1 ω1 1 (P12) k1 k n
i12=w1/w2= C
两齿廓在任一瞬时(即任意点k接 触时)的传动比:i12=w1/w2=?! 点p是两齿轮廓在点K接触时的相 对速度瞬心, 则有 Vp=w o p=w o p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中国古代机器人

木牛流马
三国时,诸葛亮制作的木牛流马是脍 炙人口的,可惜失传于世。传说诸葛亮 的木牛流马可以不吃不喝,用其在崎岖 的栈道上运送军粮。魏兵很是羡慕,夺 得木牛流马后也仿制了许多,用来驮粮 食。结果被蜀兵截住,把嘴内的机关一 扳,木牛流马个个不能走动,魏兵再次 夺回去也无法驱赶,反而损失掉很多粮 食。
5. 齿轮机构的功能
齿轮用于传递(变换)运动和力。 (1)转速大小的变换
w1
z1
z1 w2 = z w1 2
w2
z2
z1 齿数比 决定转速变换量 z2
(2) 转速方向的变换
(avi)
(avi)
(avi)
平行轴外啮合齿轮传动改变齿轮的回转方向
(avi)
(avi)
平行轴内啮合齿轮传动不改变齿轮的回转方向
p
分度圆上有: d=z
p
为了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方便性,令:
p
于是有: d = mz
p
=m
标准值
模数系列
第 系 一 列 0.1 0.8 8 第 系 二 列 0.35 (6.5) 0.12 1 10 0.7 7 9 1.25 12 0.9 0.15 1.5 16 1.75 (11) 14 20 2.25 18 0.2 2 25 2.75 22 28 0.25 2.5 32 (3.25) 3.5 (30) 0.3 3 40 0.4 4 50 (3.75) 36 4.5 45 5.5 0.5 5 0.6 6
齿轮齿条机构
(3)人字齿圆柱齿轮机构
特点:由两排旋
向相反的斜齿轮 对称组成,其轴 向力被相互抵消。 适合高速和重载 传动,但制造成 本较高。
(4)非圆齿轮机构
特点:轮齿分布在非圆柱体上,可实现一对齿轮的变传 动比。需要专用机床加工,加工成本较高,设计难度较 大。
2. 相交轴之间传递运动 ——圆锥齿轮机构
o1
r'
1
c
' r2
短齿标准: h* c* = 0.3 a = 0.8,
o2
'
2.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
1)基圆
d 前面已有公式 cos k = b d
k
进而可得:
基圆直径为
d b = d cos = mz cos
基圆上的齿距 P b = pd b / z = pm cos
2)标准齿轮 且有
r2'
o2 m 2 = r a=r ( z1 z2 ) 1 r 1 r 2 = 2
'
s =e
' 1
' 2
s =e
' 2
' 1
4)几何尺寸计算:
表5-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公式表 名 称
代 号 d db ha hf da 公 d1=mz1 ,d2=mz2 db1=mz1 cos a ,db2=mz2 cos a
内啮合直齿轮
外啮合直齿轮 a. 轮齿分布在圆柱上,且与其轴线平行; 齿轮齿条齿轮 b. 外啮合齿轮转向相反,内啮合齿轮转向相同。
(2)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avi)
内啮合圆柱齿轮机构
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
特点:轮齿与其轴线倾斜;传 动平稳,适合于高速传动,但 有轴向力;有外啮合、内啮合 和齿轮齿条传动类型。 (avi)
a
ha hf h df da d
ha= h* 齿顶高: am
*) (5)径向间隙系数( c
——亦称顶隙系数
*) m 齿根高: c hf=( h* + a
O
轮齿间的径向间隙: c = c* m 齿顶高系数 h* 和径向间隙系数 a c* 均为标准值。 正常齿标准: h* c * = 0.25 a = 1,
b. 模数的意义 ◆ 模数的量纲 mm m=
p ,确定模数 m 实际上就是确定周节 p ,也就是确
p
定齿厚和齿槽宽e。模数m越大,周节p越大,齿厚s和齿槽 宽e也越大。 模数越大,轮齿的抗弯强度越大。
c. 确定模数的依据 根据轮齿的抗弯强
度选择齿轮的模数
一组齿数相同,模数不同的齿轮。
分度圆:计算基准圆,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的圆 任何齿轮都有且仅有一个分度圆 d = mz

汽 车
打印机
内燃机
录音机
光驱
第四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4-1 齿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4-2 渐开线与渐开线齿廓啮合传动的特点 §4-3 齿轮各部分的名称、符号及标准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4-4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4-5 渐开线齿廓的加工原理 §4-6 渐开线齿轮加工中的几个问题 §4-7 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应用与变位系数的选择 §4-8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4-9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1 1 2 2
p
i12 =
w1 O2 P = w2 O1 P
n
o2
2 P23
由此可见,两轮的瞬时传动比与 瞬时接触点的公法线把连心线分成的 两段线段成反比。
ω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要使两齿轮的瞬时传动比为 一常数,则不论两齿廓在任何位 置接触,过接触点所作的两齿廓 公法线都必须与连心线交于一定 点p 。
O
K0
4) 基圆以内没有渐开线。
5) 渐开线的形状仅取决于其基圆的大小。
A
K1 K2 A1 θ
1

A2
rb1 O1
N1 N2
其中:1= 2
θ2
rb2
O2 N

6) 同一基圆上任意两条渐开线间的法向距离相等。 a. 异侧 A1B1= A1N1 + N1B1
A2
K1
K2 B1
=
AB = AN1 + N1B A2B2= A2N2 + N2B2
(3)分度圆压力角(齿形角) :在分度圆上的受力方向线 与被作用点速度方向线所夹锐角。
VK 渐开线 rK A
F
αK
K 发生线
rK = rb /cos aK cos a = rb /r
国家标准(GB1356-88) 中规定分度圆压力角为标准
θK
O
rb
αK
N
值为20。
(4)齿顶高系数( h* )
AB = AN2 + N2B 所以 A1B1= A2B2 异侧
= =
= =
A1
N1
N2 B
B2
A
=
b. 同侧 A1B1= A1N1 - N1B1 = AB = AN1 - N1B = 所以 A1B1= A2B2 =
A2 A1 K1 B2 B1 B N1 N2 K2
A2B2= A2N2 - N2B2
2 o2 P23 ω2
三、齿轮机构设计内容
内容包括
①齿轮齿廓形状的设计 ②单个齿轮的基本尺寸的设计 ③一对齿轮传动设计
§4-2 渐开线与渐开线齿廓啮合传动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