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1.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既定工资率条件下,个人的收入与闲暇的所有组合。
2.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型相反,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增加超过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增加。
3.奖金是对员工超额劳动或者增收节支的一种报酬形式。
4.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局部的暂时的失调而引起的短期的、暂时的就业失调情况。
5.社会优抚是国家以法定形式,通过政府行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实行的一种带有褒杨、优待和抚恤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6.边际替代率是指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增加消费一个单位某种物品的同时必须减少消费另一种物品的数量。
7.劳动力市场歧视是指那些具有相同能力、教育、培训和经历并最终表现出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由于一些非经济的个人特征引起的就业、职业选择、晋升、工资水平、接受培训等方面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8.最低工资制度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向其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额。
9.人力资本是经过长期性投资形成的体现于劳动者个人或者团队身上的由智力、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构成的资本。
10.工资漂浮指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自下而上层层提高工资率的倾向,以及其这种倾向造成的工资率轮番上升的现象。
11.替代效应是指在保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应工资率的变化而引起的愿意工作时间的变化。
12.二级劳动力市场二级市场的工作往往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就业不稳定,管理武断且粗暴、毫无个人升迁机会。
13.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货币或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就叫人力资本投资。
14.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在遭受年老、残疾、伤残或生育、失业、死亡等风险时,由国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5.社会劳动力共给是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为社会所提供的劳动力总量。
16.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比率给定的条件下,资本边际生产力的增加超过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增加。
17.抽象劳动是指人们在各种活动中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耗。
18.劳动力流动的心理收益这是只给流动着带来的非经济性效用,如社会地位的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生活、优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等。
19.社会救助是根据居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个人原因出现生活困难时,由社会或政府提供的一定社会救助制度。
20.人力资源质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它反映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21.一级劳动力市场壹级市场的劳动者就业具有工资较高、工作条件优越、就业稳定、安全性好、作业管理过程规范、升迁的机会多等特征。
22.计时工资是要根据劳动者本人劳动者质量预先规定相应的工资标准,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作计付工资的一种工资形式。
23.失业率失业率是最常用的测度的标准。
失业率等于失业人数÷劳动力总人数×百分之百24.劳动力共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共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25.绩效工资制度是将员工的工资与个人工作业绩想联系的一种工资制度。
26.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经济结构变化和产业兴衰转移所造成的失业。
27.人力资源结构稀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有些劳动者不能适应这种需要,而开展某些新部门的人力资源的稀缺。
28.劳动参与率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现实劳动力在该范围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
他的反应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是研究劳动就业状态的重要统计指标。
29.家庭劳动力共给是指从家庭立刻家庭解体,家庭全体成员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的总和。
劳动经济学填空题1.人力资源数量可以进行一定数量的劳动,而具有一定质量的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不仅可以进行一定数量的劳动,而且也可以完成一定难度的劳动。
2.工资率高低是妻子选择就业或闲暇的尺度,即工资率会对就业产生正效应。
3.从存在既定的家务劳动时间条件出发,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力参与具有页面影响。
4.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限于教育、培训的人力资源本投资叫高回报预期,人力资源本投资对劳动共给有负面影响。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基友工资率变动索引起的劳动力共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在同一条劳动力共给曲线上的移动。
6.在工资率不变的情况下,有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劳动力共给的变动表现为劳动力共给曲线的位移。
7.劳动力参与率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现实劳动力占该范围的劳动是零人口的比例,反应一定范围内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
8.工资率对劳动共给时间的变动有正面影响。
9.收人效应对劳动共给时间变动具有负面影响。
10.马克思将劳动力定义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激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1.个人劳动力共给只劳动者个人一生中各个阶段向社会提出劳动总量。
12.劳动力共给的表达方式有劳动力共给函数、劳动力共给表和劳动力共给曲线13.在企业的全部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技术水平也可以改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叫做长期劳动力需求。
14.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
15.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有工资率的变化、产品需求和价格的变化和资本价格的变化。
16.劳动力需求是雇主雇用意愿与支付能力的统一,缺一不可17.正规部门劳动力需求包括:政府机构及政府统治部门、大型三资企业、大型私营企业和其他大型混合所致企业四种类型。
18.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而奢侈品需求弹性大,从效率角度对生活必须品克水要比对奢侈品克水更好。
19.对服务最大化目标而言,公布部门决策人的前途完全与纳税人决定。
20.劳动力成本再生产种成本中所站的比重越大,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
21.影响劳动力市场的非经济因素包括组织性因素社会性因素和歧视。
22.劳动者只能被雇佣货租借,劳动者本身不能被出卖和购买。
23.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不仅有工人和用工单位双方决定而且受到政府、工会、雇主和舆论的社会力量的影响。
24.按照劳动力市场范围可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去劳动力市场、产生劳动力市场、职业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
25.按照职业对劳动力的要素要求可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国家公务员市场、职业经理市场、专业技术人员市场和普通劳动力市场。
26.劳动力市场是有劳动力、工资、用人单位和劳动力市场组织者的要素构成。
27.劳动力供求处于非均衡状态的其他原因有信息不足、制度和改策因素和过度选择。
28.造成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原因物质资源的共给数量不足、人口劳动力资源数量增长过快和经济运转中的一些问题。
29.劳动力短缺具有积累效应和溢散的效应。
30.按流动的时间可将劳动力流动划分为永久性迁移、常年新流动、季节型流动和临时型流动等类型。
31.嗯劳动力流动方向可将劳动力流动划分为:单向行流动、往返行流动和对流行流动。
32.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自愿选择的流动行为。
33.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有流动的选择性,而雇主只有选择性没有流动性。
34.劳动力流动的可能与流动的距离成反方向变动。
35.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和风险成本。
36.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收益包括直接收益、间接收益和心理收益。
37.农村劳动力迁移决策取决于沉香预期收入差距与就业概率。
38.资本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源、金融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五种基本形态。
39.按照人的能力可将人力资源本划分为一般型、持能型管理型和企业家行四种类型。
40.按照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层次可将人荔枝版划分为技能型、市场营销省、组织管理型和企业家形容这种类型。
41.向落后地区进行人力资源本投资是反贫困的有效投资。
42.当人力资本投资报酬率≥个人时间那声癖好律师人们才会选择人力资本投资。
43.尤其是造成的工资差别主要体现在年龄、性别、身分、种族和地区。
44.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为:计时工资额等于单位时间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间。
45.奖金具有单一性、灵活性、及时性和荣誉行等特点。
46.津贴可分为岗位型津贴,地区津贴和生活保障性等特点。
47.工资等级制包括能力工资制、工作工资制、组合工资制和年功工资质的类型。
48.劳动报酬公平分配包括:外不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
49.按支付对象不同可将奖金分为个人奖金和集体奖两种。
50.企业家年薪制包括机型、社会保险、长期激励薪酬和福利等内容。
51.知识型员工具有高素质,自主性强、富有创新性、高成就动机叫高流动性和劳动复杂性的特征。
52.股票期权激励要发挥作用需要一个有效率的资本市场、市场选购机制、市场评价机制、控制约束机制和综合激励机制。
53.知识型员工长期激励的具体模式有技术骨干股模式、分红回填股模式和分红股模式。
54.企业家型人力资本作用的特殊性表现在市场活动中“灵魂”和“编导”、开拓者、领导者、承担者。
和意志坚强、意志进取者。
55.按照就业的表现形式,可将就业分显性就业和隐性就业。
56.就业具有增强财富功能、社会稳定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的社会经济功能。
57.隐形就业在我国主要采取了兼业的方式58.一业务分类可将兼业分为智力型、劳务行、中介行和走穴行四类。
60.非正规就业存在就业群体边缘化、弱势化和贫困化的问题。
61.下岗职工隐性就业包括富裕行下岗职工、一般生入行下岗职工和贫困行下岗职工三种类型。
62.按时页的成因可将实验划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技术性事业和季节性失业五种类型。
63.自愿性失业主要有求职信失业。
等待性失业、体闲性失业和追求非劳动收入性失业四种情况的失业。
64.发达国家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包括改善劳动力共给、扩大劳动力需求和修复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性障碍。
65.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66.社会宝血具有强制性、防范性、保障性、经济性和差别性的特点。
67.嗯内容可将福利分为公共福利、专门福利和选择性或局部性生活福利。
68.工伤保险的基本内容包括:覆盖对象、享受条件、保险待遇、残障恤金和丧葬费与遗嘱恤金。
69.现代社会优抚制度的形式包括社会保险式的优抚保障、社会救助或优抚保障和社会福利褒杨性的优抚保障。
70.按照建立保险关系的方式可将保险分为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两劳动经济学简答题(1).简述影响家庭劳动力共给决策的其他因素有哪些。
1.收入效应2.家务劳动的影响3.制度劳动时间长度的影响4.教育培训的影响(2)简述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1.再生产等量产品时劳动与资本可以获得何种程度的节约。
2.通过下调产品质量,以及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的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产品需求。
(3)简述内部劳动力市场具备何种特点。
1.一些非经济的手段对于劳动力配置昨天起的作用很大。
2.存在这个工作的阶梯3.锦标制度常被作为企业内的激励机制4.不同岗位的收入并不完全是按生产力原则确定的(4)简述劳动力流动具有哪些社会收益1.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收益2.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收益3.能够促进经济发展(5)简述培训的企业收益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一方面,对企业而言,企业那员工劳动绩效和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进而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力的地位;另一方面,对受训者而言,最明显的收益就是可以增加其劳动收入和有关的福利待遇,增强其选择职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