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个人所得税主要征收制度一览表
个人所得税主要征收制度一览表
稿酬所得
比例税率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扣除800元
②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扣除每次收入的20%
①每次出版发表取得收入为一次
②再版所得,2次
③连载收入,1次
④先出版后连载,或先连载后出版,2次
⑤预付或分付,1次
⑥加印所得,1次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比例税率20%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扣除800元
30
=20%×(1+5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20%×(1+100%)
7000
表3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一览表
应税所得项目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工资、薪金所得
月应纳税额=(月收入额-2000或48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年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及准予扣除的税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稿酬所得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1-30%)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表1个人所得税主要征收制度一览表
应税所得项目
税率
费用扣除标准
每次收入的确定
工资、薪金所得
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书P279税率表1)
1每月2000元
2每月4800元
按月计征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书P279税率表2)
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税金
按计征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年应纳税额=(年收入总额-2000×12)×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劳务报酬所得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书P279税率表2)
必要费用(每月2000元)
按年计征
劳务报酬所得
比例税率20%并加成征收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扣除800元
②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扣除每次收入的20%
①只有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②属于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偶然所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表4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小结
居民纳税人
负无限纳税义务,就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人
负有限纳税义务,仅就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2010年8月
比例税率20%
每次转让的
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以每次转让财产取得收入为一次
偶然所得
比例税率20%
不扣除任何费用
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其他所得
比例税率20%
不扣除任何费用
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表2劳务报酬所得加成征收计算表
级数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含20000元)
20
0
2
超过20000元不超过50000元的部分(含50000元)
②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扣除每次收入的20%
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所取得收入为一次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比例税率20%
不扣除任何费用
以支付时取得收入为一次
财产租赁所得
比例税率20%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扣除800元
②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扣除每次收入的20%
以一个月内取得收入为一次
财产转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相关税费-修缮费)×20%
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相关税费-修缮费]×20%
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