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压轴题全面突破之一•动态几何题型特点动态几何问题,是在几何知识和具体的几何图形背景下,通过点、线、形的运动,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等来探究图形有关性质和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的问题.常结合图形面积、存在性问题等考查.处理原则①研究基本图形,分析运动状态,确定分段;②画图,表达线段长;③借助几何特征建等式.难点拆解解决动态几何问题需要注意分段和线段长表达.①分段关键是找状态转折点.动点问题状态转折点通常是折线转折处或动点相遇处;图形运动问题状态转折点通常是边与顶点的交点.②线段长表达的方法有:s vt,线段和差、边角关系、勾股定理及相似.对于复杂的动态几何问题,如:起始时刻不同、往返运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等类型,需注意:表达线段长时找准对应的速度和时间.1.(2011山西太原改编)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直线l经过O,C两点,点A的坐标为(8,0),点B的坐标为(11,4).动点P 在线段OA 上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 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 →B →C 的方向向点C 运动.过点P 作PM 垂直于x 轴,与折线OC ﹣CB 相交于点M ,当P ,Q 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MPQ 的面积为S .(1)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直线l 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2)试求点Q 与点M 相遇前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 的取值范围.(3)随着P ,Q 两点的运动,当点M 在线段CB 上运动时,设PM 的延长线与直线l 相交于点N .试探究:当t 为何值时,△QMN 为等腰三角形?2. (2012重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B =90°,AD =2,BC =6,AB =3.E 为BC 边上一点,以BE 为边作正方形BEFG ,使正方形BEFG 和梯形ABCD 在BC 的同侧.lyxC B AQ M PO lyO A BC lyO A BClyO A BC(1)当正方形的顶点F 恰好落在对角线AC 上时,求线段BE 的长.(2)将(1)问中的正方形BEFG 沿BC 向右平移,记平移中的正方形BEFG 为正方形B 'EFG ,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停止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t ,正方形B 'EFG 的边EF 与AC 交于点M ,连接B 'D ,B 'M ,DM ,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B 'DM 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在(2)问的平移过程中,设正方形B 'EFG 与△AD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请直接写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 (2008河北)如图,在Rt △ABC 中,∠C =90°,AB =50,AC =30,D ,E ,F 分别是AC ,AB ,BC 的中点.点P 从点D 出发,沿折线DE ﹣EF ﹣FC ﹣CD 以每秒7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 从点B 出发,沿BA 方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过点Q 作射线QK ⊥AB ,交折线BC ﹣CA 于点G .点DCB A(E )DCB AA B CDDCB AP ,Q 同时出发,当点P 绕行一周回到点D 时,P ,Q 两点都停止运动,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1)D ,F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2)射线QK 能否把四边形CDEF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能,求出相应的t 值;若不能,说明理由.(3)当点P 运动到折线EF -FC 上,且点P 又恰好落在射线QK 上时,求t 的值.(4)连接PG ,当PG ∥AB 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4. (2012江苏无锡)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c m ,∠BAD =60°.点P 从点A 出发,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m /s 的速度,沿AC 向点C 做匀速运动;与此同时,点Q 也从点A 出发,以1 c m /s 的速度,沿射线AB 做匀速运动,当点P 运动到点C 时,P ,Q 两点都停止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 (1)当点P 异于A ,C 时,请说明PQ ∥BC ;QKG FEDC BAPABCDEFABC D EFABC D EFA BC DEF(2)以点P 为圆心、PQ 的长为半径作圆,请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t 为怎样的值时,⊙P 与边BC 分别有1个公共点和2个公共点?5. (2012广东梅州)如图,四边形OABC 为矩形,A (6,0),C (0,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0,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射线l 过点D 且与x 轴平行,点P ,Q 分别是l 和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且满足∠PQO =60°.(1)①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___;②∠CAO =_______度;③当点Q 与点A 重合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2)设OA 的中点为N ,PQ 与线段AC 相交于点M ,是否存在点P ,使△A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B C DDC BAABC D PQA BCDDCBA(3)设点P 的横坐标为x ,△OPQ 与矩形O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试求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6. (2009山东青岛改编)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6c m ,CD =4c m ,BC =BD =10c m .点P 由B 出发,沿BD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 c m /s ;同时,线段EF 由DC 出发,沿D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 m /s ,交BD 于Q .连接PE ,设运动时间为t (s )(0 < t < 5).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为何值时,PE ∥AB ?(2)连接PF ,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3)设△PEQ 的面积为y (c m 2),试求出y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ONQAMBPCD lxy y xlD CBA O y xl D CBA O y x lDC B A O y xlD CBA O7. (2009甘肃兰州)如图1,正方形 ABCD 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 在第一象限.动点P 在正方形 ABCD 的边上,从点A 出发沿A →B →C →D 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 以相同的速度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当点P 到达点D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1)当点P 在AB 边上运动时,点Q 的横坐标x (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 (秒)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请求出点Q 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 的运动速度.(2)求正方形ABCD 的边长及顶点C 的坐标.(3)在(1)中当t 为何值时,△OPQ 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Q PA BCD E FQ PA B CDE F(4)如果点P ,Q 保持原速度不变,当点P 沿A →B →C →D 匀速运动时,OP 与PQ 能否相等?若能,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 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8. (2011重庆)如图,矩形ABCD 中,AB =6,B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点O 是AB 的中点,点P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BP =3.一动点E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OA 匀速运动,到达点A 后,立即以原速度沿AO 返回;另一动点F 从点P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PA 匀速运动,点E ,F 同时出发,当两点相遇时停止运动.在点E ,F 的运动过程中,以EF 为边作等边△EFG ,使△EFG 和矩形ABCD 在射线PA 的同侧,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t ≥0).(1)当等边△EFG 的边FG 恰好经过点C 时,求运动时间t 的值.(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等边△EFG 和矩形ABCD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请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10111Oxt图2图1ABCDO PQ xy备用图yxODCBA备用图yxODCBA备用图yxODCBA(3)设EG 与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的交点为H ,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AOH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相应的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 (2012吉林长春)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8c m ,BC =4c m ,D ,E 分别为边AB ,BC 的中点,连接DE .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D ﹣DE ﹣EB 运动,到点B 停止.点P 在AD 上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m /s 的速度运动,在折线DE ﹣EB 上以1c m /s 的速度运动.当点P 与点A 不重合时,过点P 作PQ ⊥AC 于点Q ,以PQ 为边作正方形PQMN ,使点M 落在线段AC 上,且在点Q 的左侧.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s ).(1)当点P 在线段DE 上运动时,线段DP 的长为_______c m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N 落在AB 边上时,求t 的值.PFEBACD O P B A CD PB A CD D CA B PO O O DCA B PO(3)当正方形PQMN 与△ABC 重叠部分的图形为五边形时,设该五边形的面积为S (c m 2),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4)连接CD ,当点N 与点D 重合时,有一点H 从点M 出发,在线段MN 上以2.5 c m /s 的速度沿M →N →M 做往返运动,直至点P 与点E 重合时,点H 停止运动;当点P 在线段EB 上运动时,点H 始终在线段MN 的中点处.请求出在点P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点H 落在线段CD 上时t 的取值范围.EDCBA A BC DEQP N MEDC BAABCDEEDC BAABC DEA B C DE参考答案动态几何1. (1)(3,4),4=3y x . (2)当502t <≤时,2216=+153S t t ; 当532t <≤时,23223S t t =-+; 当1633t <<时,=6+32S t -. (3)60=13t . 2. (1)BE =2.(2)存在,20=7t 或=3+17t -. (3)当403t ≤≤时,21=4S t ; 当423t <≤时,212=+83S t t --; 当1023t <≤时,235=+283S t t --; 当1043t <≤时,15=+22S t -. 3. (1)25;(2)57=8t ;(3)185=41t 或15=2t ;(4)5=3t 或340=43t . 4. (1)证明略;(2)当=436t -或=2t 或133t -<≤时,有一个交点; 当4361t -<≤时,有两个交点.5. (1)①(6,23);②30;③(3,33).(2)存在,点P 的横坐标为0或2或33-.(3)当0≤x ≤3时,34334+=x S ; 当3<x ≤5时,233313232-+-=x x S ; 当5<x ≤9时,312332+-=x S ; 当x >9时,x S 354=. 6. (1)154t =;(2)不发生变化;(提示:S △BPF =S △DEP ,可利用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转移面积)(3)2464+6255y t t =-. 7. (1)点Q 开始运动时的坐标为(1,0),点P 的运动速度为每秒1单位长度.(2)边长为10,C (14,12).(3)476t =时,△OPQ 面积最大,此时点P 的坐标为 (9415,5310). (4)OP 与PQ 能相等,符合条件的t 值为53或29513. 8. (1)1t =.(2)当0≤t ≤1时,23+43S t =;当1<t ≤3时,2373+33+22S t t =-; 当3<t ≤4时,43+203S t =-;当4<t ≤6时,23123+363S t t =-.(3)存在,0t =或2t =或4t =或3+3t =或33t =-.9. (1)(t -2).(2)4t =或203t =. (3)当2<t <4时,21+24S t t =-; 当203<t <8时,25+22844S t t =--. (4)143t =或5t =或6≤t ≤8时,点H 落在线段CD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