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与母校共成长(姜姗)

我与母校共成长(姜姗)

我与母校共成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工管班级:(会计)1122班我与母校共成长时光荏苒,转瞬间一年的大学生活已经结束了。

一年的校园生活中,自己有所成长,校园也有所改变,我与母校是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还记得,初入校园时,迎门看到的是勃勃生机的绿树和耀眼的阳光;还记得,大一伊始,对书的渴求,对知识的渴望,对陌生事物的好奇,都只能在教学楼的某个角落里为数不多的书籍中实现;还记得,初入校时,炎炎夏日,我和爸爸在校园中四处观望,仿佛有种进大观园的感觉,站在小路上等着学姐们领我进入宿舍;而今,思念过去了,新的学年从新回到校园,同时也亲眼见证了学校的巨变—60年校庆!曾几何时,校园一派绿意。

郁郁葱葱的苍木,莘莘学子,浓郁的学习氛围;曾几何时,图书馆的秩序井然,藏书丰富,我们再也不必为看不到书或者没有书看而烦恼;曾几何时,我们的东西餐厅卫生变好了,环境变好了,制度规范了,打饭秩序了;曾几何时,我们的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组织频繁地活跃于我们身边,给我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欢乐,亦带来了锻炼的宝贵机会;母校的变化,我们切身感受到。

她,规模在变,制度在变,教学模式趋于合理和完善,教学宗旨更加人性化、亲和化;我的母校—齐齐哈尔大学即将迎来60岁生日。

我特此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母校。

齐齐哈尔大学(Qiqihar University )(简称“齐大”)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1995年6月,原齐齐哈尔轻工学院、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合并组建齐齐哈尔大学,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

2003年2月,黑龙江省商业贸易学校和黑龙江省化工学校并入齐齐哈尔大学,2004年克山师范专科学校被齐齐哈尔大学合并。

2007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08年荣获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齐齐哈尔大学具有60年的办学历史,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她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迩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3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花园式学校,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和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是黑龙江1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养正毓德”源于《易经》。

《易经-蒙卦-彖辞》曰:“蒙以养正,圣功也。

”《易经-蒙卦-象辞》曰:“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毓,即育。

《易经-蒙卦》提出的“养正”教育理念,即希望教育者注重培养学生端正的心性及行为,作为最古老的教育思想而影响着中国。

清高宗乾隆就曾手书“养正毓德”以为上书房的匾额,清世宗雍正又题写了楹联曰:“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教育皇胄加强修身,以承继大统。

作为大学,它不仅产生思想和学问,更重要的是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道德良知的公民这一神圣责任。

英国的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中指出:“大学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

”《礼记.大学》开篇也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即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垢纳新,从而趋于善(合目的性)的至高境界。

因此,大学的首要职能就是涵养人的德性,使人成其为“人”;而培德育人,养正至关重要。

“正”,代表真善美价值取向的矛盾主要方面的控制力。

唯其正,才能决定事物的真善美品质,才能使事物稳定、和谐。

正,是正道,是千古人间光明之途,代表着人类恒久向往和追求的真善美和谐的至高理想。

大学培养学生纯正的品质,引导他们坚守正道,这是神圣而伟大的功业。

正,是正气,是天地间的浩然之气。

人心善恶,品格高下,皆为胸中正邪两气相搏的结果。

《孟子.公孙丑上》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大学惟涵养正道、正气,方能培育师生壁立千仞的正义人格,无愧矗立于天地间的人。

“精存自生”语出《管子.内业》。

管仲(前725-645年)任齐国宰相,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管子》一书。

《管子.内业》曰:“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

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

乃能穷天地,被四海。

”《管子》认为,在物为精,在天为气,在人为德。

凡世界上万事万物,都不可缺少精气神;就人事而言,既为人性道德的本原,亦是事业昌茂的渊泉。

人生活于世间,不仅是血肉之躯的生理存在,也是精神生产的文化存在,这就更需要这样一种气:志气、骨气、正气、锐气;事业发展亦有赖于这样一种气:豪气、人气、士气、大气!有了这种精气神,生命之树自可生生不息,事业之花亦会精彩纷呈。

假若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强意志,没有“十载寒窗积雪余”的坚韧求索,没有“面壁十年图破壁”的坚定执著,我们这所地处北国边陲的大学不可能创造出今天的辉煌;正是凭借这种争气的精神,我校方得以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55载的办学实践昭示:有此精气神,个人自可安身立命,事业也会兴旺昌盛。

“养正毓德”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发展人。

我们基于此种教育理念,通过此教育过程,来实现学生未来“精存自生”于天地之间的目标。

一年后的今天,我们走进校园,在这欢聚的时刻我们观察到了在校园的变化;回顾一年的大学生活,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我与母校在共同变化成长着。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美好的事物,它点缀着我们的人生之路。

在不同人的心中,它可能是一束束的鲜花,一缕缕的阳光,一句句暖暖的祝福。

而我心中的却是我们的校园生活,它在我苍白的人生路上渲染出了一路的芬芳。

在一年的校园的生活中,我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美好的事物需要大家的共同维护。

我不再是刚入大学校门时独自一个人躲在教室某一个角落的怯懦女生,学会了展现自我,参与到了校园与班级的活动当中去:在一年的校园生活中,我学会了感恩,感谢帮助我的同学,因为他们给予了我帮助,分享了我的快乐与烦恼;感谢我的老师,因为他们增进了我的智慧,促进了我的成长;感谢藐视我的人,因为衙门觉醒了我的自尊,磨练了我的心志……一年的大学活,我学会了思考人生。

人生中,有谁不向往富有,有谁不憧憬未来,有谁肯让理想之舟中途搁浅,又有谁情愿让爱情之花在荒丘凋谢……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是我们都会有所收获。

只要我们总结失败,挥别迷惘的昨天;怀着坚定的信念,拥抱美好的今天;面带微笑,迎接未知的将来,不管是从辉煌的成功中走出,还是在失败中奋起,未知的世界才是我们探索的方向。

面对新的学年新的校园,我同样让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都有所感悟和成长:大学如同高中一样,也是一种学校,但是一种特殊的学校。

它是高等教育的殿堂,也是寻求知识的场所。

它需要学生们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研究学问,进而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学里,当然有教师的引导、授课,而且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但就学生学习进步而言,主要是要靠自己,靠自己去探寻、去钻研、去拼搏。

我国古谚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就是这个意思。

首先,趁现在大二的时候,还有充足的个人时间,所以我可以多泡泡图书馆,读一些经典名著或者有益于自身修养的书籍;当然,如果一味读书,就很容易限于教条,所以实践也尤为重要,我可以在周末或者寒暑假找一到两份兼职做,这样不仅可以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同时也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关于大学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

刚刚离开父母和朋友,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孤独感和失落感时常侵袭着我们,既想融入集体的气氛,又容易筑起心墙,封闭自我。

而寝室成员间如何和谐相处更是困扰我们的主要因素。

寝室成员来自不同的地方,加之性格脾气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因此要掌握一些必要的交际技巧。

处理好寝室关系,对于建立良好的心情和自信是很重要的。

这里所指的人际交往技巧除了常说的信任、尊重、互助等,特别强调寝室成员间的宽容和接纳。

舍友间的埋怨、揭短、骂架等很容易导致寝室的分裂和猜忌情绪的滋长,影响所有成员的生活和情绪。

所以彼此宽容、彼此接纳尤为重要。

不能对别人要求尽善尽美,对一些小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学会在寝室控制自己的情绪,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外,加强舍友间的沟通,如开开卧谈会,聊聊自己的经历和理想;刻意制造一些小感动,如为舍友开个小小的生日party;参加以寝室为单位的活动等,都有利于建立协调的寝室关系。

而良好的寝室氛围是我们积极投入大学生活的前提条件,同时可以减少对家的依恋,学会独立,还有利于保持开朗的心态和年轻的朝气,减轻困惑。

另外,为了丰富课余生活,锻炼能力,我们可以适当地参加一些社会性活动,如社团组织、学生会工作、不影响学习前提下打打工等,给自己的潜能和特长一个展现的舞台。

作为大学生,要学会把握表现自己的方式和程度,要在别人可以接受的限度内。

对社会性活动的参加,特别强调的是适度,如果因此忽略了自身内涵的培养,干扰了正常的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学习时间的安排,就得不偿失了。

这学期办理报舞蹈队,虽然我一直自卑自己的身材而没过跳舞,但我想锻炼自己,就参加了练习,虽然还不会,但至少我很满足。

大学给了每位新生一片崭新的天空,你可以在这里选择学什么、怎么学,你可以选择做什么、怎么做;在这里,你可以知道生活是什么,并学会怎么生活。

在大学里,我一直在寻求一方我自己的精神花园,学着去了解我该学习什么,选择什么。

让大一那种漫无目的的悲哀不再重演,自己能过得充实一点。

那我们真的高枕无忧、充实满足了吗?不是的。

霓虹灯下买醉的空虚的心灵多了,每天只想着上网,逃课,聊天和谈恋爱的人依然存在。

看来在充实的表面下,精神空了,心灵出现了漏洞,我们有一部分人正在走向低潮。

大学的生活热情奔放,大学的生活五彩缤纷,大学的生活一闪而过,我们应该好好品味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让大学这个精神花园绽放光彩。

我虽然在母校只呆了短暂的一年时间,但是,此刻我心中永远留下了我是齐齐哈尔大学一份子的烙印。

母校60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我祝福母校,愿母校桃李满天下,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一代代接班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