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身处高楼林立的环境中,电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大众对于电梯安全
也越发重视,电梯事故会给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我们希望在未来,乘坐电梯的安全系数逐渐升高,尽可能多的杜绝电梯意外情况的发生。
经济
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绝大多
数的建筑中都已经安装了电梯,方便人们的出行,因此为了在保证人们便捷出行
的同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成为了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最主要工作目标。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电梯已经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随着城市的
发展,其使用数量迅速增加,虽然电梯能够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作
为一类特种设备,我们必须对它的质量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
特别是如今存在安
全意识淡薄、安装维护工作不到位等问题,更是导致了电梯安全事故的频繁
发生。
对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监管对策,以提高电梯的运行
水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效率与质量。
1.电梯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电梯的安全管理始终是广大群众的关注点,安全乘坐电梯需要维修人员、管
理人员、乘客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才能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给我们
的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1.1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不规范
有大量数据表明,电梯事故的发生往往有以下几方面原因:设施操作不当、
设备没有定期维护等等,其中因为操作人员不规范操作而导致的意外则占到
了百分之五十以上,这对于乘客的安全威胁是无法估量的。
操作不规范具体表现
为未按规定带安全帽进行电梯维修、在维修或停用过程没有设置警示标志、
维修人员维修技术不过关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增加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当事故发
生后,违法的救援行动也会严重危害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1.2电梯维修维护不到位
电梯维保市场近几年来受到了许多商家的青睐,他们挖掘了这个市场,获得
可观利润。
为了防止更多的企业来分这一杯羹,大企业往往采取降低维护费
用的方式来垄断市场,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无法存活。
同时费用低则造成了维修不
到位甚至维修人员只走过场的情况,起不到维护电梯安全的作用,长此以往,形成了电梯事故频发的惨况。
1.3操作人员素质较低
电梯作为一项高技能设备,那么操作人员则需要经过电梯专业知识的培训及
维修电梯技能的专业指导才能有从事该职业的资格,然而很多企业对此并不
看重,挑选人员也是走过场,这就导致面对问题,非专业的人员不能准确发现电
梯故障并得以快速修理,导致影响乘客的生活甚至对乘客的生命造成极大的
威胁。
1.4乘客安全防范意识较为薄弱
电梯管理人员是对电梯设备的安全加以保障,保证电梯不会因故障问题,影
响到乘客的生命安全,而乘客的安全意识的建立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关键点。
许多乘客因为看顾自己的幼童导致出现意外的情况也是不胜枚举,该行为使得自
己的人身伤害无法受到保障,同时也对别人安全的不负责任。
2.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对策
2.1建立多元共治电梯安全管理机制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行业监督管理、质监安全监察、企业全面负责、社会监
督支持”多元共治的电梯安全管理机制,进而为电梯安全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电梯安全管理各个单位部门应该履行相应的职责,并且形成政
府统一领导,各个部门协调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相互协力共同
做好工作,保障电梯正常运行。
其次是明确电梯使用管理主体责任单位。
电梯使
用单位可以是电梯承租人、电梯产权人、电梯实际使用者以及相关物业服务
企业等,特别是住宅电梯需要明确一个电梯管理主体,一般是物业公司,如果管
理主体落实不到位,电梯应该停止使用,同时,物业公司应该按照相关规定
对电梯管理部门以及人员进行设置,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经常对电
梯进行日常管理,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最后建立电梯安
全风险信息通报制度,还可以定期召开安全检查会议,及时发现电梯安全监
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各个相关部门加强信息共享。
2.2加强日常监督和电梯维保单位监管
目前,许多电梯安全性问题与电梯日常维护保养有很大的关系,电梯日常维
护保养质量是电梯安全应用保养有着重要的保障,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电梯日
常维护保养工作,首先是我们应该重视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监督检查,推动
部门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日常维护,保证电梯安全、有效
运行。
其次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维保单位提高维护保养电梯的质量,定期
公布检查合格情况,让每个使用电梯单位时刻了解电梯维护保养质量和安全
状况,使得物业公司对维保单位选择优秀的机制。
最后就是维保单位应该与住房、物业管理等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加强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督,还要规范物业公
司对维护保养单位进行招标选择,日常监督等各种行为,使其保证电梯安全
有效运行。
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强电梯日常维修资金的保障,完善住房维修
资金制度,合理科学规定费用的比例,解决实际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2.3提升工作人员技术要求
首先避免工作人员无证上岗,在上岗前,应对工作人员做岗前培训,提升操
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并对上岗人员做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使上岗人员对于
自己的工作更富有责任感,对于工作的态度更为积极主动;接着工作人员应做定
期的工作汇报,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集中探讨找出解决方法。
增
强专业技能,并主动进行自我反省,反省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从而提升
电梯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2.4科普安全意识
在电梯设备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后,乘客的安全意识薄弱也是电梯事故发生
的一项重要起因,乘客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电梯是一项设备,设备的使用是
有一定的年限的,并且需要定期的维护,才能尽可能保障其安全性,但是风险是
始终存在的,因此乘客对于电梯正确使用及危险防范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
可或缺的,应通过发放安全手册、进行电梯安全教育的讲演等等各种途径使得乘
客更清楚地了解电梯构造及危险发生前的预兆,有效做好安全预防,即使无
法避免,也能尽可能的降低伤害。
像是大力扒开电梯门等等都不是正确使用电梯
的方法,都会增加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总结:总之,综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电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电梯安全是管理人员、操作维护人员及电梯的主要使用者-乘客这三方共同努力、共同学习才能够实现的,因此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规范升级其管理系统,操作人员提升其专业素养,乘客完善自己的安全意识体系,使得电梯突发状况的概率越来越低。
乘客的安全系数逐步提升。
电梯在城市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也是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但是目前,电梯事故发生越来越普遍,我们应该完善企业安全监督制度,使得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合作,共同保障电梯日常维修,进而有效保障电梯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张甜甜,王河,林林,邹皓.医用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17):56-57.
[2]谢光峰.探讨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7(06):165.
[3]沈健,楼一兵,陈松.国内公共场所电梯安全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210.
[4]刘沁汉.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6(21):198+220.
[5]孔伟.我国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4(05):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