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

练习题—危害公共公共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2.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A.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B.只能是故意C.只能是直接故意 D.只能是过失3.放火罪属于()。

A.行为犯 B.结果犯C.危险犯 D.举动犯4.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5.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三楼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好在发现及时,只造成乙轻伤和1000余元的财产损失。

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放火罪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6.甲为杀乙将一定时爆炸装置放在乙驾驶的公共汽车驾驶室的座位下。

乙出车不久即发生爆炸,除乙被炸死外,车上的三位乘客也受了轻伤。

另外,车辆被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0余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C.爆炸罪 D.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7.破坏交通工具罪与破坏交通设施罪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客体不同 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 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8.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交通工具。

A.准备投入使用的 B.正在使用的C.公用的 D.私用的9.下列()可以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A.放火 B.决水C.私设电网 D.爆炸10.下列不构成投毒罪的是()。

A.将毒药投入食堂大锅饭内 B.投毒致10余人中毒C.将毒药投入某人茶杯致其死亡 D.将毒药投入水井内11.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是一般主体 B.是特殊主体C.包括单位主体和自然人主体 D.只能是单位主体12.甲为窃取财物将在候车室睡觉的乙的旅行包提走,打开一看却发现其中只有两支手枪,别无他物。

甲的行为()。

A.构成盗窃枪支罪 B.构成盗窃罪C.不构成犯罪 D.构成盗窃枪支罪和盗窃罪未遂13.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

A.自然人一般主体 B.自然人特殊主体C.单位一般主体 D.单位特殊主体14.交通肇事致人重伤而逃逸,致使被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的构成()。

A.交通肇事罪 B.故意杀人罪C.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罪15.甲骑自行车严重违章,致乙驾驶的卡车因避让而撞死两个行人。

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交通肇事罪 D.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6.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

A.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 B.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C.非法持有枪支的人员 D.依法配置枪支或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17.下列()应适用普遍管辖原则。

A.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 B.劫持汽车、船只罪C.投毒罪 D.劫持航空器罪18.旅客列车司机甲超速行车致列车脱轨,造成多人死伤和巨额财产损失。

其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C.铁路营运安全事故罪 D.重大飞行事故罪19.甲在公路上正常行车时突然打了个喷嚏,致方向盘失去控制,结果车辆冲向路边,撞死两个行人,车辆也严重毁坏。

甲的行为()。

A.构成交通肇事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 D.不构成犯罪20.恐怖组织头目甲指挥其手下在某广场制造了一特大爆炸案。

甲及其手下构成()。

A.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 B.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D.爆炸罪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公共安全。

A.不特定多人的健康安全 B.重大公共财产的安全C.重大私有财产的安全 D.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安全2.下列()行为人年满14周岁即可构成。

A.放火罪 B.爆炸罪C.劫持航空器罪 D.投毒罪3.下列()可以由单位构成。

A.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B.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C.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 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4.下列属于破坏交通工具罪对象的是()。

A.电车、火车 B.汽车、船只C.摩托车、自行车 D.航空器5.下列属于破坏交通设施罪对象的是()。

A.公路 B.机场C.桥梁 D.隧道6.劫持航空器罪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主要区别有()。

A.犯罪主体不同 B.客观行为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7.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要区别包括()。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D.犯罪客体不同8.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主体包括()。

A.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 B.合法持有猎枪的猎人C.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单位 D.依法配置枪支的单位9.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主体是()。

A.设计单位 B.建设单位C.施工单位 D.工程监理单位10.重大责任事故罪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主要区别有()。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体不同C.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11.投毒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主要区别有()。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D.犯罪客体不同12.下列()属于过失犯罪。

A.交通肇事罪 B.丢失枪支不报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 D.失火罪13.下列()属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险方法。

A.驾车向人群冲撞 B.向人群开枪扫射C.向公众销售甲醇兑制的白酒 D.私设电网14.放火罪与失火罪的主要区别有()。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15.下列()属于危险犯。

A.危险物品肇事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劫持航空器罪三、填空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或者地实施的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

2.放火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的放火行为。

3.破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破坏火车、汽车、、、航空器,已经造成其倾覆、毁坏或者足以使其倾覆、毁坏的行为。

4.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5.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是指对上的人员使用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

6.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7.私营企业的老板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结果的,构成。

8.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

9.危险物品肇事罪,是指违反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10.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明知或者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

四、名词解释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2.放火罪3.破坏交通工具罪4.劫持航空器罪5.交通肇事罪6.重大责任事故罪7.丢失枪支不报罪8.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9.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10.失火罪五、简答题1.简述放火罪和失火罪的区别。

2.简述投毒罪与用投毒的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3.简述破坏交通工具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

4.简述非法制造、买卖枪支罪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区别。

5.简述重大责任事故罪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区别。

6.简述劫持航空器罪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区别。

7.简述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和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区别。

8.简述重大责任事故罪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区别。

六、论述题1.试论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念和特征。

2.试论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特征。

七、案例分析题1.甲系某发电厂工人,一日晚当其值夜班时,发现一机组出现故障,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但因对厂领导不满,为进行报复甲不采取措施排除故障,最终导致火灾,造成近100万元的损失。

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2.甲有三间砖木结构的房屋,其房屋东西两侧有十户人家相同结构的房屋。

一日甲因生活琐事与一邻居发生纠纷。

纠纷中甲受到屈辱,觉得无法在当地继续居住,遂下决心烧毁自己的房屋后远走他乡。

当天夜里,甲将屋内的家具点燃后,全家人出走。

不一会,其三间房屋均着火,且火势很大。

邻居发现后一方面尽力灭火,同时把家里的财物往外搬。

由于灭火措施得当,终未殃及邻居房屋及其他财物。

但甲的房屋被烧毁。

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3.一日,某乡镇企业工人甲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发现一辆卡车倾斜在路边,油箱不断地往外漏油,见车上无人,甲便用随身带的塑料桶接漏油。

接油的过程中,甲点火抽烟,不料引燃了汽车,致使整个车辆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余万元。

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4.被告甲(18岁)和乙(17岁)于某日路过某铁路段时,甲提出:“往铁轨上摆石块,看火车能不能压碎。

”乙应允。

二人遂在两股铁轨面上摆放路基石29块。

一会,一列货车驶过时压在甲、乙摆放的路基石上,致使机车脱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余万元。

问:甲、乙的行为该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5.甲(男,35岁)系瓜农。

甲因其所种西瓜被盗严重,遂在瓜地周围拉上铜丝,并接通电源。

其妻阻止道:“会电死人的,去取掉。

”甲说:“我又不是要电死好人,是防盗,偷西瓜的人死了活该。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三个小学生放学后追逐蝴蝶进入西瓜地,触电后均抢救无效死亡。

甲发现后即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处理?为什么?6.某中学锅炉工甲一日值班正给浴池用水加热时,遇一老同学远道来访。

与老同学相见甲很高兴,遂带老同学前往宿舍。

但离开时忘记关冲汽阀,致使浴池水温一直加热到近90℃。

洗澡的人都只能在大池边打一点烫水兑冷水再洗。

结果一男生在打热水时不慎滑入高温水池中严重烫伤致死。

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7.农民甲(40岁)为灭老鼠,将有毒的面饼置于自己住宅院墙内侧的角落里,然后锁上院子的大门便下地干活去了。

中午时分,几个小学生在院墙外踢求时,不慎将球踢入了甲的院墙内。

见院门锁着,三个小孩争先恐后翻墙进院里拣球,发现饼子三人分食。

一会,三人均中毒,其中一人抢救无效死亡。

问:甲的行为如何处理?为什么?8.甲因贪污行为被撤消公司经理职务,故对揭发人乙(公司副经理)一直怀恨在心。

一日中午,甲、乙一同陪三个客户就餐。

其间,甲乘乙出去解手而客户又未注意时,往乙的酒杯内投放了毒药。

散席后不久,乙毒性发作,经抢救无效死亡。

为混淆视听,甲自己也服了少量毒药,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并散布自己和乙都是食物中毒。

问:甲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9.甲因婚姻不幸欲轻生。

其在自制炸药包(1500克炸药和一只电雷管)和引爆装置(五节1号电池)后,前往一旅游城市,打算游山玩水快乐一番之后,引爆自杀。

玩了三天之后,甲将炸药包和引爆装置连接在一起捆于腰间,来到该市汽车站候车大厅,找到一空座位坐下后启动了引爆开关,但不知何故只雷管发生爆炸,炸药未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