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科学模拟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共15题;共30分)1.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B. 称取易潮解的药品(如烧碱)时要垫上纸片C. 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应先检查气体的纯度D. 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2.一座大桥,全长4343.5m,桥面宽31.5m,双向六车道。
如果一辆大车通过该桥的速度是60km/h,则所用的时间是(保留整数位)( )A. 4minB. 6minC. 8minD. 10min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电解水获得氢气B. 冰雪融化C. 品红的扩散D. 胆矾研磨4.林丁同学做的平面镜成像图,图中MN为物体,M’N’为对应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5.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A. 站着不动大声求救B. 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C. 赶快跑向岸边D. 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6.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是体动脉B. e是肺静脉C. d处流静脉血D. b处流静脉血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导线将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完整的电路B.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将没有电流通过C.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D. 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将电能都转化为内能8.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平时说消耗了多少电能就是指电流做了多少功B. 电烙铁工作时,若1min内做功800J,则有800J的电能转化为内能C. 电炉子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 电饭煲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9.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在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时往往引入模型。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型,有关该模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 和化学性质相似D. 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10.只含有碳、氢或碳、氢、氧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均为CO2和H2O.相同分子数目的下列物质分别充分燃烧,所消耗O2的质量相等的是()①C2H5OH ②CH3OH ③CH4④C2H4.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11.明明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豌豆种子放在棉花上。
实验过程与结果如表所示,则由表得出的结论是()A. 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C. 该实验选用具有活胚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这属于无关变量的控制D. 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12.下列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图象与实验相吻合的是()A. 将一块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到足量的盐酸中B. 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C. 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D. 高温煅烧石灰石13.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变红,则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C.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2,则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D.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稀硝酸,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14.下列杠杆平衡的是(杆重和摩擦均不计)()A. B.C. D.15.一个小球悬浮在容器内的盐水中,缓慢往容器中加一些水,则该球()A. 上浮至水面B. 下沉至水底C. 仍然悬浮D. 先上浮后下沉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共7题;共42分)16. 如图中A、B、C、D、E代表不同的器官或系统,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a、b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B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__ 运动实现的.(2)图甲中物质②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各部位.(3)食物中蛋白质进入A系统后,在消化道中的________ 开始初步消化,最终被分解为物质①,则①是________ .(4)若图乙曲线表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则该气体是图甲中的________ (填标号).若图乙中C、D分别为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则E内流________ 血.(5)若图乙曲线表示肾单位某些部位尿素含量的变化,则D处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填图甲中的a或b).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名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2)地球自转方向是________,自转周期是________.(3)地球公转方向是________,公转周期是________.(4)地球运动到________点附近,北京地区开始收割冬小麦;地球运动到________点附近,北京地区开始收获玉米;地球运动到________点附近,北京人开始能在河面溜冰.18.火山:(1)火山组成:一般由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2)火山喷发物有 ________ (如水蒸气、二氧化硫等),也有 ________ (熔岩流)和 ________ (火山灰、火山尘等)。
(3)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4)分布:主要集中在 ________ 的陆地和周围海区,以及 ________ 一带。
19.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1)铝可以制成铝箔,这是利用了金属铝具有良好的________;(2)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可以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写出清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现有两种金属单质组成的混合物,向100g某稀盐酸中加入该混合物,混合物的质量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________。
a. 若混合物为Zn、Al,则可能是0.2gb. 若混合物为Zn、Cu,则m=0.2gc. 若混合物为Fe、Al,则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7.3%d. 若混合物为Fe、Cu,m=0.1 g,则该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可能是50%20.“辽宁舰”服役,圆了中国航母梦。
如图为航母上简化的蒸汽弹射装置,能带动舰载机在两秒钟内达到起飞速度。
(1)牵引索与蒸汽活塞连接的两个滑轮为________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2)气缸内蒸汽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________ ,同时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巨大的牵引力。
2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的示数之比U甲:U乙=5:4,则R1:R2= ________;当开关S断开,甲、乙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是I甲:I乙= ________22.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释放速率表示)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甲所示,CO2缓冲液能使装置内CO2浓度保持不变)。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所示曲线。
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填两个因素)(2)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1 天中的________点。
(填乙图中的字母)(3)与B相比,A点呼吸作用是减弱的,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每空3分,共39分) (共4题;共39分)23.实验题:(1)Ⅰ、仪器使用:用粗盐提纯过程中,多次使用玻璃棒。
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有: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2)Ⅱ、物质检验: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硫酸,只用提供的仪器用品进行检验。
用品:温度计若干、烧杯若干、玻璃棒若干、100mL量筒若干。
检验的方法:________。
(3)Ⅲ、物质制备:学生甲用如图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CO2气体,并检验CO2的性质。
①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与集气瓶匹配最合适的带导管的橡皮塞M是:________。
②做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好药品后,打开活塞使反应发生。
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始终观察不到浑浊现象的出现。
请指出装置D中无浑浊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
________。
③学生乙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打翻桌上燃着的酒精灯,引起一盘镁带的燃烧。
实验室里有下列用作灭火的器材和材料,你认为此时最合适的灭火的器材或材料是________。
A.干冰灭火器 B.CO2泡沫灭火器C.水D.黄砂24.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1两端的电压U AB、L2两端的电压U BC和L1、L2两端的总电压U AC,并将第一次测出的电压值填入下表中。
为了防止偶然因素的影响,小组同学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并将数据记录于表中。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增加或减少电池个数)方法二:更换其中一个灯泡(规格与原灯泡不同)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试判断后两次实验是采用哪种方法来进行重复实验并说明依据:________。
(2)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3)该实验进行多次重复实验,目的是为了________。
25.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请根据图表信息分析回答:(1)这种鱼受精卵在水温为________℃时平均孵化率高。
(2)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18℃~38℃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
(3)若将14℃的两组鱼受精卵所处的水温分别逐步调节到26℃和42℃,结果26℃组的能孵化出鱼苗,而42℃组的不能孵化出鱼苗,原因是42℃组的鱼受精卵________。
(4)分析上图,水温在18℃~34℃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________。
26.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1)定性分析【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实验方案】【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a.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__。
b.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定量分析【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小吕方案I: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