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乳剂完整版
答案:欲知答案请仔细听下面的讲 课内容。
(二)微乳剂的发展
国外发展情况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 印度就有农药微乳剂的研究报道,首次提出了氯 丹微乳剂;
美国专利(1974年) 日本专利(1978年) 对杀虫剂进行微乳剂的配方研究,解决了有
效成分的热贮存稳定性问题;现在国外农药微乳 剂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卫生用药、农用杀虫剂、杀 菌剂、除草剂等领域,且正在深化和扩展。
②亲水亲油集团大小的影响。 ③亲水亲油性对温度非常敏感。
④分子中环氧乙烷链节分布越窄,三相区越小,形 成微乳的范围越大。
(2)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①亲水亲油性对温度不敏感,可加助表面活性剂 来调节。 ②用强亲水和亲油或用弱亲水和弱亲油做表面活 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均可组成亲水亲油接近平 衡的混合膜,而后者形成微乳的范围大得多。 ③盐的影响。 ④非极性基的支链化可以使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 油接近平衡。
(二)微乳剂的发展
我国农药市场上出现的商品化微乳剂有: 10%丰威、20%北农一号、20%杀虫阎王、8%氰
戊菊酯微乳剂等
这些商品化微乳剂已经在蔬菜、棉花的主要害虫 防治上显示出很好的效果。
二、微乳剂的基本特性
(一)性质
外观,透明均一的液体 物理稳定性好,在规定的时间内透明,无沉淀 液滴细微,其半径微0.01-0.1μm 导电率,O/W型(水包油型)的微乳剂导电率与
微乳剂中的乳化剂,常选用亲水亲油平 衡值(HLB)13以上具有强亲水性的非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和亲油性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 剂混配。
由于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
配制微乳剂时的情况不同,要根据不同情况 进行选择。
乳化剂试剂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①改变表面活性剂分子中环氧乙烷链节平均数来调 节亲水亲油性。
保持微乳剂的物理稳定性应具备以下两点:
(1)、有较宽的透明温度区域(可融化区域) 其最佳 值为-5到50℃,至少应为0到40℃。
(2)有较好的经时稳定性(水乳剂已讲过)
若配方在一两个月后,出现了混浊、分层、沉 淀、结晶的现象,且不可逆。说明体系稳定性随 时间的延长而发生了变化,此变化将极大的影响 商品性。
造成经时稳定性不好的原因有:
乳化剂选择不当,体系未达到真正的乳化 状态。
已乳化的粒子受环境或外界条件的影响而 聚结沉淀。
包装不严,水分或助溶剂蒸发,破坏了体 系的平衡。
四、微乳剂的基本组成
1.有效成分 2.乳化剂 3.溶剂 4.稳定剂 5.防冻剂 6.水
1.有效成分
微乳剂的配制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并非所有农 药品种都能配成微乳剂,应对其可配性进行评估,评 估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有效成分在水中的稳定性和防分解措施。
②必须具有好的生物活性,不能因水的存在而影响药效。
③农药最好是液态原药,若为黏稠或固体时,必须用溶 解度大而不影响药效的溶剂溶解为液态后才能使用。
④有效成分在制剂中含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制剂的药效、 成本和制剂的可行性几个方面,一般来说,卫生用微 乳剂为0.1%~2%,农用微乳剂为0.5%~50%。
2.乳化剂
化学稳定性 微乳剂中因有大量的水存在,配方设计时,对
化学稳定性的考虑尤为重要。农药的品种繁多, 原药分子的结构和基团性质将直接影响其稳定性。 对于在水中不稳定的原药,必须加入稳定剂。
三、微乳剂的稳定性
物理稳定性 农药微乳剂在储藏期内的物理稳定性
至关重要。它是评价制剂商品价值的重要 指标之一。
保持制剂在储存期内保持外观的均匀 透明,在冷热变化条件下,不发生不可逆 相变。
微乳剂
Micro-emulsion
一、微乳剂概述
(一)微乳剂
微乳剂(micro-emulsion,代码ME)单向 流动的分散体系。
农药有效成分 乳化剂 分散剂 防冻剂 稳定剂 助溶剂等
基质水
各项同性;
热力学稳定;
外观 问题2:微乳剂与水乳剂有什么区别?
4.稳定剂
④对于两种以上有效成分的混合微乳剂,必须搞清 分解机理或分析造成分解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 取稳定的措施;
水的相近或稍高,W/O型微乳剂导电率很低。 微乳剂农药一般制成O/W型
(二)优点
闪点高、不燃不爆,生产、贮运和使用安全。
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环境污染小,毒害小,有 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和能源节约。
乳状液的粒子超徽细,对植物和昆虫细胞有良好 渗透性,吸收率高,与相同有效成分含量的乳油 相比,防效显著提高。
(二)微乳剂的发展
国内发展情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家庭卫生用的微乳剂的研究
和生产; 90年代才真正开始农药微乳剂的研究; 1992年安徽化工研究院首发研究成功8%氰戊菊酯
微乳剂; 1993年广东报到了10%氯氰菊酯微乳剂的研究情况; 1995年北京农业大学发布了20%北农一号微乳剂专
利.
水为基质,资源丰富价廉,产品成本低,包装容 易。
喷洒臭味较轻,对作物药害及果树落花落果现象 明显减少。
(三)缺点
体系大量水存在,产品储存过程中会变浑浊或者 分层。
乳化剂用量比相应的乳油的多,在有机溶剂价格 低时候竞争力下降。
微乳剂使用了大量的增溶剂和乳化剂,可能会对 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微乳剂的稳定性
选择溶剂的依据是: ①溶解性能好; ②挥发性小,毒性低(若易挥发,会破坏体系平
衡); ③不会导致体系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下降; ④来源丰富,价格较便宜。
4.稳定剂
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是两个主要的指标。在不稳定的 情况下必须添加稳定剂。 ①添加pH缓冲液,保持适宜的pH范围,抑制分解; ②添加各种稳定剂,减缓分解; ③选择具有稳定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使物理和化学 稳定性同时提高,或增加用量,使药物完全被胶束 保护,与水隔离而达到稳定效果;
(3)其它因素
配方设计者在选择微乳剂的乳化剂时,还应考虑 ①不会促进活性成分分解; 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浊点要高; ③在油相和水相是否有较好的溶解性能; ④选择配制效果好,添加量小,来源丰富,质量稳
定的乳化剂; ⑤成本因素。
3.溶剂
当农药原药常温下为液体时,一般不用有机溶剂;若 为固体或粘稠状时,需加入一种或多种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