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族元素知识点归纳
碳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生成 CO:
2 C(s)+ O2(g)—— 2 CO(g)(b)
一氧化碳可以与氧气进一步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
2 CO + O2 —— 2 CO2
(c)
焦炭是冶金工业的重要还原剂, 被用来还原金属氧化物矿物以冶炼 金属。如:
ZnO + C —12—00 —K Zn + CO
该反应可看作是反应
每个 C 原子以近似于 sp2 的杂化轨 道与相邻 3 个碳原子相连,未参加杂化 的 p 轨道在 C60 的球面形成大 键。
用纯石墨作电极,在氦气氛围中放 电,令电弧中产生的碳烟沉积在水冷反 应器的内壁上,这种碳烟中存在着数量 可观的 C60、C70 等碳原子簇。
2. 碳单质的还原性 碳单质最重要的性质是它的还原性。 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CO2: C(s)+ O2(g)—— CO2 (g) (a)
CaCO3
有机化合物 动植物体, 煤,石油,天然气
碳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 为 0.048 % 列第 15 位
硅 Si (曾用矽)
以 Si-O-Si 键的化合态存在: 水晶、石英、SiO2 其他硅酸盐矿物
硅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 为 27.7 % 列第 2 位
1823 年,瑞典人贝采里乌斯 (Berz-elius)用金属钾还原四氟化 硅首次制得单质硅。
图中(d),(b)两线交点所对 应的温度为 T1,这时反应:
△rGm /(kJ·mol-1) -200 -400 -600 -800
(a) (b)
(c)
273
1273
T/K
(a) 2 CO(g)+ O2(g)—— 2 CO2(g)
反应的 △rSm 为负,其斜率为正。
△rGm /(kJ·mol-1) -200 -400 -600 -800
(a) (b)
(c)
0,2,4。
从 C → Pb +2 氧化态稳定性增强 +4 氧化态稳定性减弱
ns2 稳定性↑── 惰性电子对效应
14. 1 碳单质及其化合物
14. 1. 1 碳元素的单质
1. 碳的同素异形体 碳主要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石墨和碳簇
(1) 金刚石
金刚石 典型的原子晶体, 属于立方晶系。
莫氏硬度为10,是硬度最高的物质。
这些离域电子使得石墨在层向具 良好的导电性。
层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小,易滑动, 故石墨有润滑性。
木炭和焦炭实际上都具有石墨结构。
(3) 碳原子簇
以 C60 为代表的碳单质的第三种 同素异形体 —— 碳簇,是 20 世纪 80 年代被人们发现的。
C60 分子中的 60 个碳原子构成近似 于球形的三十二面体,即由 12 个正五边 形和 20 个正六边形组成的截角正二十面 体。
273
1273
T/K
(b) C(s) + O2(g)—— CO2 (g)
反应的 △rSm 约等于零,与横轴平行。
2 Zn + O2 —— 2 ZnO
△rGm / (kJ·mol-1)
-200
-400
-600
沸点
熔点
-800
273
1000 T1 T2 1500
(d)
(d) (a)
(b)
(c) T/K
(b) C(s) + O2(g)—— CO2(g)
△rSm =
3 J•mol-1•K-1
(c) 2 C(s) + O2(g)—— 2 CO (g)
△rSm = 179 J•mol-1•K-1
根据关系式 △rGm = △rHm - T△rSm
作 △rGm- T 图。
图中有反应(a),(b)和(c) 的 △rGm-T 线
碳作为还原剂, 涉及如下 三个反应
(a) 2 CO(g) + O2(g)—— 2 CO2(g) (b) C(s) + O2(g)—— CO2 (g) (c) 2 C(s) + O2(g)—— 2 CO (g)
(a) 2 CO(g)+ O2(g)—— 2 CO2(g)
△rSm = -173 J•mol-1•K-1
锗 Ge 锗石矿 Cu(5 Cu,Fe)6AsGeS12 锗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 为 1.5 10-4 %
1886 年,德国人温克勒(Winkler) 发现了锗,并从硫银锗矿中分离出并确 认了这种新元素。
他将锗命名为 “Germanium” 以纪念他的祖国德国(Germany)。
锗正是1869年门捷列夫所预言 的“类硅”元素。
锡 Sn 锡石矿 SnO2 锡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 为 2.2 10-4 %
我国是锡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 一,云南的个旧是举世闻名的锡都。
铅 Pb 方铅矿 PbS 铅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 为 1.4 10-3 %
碳族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结 构为ns2np2 。
它们的最高氧化数为 +4。 IVA 族元素的主要氧化数包括
金刚石中碳原子 sp3 等性杂化, 每个碳原子与相邻四个碳原子成 共价键。
由于无自由电子,故金刚石不导电。
(2) 石墨 硬度小,熔点极高,层状结构。
石墨具有层状结构,每个碳原子以 sp2 杂化轨道与邻近的 3 个碳原子以共 价单键相联结,构成片层结构。
每个碳原子均有 1 个未参与杂化 的 p 电子,形成大 π 键 nn 。
△rGm / (kJ·mol-1)
(a)
-200
-400
(b)
-600
-800
(c)
273
1273
T/K
△rGm /(kJ·mol-1) -200 -400 -600 -800
(a) (b)
(c)
273
1273
T/K
(c) 2 C(s) + O2(g)—— 2 CO (g) 反应的 △rSm 为正,其斜率为负。
2C(s)+ O2(g)—— 2 CO(g)(b)
2 Zn + O2 —— 2 ZnO
(d)
(b)- (d)差的一半。
作反应(b)和反应(d)以及反 应(a)和反应(c)的吉布斯自由能 △rGm 随温度 T 变化的曲线:
由公式 △rGm = △rHm - T△rSm
可知 △rGm 对温度 T 作图,图像 是直线,而其斜率是 -△rSm。
第 14 章 碳族元素
碳单质及其化合物 硅单质及其化合物 锗、锡、铅
周期表中 IVA 族包括: C,Si,Ge,Sn,Pb 碳,硅,锗,锡,铅 统称为碳族元素。 C 和 Si 是非金属元素, Ge,Sn刚石
无机化合物
CO2 白云石 MgCa(CO3)2 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