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石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设计埋石混凝土施工方案目录目录 (2)1.前言 (7)2.施工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 (8)2.1施工原理 (8)2.2施工特点 (8)2.3适用范围 (8)3.埋石混凝土施工流程及操作要点 (9)3.1施工工艺流程 (9)3.2操作要点 (10)3.2.1基面验收、仓面准备 (10)3.2.2测量放样 (10)测量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且持证上岗。
测量放样应用全站仪、水准仪、钢尺进行,按设计坐标及结构物外形设计尺寸进行测量放样,多方向设立控制点,以便校正。
测量过程中,对测量的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设置防护设施,以免被破坏。
(10)3.2.2模板工程 (10)本工程采用的模板种类有:组合定型钢模板和拼装钢模板配合,对于钢模铺设不到的部位采用木模配合使用。
(10)(1)模板施工的技术要求 (10)①、工程所用的模板均满足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要求。
(10)②、所用的模板均能保证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与相对位置符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 (10)③、模板和支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做到标准化、系列化、装拆方便。
(10)④、模板表面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混凝土表面的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11)⑤、模板安装,均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设置控制点,并标注高程,以利检查、校正。
(11)⑥、模板的面板处理均涂刷脱模剂,且对钢筋及混凝土无污染。
(11)⑦、模板的偏差,应确保能满足规范要求,蜗壳、尾水管段、门槽等要求较高的部位均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梁柱的安装允许偏差,确保能满足GB50204-92的有关规定。
(11)⑧、木模配合安装需对钢模为支护到的部位进行精确量测,对木模进行加工对钢模进行填补处理。
(11)3.2.3混凝土、块石入仓 (11)拌合站生产的混凝土通过塌落度等测试合格后,在15分钟内运送至浇筑现场。
最佳浇筑方式为使用泵送车浇筑,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及工程进度考虑,采用拖拉机、吊车、罐等方式入仓浇筑。
用于埋石砼中的块石,必须为湿饱,抗压强度大于300kg/㎝2,选择新鲜、完整的岩块,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应冲洗干净,不能留有树根、杂草等污物,所有进仓块石表面应处于湿润状态。
所选取的块石粒径在20cm-120 cm之间,且20 cm-50 cm的块石与50-120 cm的块石分开堆放或者分开适时埋入砼中,在满足实际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埋石率。
(11)(1)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11)施工缝面处理方法及适用条件见下表 (11)a、压力水冲毛:冲毛的压力水一般为3~5kgf/cm2。
冲毛时间一般在混凝土初凝后至终凝前进行,冲毛标准遵守有关规范要求。
(12)b、高压冲毛机冲毛:高压冲毛机冲毛压力一般可达400kgf/cm2左右,最高可达500kgf/cm2,冲毛质量能满足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
(12)②、清洗 (12)当仓面模板、钢筋工序按设计完成后,即可进行仓面冲洗,清除仓面杂物,排除施工缝面积水。
(12)③、砂浆铺设 (1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在接缝面摊铺2~3cm厚砂浆。
实际施工中,砂浆入仓后用人工铺平,保证厚度,且做到随盖随铺。
在仓面窄小,钢筋密集,不便于铺砂浆的个别部位,则采用增大砂浆含量的办法来解决。
(12)(2)混凝土入仓方式 (12)本工程的混凝土入仓主要由拖拉机或起重机吊运入仓。
吊罐以2m3卧罐为主,另根据需要配少量1.5m3卧罐。
吊罐平台均布置在基坑内。
(12)(3)填筑方法 (12)考虑坝体帷幕灌浆、固结灌浆时不影响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时,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上游坝段先行浇筑,浇筑宽度6m左右,浇筑6m以后再浇筑下游段6m,直至完成。
铺料均采用台阶法铺料。
台阶法混凝土浇筑程序从块体短边一端向另一端铺料,边前进、边加高,逐步向前推进并形成台阶,直至浇完整仓。
(12)水平施工缝采用逐步覆盖,接缝砂浆在老混凝土面上边摊铺边浇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台阶层次应分明,铺料厚度50cm,浇筑层厚度为1.5~2.0m,台阶宽度一般大于1.0m,坡度一般不大于1:2。
(12)(4)平仓 (13)在靠近模板和钢筋较密的部位用人工平仓,使骨料分布均匀;水平止水、止浆片底部用人工送料填满,严禁料罐直接下料,以免止水、止浆片卷曲及其底部混凝土架空;各种预埋仪器周围用人工平仓,防止位移和损坏。
(13)②、机械平仓 (13)为了加混凝土施工进度,避免因浇筑时间过长而产生混凝土冷缝,在建筑物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部分则可采用机械平仓;混凝土坍落度一般要求在3~6cm之间。
凡能够利用机械平仓的仓面尽量优先考虑机械平仓。
(13)(5)振捣 (13)根据施工规范规定,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为准。
采用插入式和软轴式振捣器振捣,移动距离均不超过其有效半径的 1.5倍,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顺序依次、方向一致,避免漏振。
(13)(6)混凝土铺料间隔时间 (13)混凝土铺料间隔时间均应遵守规范要求。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规定,用振捣器振捣30s,振捣棒周围10cm内仍能泛浆且不留孔洞、混凝土还能重塑时,仍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否则,作为“冷缝”按施工缝处理后继续浇筑。
(13)3.2.4混凝土温控 (13)砼通过分仓分层施工,减少一次性混凝土浇筑量,调整混凝土埋石率,优化了混凝土配合比,来减少水泥用量,同时采用低发热量、低含碱量、初期强度高、塑性性能好、初凝期长的特制大坝水泥,通过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加20%粉煤灰,以降低水泥水化放热量、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并采用了制冷风系统对骨料进行了降温处理,从而在拌合中降低了混凝土水化热,有效将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在26℃~28℃。
并在浇筑过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使用测温工具,多频率对砼内部温度和外界气温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内外温差采用移动提温房进行温度控制,保证砼强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13)3.2.5埋石混凝土浇筑完成(复查、检验) (14)埋石混凝土施工采用静态法与动态法相结合施工,这样既可以提高埋石率(约25%)。
又可以相应提高砼入仓浇筑速度,使仓内砼接头在初凝前能够及时覆盖,确保砼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14)结合现场混凝土生产和浇筑能力,首先2-3cm厚的水泥砂浆,铺筑50cm厚砼料并振捣——将充分湿润满足要求的块石吊入仓内——人工配合摆好块石——砼入仓覆盖块石并振捣块石间的砼——然后有摆放块石和砼入仓覆盖振捣,每仓浇筑长度至所分横缝处,宽4~8米,高度在 1.2m~1.5m。
前一仓砼浇筑完成,强度应达到 2.5mpa后再进行施工缝处理,方可继续浇筑。
如此循环直至收仓。
如下图 1 (14)根据工地机械设备的砼拌制生产能力,砼及埋石水平运输能力及入仓垂直运输能力,结合坝体(下游1:0.7的坡比)1.2~1.5m一层台阶的设计结构,确定每仓1.2~1.5m为一个埋石砼浇筑分层。
(14)在1.5m的埋石砼浇筑分层中进行埋石施工,当埋石的粒径为100cm左右时,最多可以埋一层块石。
当埋石粒径为60cm左右时,可以埋二层块石。
在埋石砼浇筑过程中,埋设50cm~120cm粒径块石和埋设20cm~50cm搭配结合,可提高埋石砼浇筑的埋石率。
(15)埋设20cm~50cm粒径的块石,可采用动态法进行埋设,即先用吊篮将20cm~50cm的块石吊入仓内,配合人工将20cm~50cm的块石埋设在的块石之间和模板拉条间等边角位置。
(15)5.2.6砼养护及保护 (15)3.2.7混凝土浇筑完成(检查、验收) (15)4. 材料与设备 (16)4.1材料 (16)4.1.1砂、碎石、石料 (16)4.1.2胶结材料 (16)4.2设备 (17)5. 质量控制 (19)5.1工程质量控制所依标准、规范名称 (19)5.1.1土石方开挖工程 (19)5.1.2混凝土及埋石施工 (19)5.1.3施工测量 (20)5.2检验方法 (20)5.2.1检查项目内容及标准 (21)5.2.2在现行标准、规范中尚未规定的质量要求 (22)5.2.3工程的质量要求 (22)5.2.5质量保证措施 (23)5.2.6质量记录的控制 (25)5.2.7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25)6.安全措施 (26)6.1保证安全措施 (26)6.1.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推进制度化管理 (26)6.1.2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切实落实制度的执行,使安全生产过程受控 (26)6.2安全管理体系及目标 (27)6.2.1安全管理体系 (27)6.2.2安全管理目标 (27)6.2.3安全管理措施 (28)6.3 现场安全管理规定及措施 (28)6.3.1加强设备安全管理 (28)6.3.2消防 (29)6.3.3照明安全 (29)6.3.4防洪、防雷电 (29)6.4 生产安全的结果 (29)1.前言xx项目——xx山塘工程位于xx,地理坐标东经xx,山塘坝址距离xx乡政府所在地5km,距xx县城约40km,坝址下游约4km处有212省道通过,交通便利。
枢纽工程包括大坝(重力坝)、溢洪道和放水设施。
挡水坝采用细石混凝土砌块石重力坝,坝顶高程1699.5m,顶宽2.5m,建基面高程1675.00m,底宽18.6m,最大坝高24.5m。
兴利库容8.55万m³,校核洪水对应库容9.66万m³。
xxxx工程主体工程采用埋石混凝土挡水坝,根据重力坝具有坝身较宽、较高、较长,混凝土体积大,水泥水化热大,结构内不易散失,易产生温度裂缝、施工难度高等特点,如何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资源,控制质量、保护环境,是混凝土大坝浇筑重点难点之一。
故制定本施工方案。
我公司承建xxxx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新型的埋石混凝土技术,此技术主要针对坝体埋石混凝土,如何调整混凝土埋石率,来控制水泥用量,降低温升,减少干缩,减少施工难度及温控等措施。
埋石混凝土在节约材料,减少混凝土裂缝,提高工程质量方面有明显效果,技术先进,故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施工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2.1施工原理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重力坝大体积混凝土中最大可埋入30%~40%块石,块石间用混凝土填充,并振捣密实,形成耐压,承载力强的整体构件。
通过埋石减少了水泥用量,节约资源,降低造价。
同时,由于水泥用量减少,降低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升,通过砼分仓分层施工,减少一次性混凝土浇筑量,有效减少因混凝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裂缝,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2.2施工特点1、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埋入大量块石,减少水泥用量,有效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
2、在混凝土中埋石,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能有效降低温升,减少温度裂缝,提高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