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玻组件数据

双玻组件数据

双玻组件_双玻组件数据
双玻组件数据
最后一点,这点应该是在今天或者明天的论坛还有别的一些企业也会提到,我个人认为1500V组件系统可能在明年将有非常高速的
发展,我们前几天看到了一个国家通知,补贴要下调,我们初步估
计一类地区降5分,我们要想达到同等的收益,可能我们系统的成
本要降低4.5到5.5元,一般我们说0.4元。

从我们组件端来说,
每年几乎可以在不增加成本基础上依靠转化率的提高,每年提高5
瓦或者每年提高2%到3%的转化效率,今年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组件
是255、260。

第二方面依靠于设计工艺上。

第三电气方面的下降,
像阳光不断推出大功率的逆变器。

1500V系统,大家最简单的理解,汇流箱少了三分之一,电线电缆少了三分之一,逆变器容量增大了,单瓦成本也会下降。

还有变压器也少了三分之一,运维和成本也减
少了。

我个人蛮自豪的说,我们是今年第一个在这个行业呼吁里
1500V的人。

1500V难在什么地方,因为是系统工程,不是阳光能做
出1500V逆变器就可以了,中间还有一个挑战,中国至今还没有光
伏1500V的设计标准,我们走访了很多设计院,我们可以借鉴直流
端的煤矿行业等,应该说我们走访下来,包括电线电缆,所有工艺
都已经齐备。

美国最开始做1500V,后面印度,像中国技术升级很
大程度上也应该积极去推进,去摸索。

我认为在明年整个光伏行业
都应该高度重视1500V的发展。

1500V对于组件的挑战,原来是背
板的问题,不管是双玻还是1500V在明年可能会立竿见影减轻我们
的成本。

比如1500V就能降0.2元,我们说转化效率的提升又能降
5分,别的地方我们在设计方面等等方面,再能降0.15、0.2元,
包括其他设备费用的下降,我觉得还是比较乐观。

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通过技术进步,才能真正拉低我们的成本。

这是在2014年天合做的海南双玻项目,主要考虑的是高温高湿。

这是西双版纳50兆瓦的双格项目,都是茶园,这个项目主要考虑的
昼夜温差非常大,对背板挑战非常大。

这个项目考虑比较多,业主
方提出抗风的要求,因为普通组件在屋顶上曾经出现过台风对组件
的破坏。

这是河南信阳7.6兆瓦的双玻项目,宿迁60兆瓦项目,印
度200千瓦的项目,印度对双玻项目非常重视,集中大的项目还没有,最大的可能也就10兆瓦左右,基本我们合作的所有公司都在小
规模用双玻来观察一些数据。

我们说双玻组件的优势,概括起来是三个,所有的优势来自于结构的三个方面,没有边框,没有背板,还有三明治结构,它的好处
也来自于三个方面,更多收益,更可靠,更环保。

总体来看,我觉
得双玻组件会有更少的一些衰减,带来更多的收益,不管是抗风沙
还是抗PID还是抗氨气有更好的稳定性,在价格方面,双玻组件和
普通组件几乎是一个价格,从天合来讲,我们把双玻组件作为普通
组件的一种替代品。

光伏行业不断要求降本增效,不断要求和传统
火电竞争的背景下,我希望全行业携起手来,我觉得我们真正的对
手不是行业内的厂家,我们真正的对手是传统的化石能源。

“成本
不高,更环保”,这才是我们光伏人扬眉吐气,真正过好日子的那
一天,谢谢大家。

大的勇气和热情拥抱挑战和创新,不断创新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大的源动力。

我们整个光伏行业应该要有更多的勇气去接受去尝试去
探索新的产品新的工艺。

今天第七次和行业内同仁分享我们对双玻的一些认识。

这张图是新的,不管讲到什么产品,我们都要首先看一下产品的发展渊源,
双玻我个人认为不是真正的新产品,可能从光伏组件在中国应用开始,双玻组件就开始出现了。

第一个阶段双玻组件主要用月BIPV和BAPV,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功能上的应用,比如像青岛昌盛在双玻产
品应用方面,第三个阶段从2014年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应用,我们从2014年开始,海南中电有一个20兆瓦的双玻大型地面电站。

当时
的考虑在2014年开始更多是看到了双玻组件在高温高湿及PID方面
的一些功能。

我相信从2016年开始,双玻另外一方面的功效,比如1500V系统应用,在电压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双玻组件应用多样性,主要是抗水汽、抗盐雾,第二方面在西北抗紫外线抗封杀,第三方
面是农业光伏方面,华中地区农业项目像抗水汽,调光保温,还有
像欧洲抗氨气。

第四方面是屋顶光伏,这方面应用的项目比较少,
但逐步大家也意识到在清洗运维方面的优势。

说到双玻的可靠性,这个地方我稍微打乱一下,我觉得双玻组件不同于别的组件,一个没有背板,第二没有边框,普通组件背板都
是自然界老化因子,包括高温高湿都对背板有影响,但是不能说背
板不能达到25年的使用条件,从双玻来说,大家对玻璃很容易理解,一般的只要不是强碱,基本没有影响。

从组件构造方面,可以非常
明显的看到这点。

在接下来
的报告加上我们实际应用一、二、六年以后的数据和实测的数据和大家分享,更能够帮助大家进一步的去认识双玻的一些特点。


通组件要接地,双玻在这方面很大一个好处不用接地,施工起来成
本也会便宜1到2分钱。

我们把双玻表面覆盖导电的铝箔膜在上面,再做热循环,做了以后同样看PID成果,大家可以一目了然,上面
的常规组件做了600个小时实验以后,明显的变黑,双玻组件在
600个小时以后,即使加上表面导电的铝箔以后,我们可以看到稍
微有一两个电池发黑,这是明显的差异。

这是耐风沙打磨性能,在
沙尘较大的地区,如果使用普通组件,其背板的最外层会受到磨损,影响外观及性能,因此,将双玻和普通组件进行耐磨损的相关实验
验证。

闪电纹和蜗牛纹,到现在为止我们天合还没有发现蜗牛纹、闪电纹会直接加速组件的衰减,但是看起来很不爽。

它们的成因是两方面,一个是隐裂,一个是水透。

双玻还有一个优势,没有边框,可
以看到不积灰不积雪,易清洗管理,减少运维费用。

大家知道电磁
板所有电池都是串联的,一块的阻挡就会导致整个组件发电量的减少,而减少是非常明显的。

双玻组件因为没有边框的遮挡,灰尘都
很容易被冲下去。

特别是在西北地区,下雪以后,我们在天合常州
实验室做了一个实验,这边双玻组件沉积 1.5米以后,雪自然坍塌。

这部分是讲双玻抗隐裂性能,双玻强度相同,结构相同,厚度相同
的玻璃,应力分散方面非常的均匀。

我们说三明治结构,对于减少
应力,减少风载雪载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这张图是我们做了一个实验,薄膜组件、普通组件和双玻组件,在支架沉降15厘米以后,一
个光照的情况,在14天以后的对比,薄膜组件出现破损,可能和薄
膜组件本身结构有关系,我们双玻组件和普通
组件基本是3厘米左右,普通组件有4、5厘米的边框,双玻组
件是5
毫米的结构,它的稳定性,普通组件在位于150毫米以后,明显出现外力性隐裂现象,双玻组件几乎不会出现,理论是什么?我们就
专门双玻组件和普通组件在1500帕变形情况下,它的应力分析。


们最左边的图是普通组件,同样的5400帕可以发现在组件中间部位
发生了变形,而双玻组件最强的部分虽然集中在中间,但是是横向
分散的,所以同样在4500帕雪载下面,双玻组件中间点最大形变只
有1.6厘米。

我们也知道变形越少,其中可能产生隐裂的风险就会
越少
这是在可靠性方面的一些实验数据,今天的PPT更多注重实证数据方面的影响,以前大家对双玻组件没有那么多的认识,更多是感
性定性的报告,今天分享更多的是数据方面的东西。

我们还有一个观点,包括一些金融机构,在评估我们电站的时候,还提了一个新的说法,叫表外收益,可能不是非常的普遍,我们现
在的财务分析,指的是20年有补贴,在很多地方如果电站长期存在,即便低于80%转化效率还可以发电有收益,没有国家的 4.2元补贴,但是同等于脱硫煤电价的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