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 生物的基本特征: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自我调节1.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2 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1.2.1 包括物质转变(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储存与释放)和信息传递1.2.2 在代谢基础上,生物表现出应激性,生长、发育和生殖,遗传和变异等特性。
1.3 生命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2 生命的物质基础2.1 以C、H、O、N、P、S为主的几十种化学元素生命的物质性;化学成分的同一性;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2.2 以蛋白质、核酸和脂类为主要成分的各种化合物2.2.1 水——生命源于水,也依赖于水水在细胞中的两种存在方式及其功能;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含量比与细胞代谢的关系2.2.2 无机盐无机盐离子与代谢的关系(组成成分和调节作用)2.2.3 糖类——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淀粉、糖元—→C6H12O6—→CO2+H2O+能量核糖、脱氧核糖以及纤维素的重要作用2.2.4 脂类脂肪和糖类的氧化供能特点磷脂与细胞各种膜结构的关系2.2.5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的化学组成: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蛋白质的多种生物学功能:组织蛋白、酶蛋白、运输蛋白、激素蛋白、抗体蛋白等2.2.6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苷酸——→多核苷酸链——→核酸(DNA和RNA)3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3.1 真核细胞主要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实验研究法:分级离心法(细胞匀浆的制备和超速离心技术)固定观察法、活体观察法、离体培养法等等3.1.1 细胞膜——物质交换的门户以细胞膜为代表的各种膜结构的特点证明膜具流动性的实验: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膜的选择透过性——物质通过膜的主要方式跨膜运输(自由扩散、主动运输);非跨膜运输(内吞作用、外排作用)3.1.2 细胞质——代谢的中心参与能量转换的两种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与主要功能相适应的膜结构特点在不同细胞内的分布与细胞的代谢强度之关系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具膜性结构的细胞器和非膜性结构的细胞器3.1.3 细胞核——遗传的中心核膜的结构特点(双层膜和核孔)与功能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形态变化的遗传学意义3.1.4 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关系的实验3.2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有无核膜;有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基因结构中的编码区是否含有非编码序列3.3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各种生物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同一性和结构上的一定连续性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明确分工,而更重要的是紧密联系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及研究意义4 细胞的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4.1 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周期性——细胞周期4.1.1 分裂间期的特点:DNA分子的复制4.1.2 分裂期各时期的主要特点(以含有两对染色体的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4.1.3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之比较4.1.4 细胞有丝分裂图象的变式认识——二维坐标图 4.2 细胞的分化、癌变(畸形分化)和衰老5 细胞工程5.1 细胞的全能性5.2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的杂交 5.3 动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动物细胞的培养(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细胞株和细胞系) 动物细胞的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杂交瘤细胞的获得—培养—免疫分析、筛选—再培养—提取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要点第二单元 代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1 酶与代谢之关系1.1 酶的发现及化学属性:蛋白酶与非蛋白酶(如RNA 酶)1.3 酶的性质及实验研究 高效性、专一性及需要适宜的条件 1.3.1 证明酶催化效率高低的几个实验:1.3.2 用曲线图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各种因素:(温度、pH 、酶的浓度、反应物浓度)2 生物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2.1 A TP 等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知识在课本中的分布 2.2 A TP 的结构特点与能量变化之关系: 2.3 A TP 的形成途径及形成场所3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3.1 渗透作用的原理;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3.2 证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的发生原因:(内因与外因)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研究还可用于: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推测细胞液的浓度 3.3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与合理灌溉4 植物的矿质营养分泌到细胞外的酶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酶1.2 酶蛋白的合成特点A -P ~P ~P 酶 + Pi酶A -P ~P4.1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14种)4.2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熟悉原理,讨论问题)4.3 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特点4.4 合理施肥与无土栽培4.5 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呼吸作用、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的关系5 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5.1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实验研究:萨克斯实验、恩吉尔曼实验、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5.2 熟识光合作用全过程的图解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的进行部位、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特点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叶片结构特点之比较5.3 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曲线图分析):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环境温度5.4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问题讨论与习题解析)6 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6.1 糖代谢:以“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维持”为中心,理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6.2 脂类代谢: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变化6.3 蛋白质代谢:“组织蛋白质的形成所需氨基酸的来源”;“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作用”6.4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又相互制约6.5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合理膳食的重要性:糖的足量;脂肪的适量和磷脂的补充;蛋白质的定量,等等。
7 细胞呼吸7.1 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方式——有氧呼吸:(再析图解)7.2.7.3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进行场所、物质和能量转变特点、实质)7.4 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条件: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曲线图分析)7.5 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主要为生命活动提供A TP7.5.1 参与能量转移的最关键物质——7.5.2 人体不同运动状态中的能量供应特点:8 生物固氮共生固氮(根瘤菌及代谢特点)与自生固氮生物固氮的意义(氮循环)和应用9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微生物的类群:细菌的结构和繁殖;病毒的结构和增殖微生物的营养: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培养基的配制原则和种类微生物的代谢:代谢产物(初级产物和次级产物);代谢的调节(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微生物的生长:群体生长规律的曲线(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发酵工程简介:菌种选育、培养基的配置、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分离提纯等。
10.代谢的概念及代谢类型的划分10.1 代谢概念的表解: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10.2 生物界中的不同代谢类型: 需氧自养型;需氧异养型;厌氧异养型;厌氧自养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要点第三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1 植物的激素调节1.1 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研究:(植物幼苗的向光性和根的向重力性)1.2 生长素发现的有关实验燕麦实验法(温特实验);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1.3 生长素的三大生理作用:1.3.1 促进植物的生长:向光性的原理;顶端优势的原理:应用实例:园艺上的整枝造型、摘心分枝等1.3.2 促进果实的发育:图象分析与应用实例:无籽果实的培育1.3.3 促进扦插植物的生根:应用实例:果木花卉的繁育1.3.4 防止落花落果1.4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2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激素调节)2.1 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分泌物及去向2.2 内分泌腺功能的实验研究:饲喂法(用含甲状腺素和甲硫咪唑的饲料饲喂蝌蚪的实验)、摘除法(不同年龄狗的甲状腺摘除实验)、阉割移植法(家鸡生殖腺的阉割与移植实验)、切除注射法(小白鼠的垂体切除与生长激素注射实验)、注射测定法(对正常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溶液,再测定小白鼠尿中的含糖量)、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15N标记生长激素、用131I标记甲状腺素等进行测定实验)等。
临床观察法(人的甲亢病、呆小症、侏儒症等的临床诊断)2.3 高等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列表比较: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等)2.4 激素分泌的调节2.4.1垂体——内分泌腺的枢纽(垂体不仅分泌生长激素,还分泌多种促激素)2.4.2 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和拮抗作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2.5 二氧化碳的调节作用3 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3.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冲动传导的完整途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3.2 兴奋的传导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3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语言活动)3.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列表比较)4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4.1 激素调节与行为(性腺分泌的性激素与性行为,垂体分泌的催乳素与照顾幼子的行为等) 4.2 神经调节与行为 4.2.1 先天性行为 4.2.2 后天性行为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5.1 人体的稳态 5.1.1 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的概念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5.1.2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水的平衡:人体内水的来源(摄入水和代谢水);水的排出形式与途径 无机盐的平衡:钠、钾的摄取与吸收途径;尿钠、汗钠及尿钾的排出特点 水、盐平衡对人体稳态维持的重要意义 5.1.3 血糖平衡的调节及意义除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直接感受并相互拮抗调节外,还接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5.1.4 人体的体温调节机理及其意义5.2 免疫——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的保护性生理功能5.2.2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反射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如“刺指缩手””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如“惊弓之鸟”主要包括三大细胞外液 淋 组织液血 外环境内环境体内细胞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要点第四单元 生命的延续1 生殖的类型1.1 无性生殖及其意义1.1.1 几种常见的无性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等 1.1.2 无性生殖新技术及其应用: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人工种子;克隆哺乳动物 1.2 有性生殖及其意义:既具双亲的遗传性,又因有基因重组而具更大的变异性 1.2.1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花粉粒和卵细胞的形成部位、双受精的概念) 1.2.2 有性生殖的概念及特征2 减数分裂(以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2.1 减数分裂的过程(图解)(以哺乳动物的配子产生为例) 2.2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重要生物学意义:2.2.1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2.2 导致可遗传变异——基因重组的产生 2.3 细胞分裂图象的变式及辨识联会与分离初级精(卵)母细胞(既含同源染色体,又含染色单体)DNA 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形成)间 期第一次分裂分离与组合精(卵)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联会第二次分裂次级精(卵)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精子(卵)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染色单体)减 数 分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丁3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3.1 种子的形成和萌发附“被子植物果实不同部分的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以玉米为例):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它由果皮,种皮,胚和胚乳四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