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
中华美德,在我们发展与进步中渐散发出光芒,于是中国有了
&squo;礼仪之邦’这样的美称。

那你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祖逖避难【祖逖避难】
祖逖避乱。

亲党共之。

车载老疾。

躬自奔驰。

【原文】
晋祖逖、性豁荡。

轻财好侠。

每至田舍。

辄称兄意。

散谷帛以赒贫乏。

京师乱。

逖率亲党数百家。

避难淮泗。

以车马载老疾。

躬自徒步。

药物衣粮。

与众共之。

元帝用为刺史。

以社稷倾覆。

常怀振复之心。

卒尽复晋土。

祖逖义举。

不胜枚举。

劝督农桑。

克己务施。

收葬枯骨。

为之祭醱。

百姓感悦。

尝置酒大会。

耆老中坐流泣曰。

吾等老矣。

更得父母。

死将何恨。

卒时百姓如丧考妣。

其得人心如此。

盖由仁义行。

非行仁义也。

【白话解释】
晋朝时候。

有一个姓祖名叫逖的人。

他的天性是无拘无束。

度量很大。

钱财看得很轻。

喜欢做义侠的事情。

每每到种田人家去的时候。

假称了他哥哥的意思。

把谷米和绸布分给贫苦的人。

京师里发生了乱
事。

祖逖就带领了亲戚和同乡的人、有几百家。

到淮泗地方去避难。

把所有的车子马匹。

都载了那些老年的和生病的人。

自己却是步行着。

所带的药物和衣服粮食。

都和那一班人共有。

后来元帝叫他做了刺史的官。

祖逖因为国家的山河破碎。

前途很是危险。

常常存着振兴恢复的心思。

终于后来尽数恢复了晋朝失去的土地。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公义变俗【公义变俗】
慈母公义。

欲变岷俗。

舆病置厅。

拊摩情笃。

【原文】
隋辛公义、除岷州刺史。

岷俗一人病疫。

合家避之。

孝义道绝。

病者多死。

公义欲变其俗。

命凡有疾者。

悉舆置厅事。

迎医疗之。

俟愈。

召其家人亲族。

谕之曰。

设若相染。

吾殆矣。

众感泣。

此风遂革C 合境呼为慈母。

许止净谓疫固有传染者。

然弃之不顾。

孝义道绝。

则良心先死矣。

何若尽看护之责。

以死生听之天命。

为心安理得也。

公义尽将病者迎置厅事。

而己亦无恙。

岂非疾病虽有传染。

而死生终有天命耶。

【白话解释】
隋朝时候。

有个辛公义。

做了岷州地方的刺史官。

可是岷州地方的风俗。

每逢一家人家、家里有一个人生了疫病。

全家的人都避了开去。

孝义的大道理。

都没有了。

凡是生病的人。

因为没有人去服侍。

所以多半是死了的。

辛公义要想改变这个坏风俗。

就下了一个命令。

凡是有病的人。

都用轿子抬到衙门里大厅上来。

再叫了医生来替他医治。

等他病好了。

辛公义就叫了他的家里人和他亲族的人来。

对他们说道。

假若疫病要传染。


末我一定死了。

于是一班人很感激地哭了。

这个坏风俗。

因此才得革除了。

合境里的百姓。

都称呼辛公义叫做慈母。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仁义:楼护养吕【楼护养吕】
楼护仗义。

念旧怜贫。

吕公夫妇。

奉养终身。

【原文】
汉楼护、字君卿。

为人短小。

论议依名节。

听之者皆竦。

有故人吕公无子。

归护。

护身与吕公、妻与吕妪同食。

及护家居。

妻子颇厌吕公。

护流涕责其妻子曰。

吕公以故旧穷老。

托身于我。

义所当奉。

遂养吕公终身。

楼护与谷永。

同为五侯上客。

长安号为谷子云笔札。

楼君卿唇舌言其见信用也。

故人吕公夫妇依之。

身与同食。

并嘱其妻亦与吕妪同食。

妻子厌之。

且以义所当奉。

流涕责之。

其义也。

亦即其信也。

【白话解释】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

姓楼。

单名是一个护字。

表字就叫君卿。

他的身材生得很矮小。

他的谈论却依据了名节。

所以听他谈论的人。

大家都很有感动。

他有一个老朋友姓吕的。

没有儿子。

就到楼护的家里来靠老。

楼护就自己和姓吕的一同吃饭。

楼护的妻子和姓吕的妻子一同吃。

后来楼护告了老。

住在家里。

他的妻子们、就很有些厌恶姓吕的。

楼护就流着眼泪、责备他的妻子们说。

吕公是我的老朋友。

他因为家里很穷苦。

自己年纪又老了。

所以来托身于我。

在义气上面讲。

这是应该奉养他的。

于是竟养老姓吕的过了终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