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山西省特岗教师招聘教育理论综合试卷真题(满分: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生物起源说.神话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解读]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利托尔诺等。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或道德推理()。
.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自由发展.自我发展.自愿发展.自动发展[解读]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论语》.《理想国》.《学记》.《大教案论》[解读]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贝尔-兰卡斯特制又被称为()。
.巡回教案制.导生制.学年制.班级授课制[解读]贝尔-兰卡斯特制的组织形式是: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案,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
.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解读]道德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最终应落实到行动上。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解读]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弟子达三千之众。
.在自然情境下进行的,比较灵活且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观察方法是()。
.教育实验观察.严格控制的观察.全结构式观察.教育现场观察[解读]略.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决定,认为个人只是教育加工培养的对象,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观点的是()。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形式教育.实质教育[解读]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发掘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社会本位论的观点是教育的目标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文化教育的公民。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弗洛伊德.华生.桑代克.巴甫洛夫[解读]这是一种典型的内发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案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案形式称为()。
.形象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解读]模象直观是指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应,各种图片、幻灯片及教案电影电视即为模象。
.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
.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解读]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认知领域.日常生活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解读]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四书.文法.修辞.辩证法.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是()。
.重视个别差异.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重视能力的培养.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解读]这三项均属于我国学校教育层次的分类。
.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有()。
.肤觉.平衡觉.嗅觉.运动觉[解读]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有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
肤觉和嗅觉属于外部感觉。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教师教育就是师范教育。
(×).道家的教育主张“行不言之教”。
(√).教育评价依据其评价主体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德育起于道德知识教育,终于道德行为。
(×).柏拉图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论述了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问题。
(×).新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知识量不同。
(×).×[解读]教师教育是对师范教育的发展,不仅包括职前的师范教育,还包括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
.√[解读]道家主张消极教育,行不言之教。
.×[解读]教育评价依据评价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依据评价目标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解读]道德教育可以从知、情、意、行任何一个环节开始。
.×[解读]亚里士多德首次论述身心和谐发展教育。
.×[解读]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主要区别不在于其知识量的多少,而在于知识表征方式的根本不同。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图式答: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
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
.教案原则答:教案原则是根据教育教案目的、教案过程的客观规律和教案实践经验而制订的教案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注意答: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
.态度答:态度通常是指个体对环境中独立于主体之外的人或事物的认知系统、情绪反应以及行为倾向。
.认知结构答: 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什么是素质教育?答: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公务员考试论坛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请列举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答:()大规模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案,提高了效率。
()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并使学生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能保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把教案内容及活动加以有计划地安排,特别是通过课的体系、分工合作,从而实现教案的高速度。
()学生之间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
()它在实现教案任务上比较全面,从而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德育的途径有哪些?答:(从知、情、意、行四个角度作答)()思维训练法: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情感陶冶法: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理想激励法:以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从而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
()行为训练法:通过道德实践和奖励、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修养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提高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从而提升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
.举例说明“感觉适应”。
答: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例如: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感觉对温度的适应。
.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答:()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按教育目标进行的,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答:()生物遗传因素:①生物遗传因素;②病菌、病毒感染;③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
()社会环境因素:①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②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
()个体心理因素:①心理冲突。
压力最大的“趋-避式冲突”;②特殊的人格特征。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工作,必须有意识地改变与学生沟通的方式方法。
论述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应注意什么。
答:[答案要点]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
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才能和谐融洽,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教案效果。
在沟通方式上,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学会了解。
了解学生是师生沟通的首要条件,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
()面对现实。
要接受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现实。
青春期是一个风暴期,某些过激行为是正常的表现。
作为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其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爱心感化。
与学生沟通的内容方面,爱心比讲道理更为重要。
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以自觉地、主动地沿着教师指导的方向迈进。
()平等对待。
教师应热爱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坏、行为端正与否而区别对待,而是应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倾听。
倾听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同时学生在倾诉后也可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教师的重视和理解,精神上就会得到支持和鼓励。
()态度和蔼。
教师的态度投射在学生心灵上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善的态度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加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
.试述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第一,目的明确。
确定教案的目的要注意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要把目的确定得切实可行、具体清楚,能够真正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能紧紧围绕实现教案目的而进行。
第二,内容正确。
一方面是指教师讲授的内容、呈现的材料必须是科学的、正确的,不能与科学结论或公理相悖;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讲授、概念的定义、原理的结论是准确、有条理和符合逻辑的。
第三,方法恰当。
课堂上使用的方法应符合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征,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本节课的教案内容。
第四,组织得好。
整节课的进行基本符合课时计划的设计,各个部分进行得有条不紊,一环扣一环,始终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能够机智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
第五,积极性高。
教师和学生都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智力活动,整个课堂活动都能表现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积极性。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道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张老师是个让领导头疼的人物,他总是挑领导的“不是”。
学校工作有时难以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张老师就抓着不放。
张老师的教案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极强,在学校里很有影响力。
学校交给他的工作他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生信任、家长放心,但他那股直冲冲的傲气让人难以接受。
学校该实习了,王校长按惯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校长、教务主任依次排列,最后考虑到要有个能干的组员,于是请到了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