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平控制网专业技术标准设计

水平控制网专业技术标准设计


(2)全国GPS一、二级网:由军测部门建立,主要为军事服务。
(3)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缩写为CMONOC)”是中国在1996—2000年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实施的一项国家 重大科学工程。是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观测技术为主,辅之已有的甚长基线射电 干涉测量(VLBI)和人卫测距(SLR)等空间技术,结合精密重力和精密水准测量构成的大范 围、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作为我国高精度坐标框架的补充以及为满足国家建设的需 要,在国家A级网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家 B级网(又称国家高精 度GPS网)。布测工作从1991年开始,经过5年努力完成外业 工作,内业计算已基本完成,全网基本均匀布点,覆盖全国, 共布测730个点左右,总独立基线数2200多条,平均边长在我 国东部地区为50km,中部地区为 100km,西部地区为
2)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建立的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
这里的现代测量技术主要是指GPS,用GPS 技术建立的控制网就叫GPS网。GPS网分为A、B、 C、D、E五个等级,其中A、B级网主要是指全球或 全国性的高精度的GPS网,C、D、E级网则主要指 区域性的 NhomakorabeaPS网。
(1)全国GPS A、B级网:
1991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 个IGS(国际GPS地球动力学服务)观测网,并于1992年6-9 月间实施了第一期会战联测,我国借此机会由多家单位合作,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次盛况空前的“中国‘92 GPS会1 0 战 7 ”, 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确定精确的地心坐标,建立起我国新一 代的地心参考框架及其与国家坐标系的转换参数;以优于 量级的相对精度确定站间基线向量,布设成国家高精度卫星 大地网的骨架,并奠定地壳运动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基础。
二、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布设原则: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应有足够的精度 应有足够的密度 应有有统一的规格
城市测量规范
• 布设方案:
• 工程三角控制网的特点:

a、平均边长比国家三角网小的多。

b、三角网的等级多。

c、各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网。

d、三、四等三角网起算边相对中误差,按首级网和加
第二章 水平控制网的技术设计
一、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二、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三、三角锁推算元素的精度估算 四、导线网的精度估算 五、任意边角网的点位误差概念 六、工程水平控制网优化设计概述 七、工程水平控制网技术设计书的编制 八、选点、造标和埋石
本章提要
本章讲述平面控制网的布设,目的是解决平面控制 点位置的选择问题。内容涉及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布设方案;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精度估算;平面 控制网的选点、造标埋石。
网络的科学目标以地震预测预报为主,兼顾大地测量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可服 务于广域差分GPS,气象和星载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等领域。网络的关键技术是;高精度 和高稳定性的观测技术、大信息量的获取技术、快速准实时的处理技术。
网络由基准网、基本网、区域网和数据传输与分析处理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基准网由 25个GPS连续观测站组成,具有绝对重力、相对重力、水准等多种观测手段,其中部分 站具有包括VLBI和SLR等观测技术手段,每个站配备卫星通讯和有线通讯设备。基本网 由56个定期复测的GPS站组成,西部大约两年复测一次,东部大约四年一次。区域网由 1000个不定期复测的GPS站组成,其中300个左右均匀布设,700个左右密集布设于断 裂带及地震危险监视区。数据传输与分析处理系统由一个数据中心和三个数据共享子系 统组成,数据中心已建于国家防震减灾中心大楼中。 本科学工程由中国地震局牵头,总 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共同承担。国家静态投资总额人民币13500万元
[重点] 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设计、精度估算
一、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和方案
1、布设原则: 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应有足够的精度 应有足够的密度 应有有统一的规格
2、布设方案
• 1)一等三角锁——国家控制网的基础和骨干

沿经纬线方向布设成纵横交叉的网状图形;
在交叉处设置起算边;用拉普拉斯方位角;两起算
5、我国天文大地网基本情况简介:
1)利用常规测量技术建立的国家大地测量控 制网:
我国统一的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布设工作 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基本完成, 历时20多年。共布设一等三角锁401条,一等 三角点6182个,构成121个一等锁环,锁长 7.3万km。一等导线点312个,构成10个导线 环,导线环总长约1万km。1982年完成了天 文大地网整体平差,网中包括一等三角锁系, 二等三角网,部分三等网,共48433个大地控 制点,500条起始边和近1000个正反起始方位 角,311198个方向观测值,1404条导线测距
20世纪60年代后:二等网以全面三角网
3)三、四等三角网
为了测图和各 种工程建设的需要,在一、 二等三角网的基础上,采用插网和插点的方 法布设。三等网的平均边长约为8 km,测角 中误差为±1.8″。四等网的平均边长为约为 2~6km,测角中误差为±2.5″。
4)国家三角锁(网)的布设规格及其精度
边之间锁长约200km,约由16~17个三角形组成,
平均边长山区约25km,平原约20km;测角中误差 小于±0.7″。
A(L)sin
2)二等三角锁(网)——国家三角网的全面基 础
——地形测图的基本控 制
布设方案:
20世纪60年代前:在一等锁环内,先沿 经纬线纵横交叉布设二等基本锁(平均边长约 15~20km,测角中误差小于±1.2″),将一等 锁环分为大致相等的四个区域,然后在这四个 区域中处再补充布设二等补充网(平均边长约 为13km,测角中误差小于±2.5″)。
密网分别对待。
• ►专用控制网的布设特点:
桥梁三角网对于桥轴线方向的精度要求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度,以利于提 高桥墩放样的精度; 隧道三角网则对垂直于直线隧道轴线方向的横向精度的要求高于其他方向 的精度,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的精度; 用于建设环形粒子加速器的专用控制网,其径向精度应高于其他方向的精 度,以利于精确安装位于环形轨道上的磁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