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长大》说课稿
成安富康小学程奎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长与变化的第16课《我在长大》。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亲自观察认识多种生物的生长与变化(小鸡慢慢长大、茄苗逐渐长高、毛毛虫变成蝴蝶、小蝌蚪变成青蛙……)这些变化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他们也会联想到自己的生长过程,想知道人是怎样慢慢长大的,人的生长经历了那些阶段,人的生长除了生理上的变化之外还包括那些变化等等。
本节课以学生自身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人的生长,发育,衰老等过程,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方法记录人的生长变化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出人的生长过程的几个阶段,意识到要爱5护自己的身体,保持机体的健康,使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长大的标志不仅仅是外形的长高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本领技能也在不短增长,思想心智也在不断提高。
在回顾自己成长的同时,体会长辈养育自己的辛苦,从而更加热爱,关心自己的长辈。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设计了三个活动(1.怎样知道自己在生长?2.设计生长记录图标。
3.了解人的生长过程的内容)及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制定为:
说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联系生活实际,能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证明自己在不断生长发育;能通过分析成长记录图标发现身高、体重等变化规律。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自己在成长变化,并为此高兴。
树立保持健康的意识,明白身心健康才会快乐成长。
懂得在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亲人的关怀,老师的的教导,他人的帮助,时刻要怀有一颗感恩们的心!
3、科学知识目标:能将人生长发育变化情况用表格、曲线图、柱形图等表示出来。
能描述人类生长的大致过程和变化特征。
形成一些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
其中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能将人生长发育变化情况用表格、曲线图、柱形图等表示出来。
比较全面地认识成长的含义,产生成长的喜悦感。
活动的难点定位于:对生命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认识,人的成长和衰老是正常现象,懂得思考怎样是使限的人生活的更精彩!
说教法学法
科学课程的最基本特点从孩子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从而获取有关自然知识。
所以我采用了创设情景,启发引导,激发质疑,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充实教学过程,注重讲探究学习,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小学科学”的目标与以往的“自然”课程相比,更侧重于学习行为的塑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在其教学目标中,我把科学探究放在了首位,采用了自主探究,分组合作,记录汇报,交流展示等多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探究活动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做“小小科学家”,使其科学素养达到应有的水平。
说教学流程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这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本课又是以学生最熟悉的自己为研究对象,所以我在教学结中结合课文的三个活动,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使每个活动都以提出问题——自由探索——小组交流——回报展示——教师总结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以达到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根据教学思路我把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活动开始,根据好奇、好动的特点,出示老师的照片让学生猜一下“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照片中老师的变化而发现自己也在变化。
揭示课题-----我在长大。
2、讲授新知自由探索
活动1:怎样知道自己在生长?
通过提问“我们在长大,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使学生们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生活情景自由探索,寻找了自己长大的证据。
然后在小组交流,教师巡回给以指导。
(通过交流,学生知道的证据会更多,会更全面的了解人在个方面的生长变化。
在这里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
)
然后让小组汇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证据更丰富。
激励评价,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不同年龄时的照片比较;△不同时期身高、体重记录;
△不同时期勾画的轮廓图;△不同时期鞋子尺码比;
△不同时期衣服尺寸比;△不同阶段笔录,日记;
△力气,饭量△和一些不变的参照物之间的对比;
(通过汇报活动,让学生看到了一个个伴着成长与幸福的美好时光;体验生长变化的神奇与不凡,生命的奥妙与伟大;感受到自己在长大,并为此高兴。
使其明白长大,即有身体的变化,也有心灵的成长。
)
(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的想象,思考、观察的机会,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
活动2:设计生长记录图表
通过提问“这么多的证据证明我们确实在生长变化,谁来说说自己身体特征有哪些的变化?”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成长过程中对身高体重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学生可能会说自己的身高,体重,腰围等等在发生变化。
但因为学生平时没有记录自己体重和体重的习惯,只能通过教材小红身高体重的变化感受在成长过程中身体特征的变化。
为了使其便于观察引导学生绘制记录图。
此处应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录图,提高学生绘制数学统计图标的能力。
身高和体重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是体格健康检查的常规项目。
通过测量和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体会青少年时期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
学会估算理想体重,掌握测量和统计的基本方法。
培养小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交给学生,而是要创造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所以此时应该抓住学生通过具体数据感知自己在一天天成长的这个机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健康快乐成长都来自于父母的精心照料与呵护,来自于父母的无私的爱,从而懂得父母的爱,了解父母的爱,学会尊敬父母,感恩父母。
接着通过提问: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学会说话、走路、读书、写字,同时思想、心智、本领也在不断在增加,那么同学们你学会了哪些本领技能?让学生自己或在家长的帮助下回忆,并填写我的本领在增长的记录表,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让学生带着这种自豪的表情说说获得本领后的感想!鼓励学生回顾自己的技能发展过程,把自己技能发展的过程尽量全部写下来。
当学生把自己的记录表填写的越来越完整,内容越来越丰富的时,学生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
有了这种自豪感学生才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才能以更高的激情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
同时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提问,那么怎么样才能获取更多的本领和技能呢?要引导学生懂得要获取更多的本领除了刻苦学习,勤奋努力之外,还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请学生给大家提出一些锻炼及卫生方面的建议,老师给予补充!
这一活动主要针对学生都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我在教学中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按照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亲历探究过程,并从中得到能力的提高,情感的交流、习惯的培养。
活动3:了解人的生长过程
通过提问:现在我们在长大,那以后呢?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人的一生大致要经过那些阶段呢?这几个问题结合教材59页插图以及课件-----从10岁到80。
使其感受到所有的人和动物,植物一样都会会衰老,这是正常现象,并不可怕。
指的思考的是,怎么使我们的人生活的更精彩!
学生小组交流后,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总结:生命从降生的那一天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长有短,过去已经远去,未来还不曾到来,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让我们从见现在开始,快乐的成长,专心致志的做好我们的每一件事情!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对人的生长过程的思考,正确理解科学知识,使学生在科学学习和探索过程中形成一种心理取向和价值观念,从而确定自己看待社会和人生的一种科学态度。
最后教师以临别赠言方式结束本次教学活动,出示课件——把握今天,活在当下!
说板书设计
我在长大
身高体重在增长
怎样知道自己在生长寻找证据
技能本领在增长
了解人的生长过程
说课完毕,谢谢给位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