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

第六章 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


6.3
逆作法施工
接头缝是采用后填法施工,分为三类: 直接法 在施工缝下部继续浇注混凝土时,仍然浇注相同的混凝 土,有时添加一些微膨胀剂以减少收缩。为浇注密实可 作出假牛腿,混凝土硬化后可凿去。 充填法 在施工缝处留出充填接缝,待混凝土处理后,在接缝处 充填膨胀混凝土或无浮浆混凝土。 注浆法 待浇注混凝土硬化后用压力压入水泥浆充填浇注混凝土体 之间留出的施工缝隙的施工方法。 最好的是充填法,其次注浆法,再次直接法。
6.1 概述
四、特点
优点: 1、结构本身作为支撑,刚度大,使围护结构变形小, 因而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小。 2、适用于形状不规则或大面积的地下建筑物。 3、地下,地上结构可以同时施工,有利于缩短施工总 周期。 4、一层结构平面可以作为工作平台,不必另外架设开 挖工作平台与内撑,大幅度削减了支撑和工作平台 等大型临时设施,减少施工费用。 5、由于开挖和施工的交错进行,拟作结构的自身荷载 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递至地基,减少了打开挖时卸 载对持力层的影响,降低了基坑内地基回弹量。
桩位置;直径一般设计较大。 一般底板以下为钻孔灌注桩,以便与地下室底板结为整 体。底板以上多为钢管混凝土或H型钢柱,截面小承载力 大,便于与地下室的梁、柱、墙、板等连接。
要求:位置必须准确,以便于水平向与竖向结构的连接。
6.3
逆作法施工
二、地下室结构浇注 1.土基支承模板 直接在地面上做垫层-涂隔离剂-做楼板-养护挖土-做基础垫层-承台、底板施工-剪力墙(柱) 施工--养护-切割格构柱; 2.常规支模方式施工 挖土至楼板以下2m左右,地上铺设厚模板(68cm)-支模--施工楼板-养护-挖土-做底板垫层做基础、底板-柱墙施工-格构柱割除。注意,楼 板养护很重要,挖土一般采用垂直挖铲和小型挖 掘机配合挖土。6.3Fra bibliotek逆作法施工
三、垂直运输孔洞的预留 在适当位置预留一定量垂直运输通道,以 满足工作需要。也可利用楼梯间、电梯井或 无楼板处作为垂直运输通道,必要时也将在 部分水平结构层暂缓施工,设置临时洞口, 注意预留连接筋。
的有效方法。
日本、美国、国内工程实例。
6.1 概述
三、基本原理
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 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 和柱。
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 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 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 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 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 至工程结束。
第六章
6.1 概述
地下工程逆作法施工
6.2 逆作法施工顺序与工艺流程
6.3逆作法施工
6.1 概述
一、概要
结构本身既做挡墙又做内支撑;
施工顺序与顺做法相反; 分类
全逆作法 半逆作法
6.1 概述
二、国内外应用状况
近年来随高层建筑物的兴建,深基坑开挖
支护而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方法,是施工高
层建筑物多层地下室和其他多层地下结构
6.3
逆作法施工
3.施工接头 关键环节之一,使先浇和后浇混凝土具有整体性,而且在 受力性能、均质性、水密性、气密性等与整体混凝土达到 同样质量要求。 形成的原因: • 在逆作法施工中,上、下层结构的结合面在上层构件底部, 接头缝是采取后填法施工,由于模板沉降、新浇混凝土的 下沉和收缩,往往在其上形成空隙,并在接头表面产生离 析或聚集气泡,便容易成为结构和防水性能上的缺陷。 • 由于混凝土的流动压力和浇注速度不足,造成填充不良, 易使钢立柱的阴角部分及后立模板的结合部位也容易产生 较大的混凝土裂缝,因此,施工中应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 防止裂缝的产生。
6.1 概述
四、特点 缺点: 1、支撑位置受地下室层高的限制,无法调整高度,如遇较 大层高的地下室,有时需另设临时水平支撑或加大围护 墙的断面及配筋。 2 、地下工程在楼板的覆盖下施工,封闭的空间不利于大型 设备施工,作业不方便,施工难度大。 3、中间支撑立柱及立柱桩承受地下结构及同步施工的地上 结构的全部荷载,同时土方开挖引起土体局部隆起,易 使立柱产生不均匀沉降,对结构带来不利影响。 4. 所设立柱内钢骨与梁主筋、基础梁主筋节点构造复杂, 施工难度大。 3.为运送和开挖土方与施工材料,需在顶板多处设置临时施 工洞。必须对顶板采用加强措施。 5、施工各阶段浇注的混凝土产生的交接缝,给施工带来不 便,而且影响结构,防水等问题。
二、施工流程
6.3
逆作法施工
地下连续墙、中间支承柱和地下室结构的施工。 一、中间支撑柱施工 作用:在地下室底板没浇注之前跟连续墙一起承受逆作荷
载;地下室底板浇注之后,与底板连接成整体,作为地下 室结构的一部分,将上部结构及其承受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设置:经设计计算确定,一般布置在纵横墙相交处及工程
6.1 概述
五、适用范围 埋藏较深的地下工程;对周围环保要 求严格的地下工程;各类土层,包括饱和 含水的软土地层。密集建筑物街区地下工 程施工。
6.2 逆作法施工顺序与工艺流程
一、施工工序
以四层为例说明 1、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施工 2、立柱桩的施工、插入钢立柱 3、0层机构施工 4、第一次开挖,地下一层楼板施工,地上一层结构同步施 工; 5、第二次开挖,地下二层楼板施工,地上二层结构同步施 工; 6、第三次开挖,地下三层楼板施工,地上三层结构同步施 工; 7、最终开挖,基础底板及地上结构继续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