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课程管理层次D.课程设置的要求3.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谈D.德国的福禄贝尔4.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A.和谐教育思想B.教学过程最优化C.教学发展观D.全面发展观5.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6.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A.主体B.客体C.教的主体D.学的主体7.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皮亚杰C.埃里克森D.维果斯基8.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是()A.8小时以上B.9小时C.9小时以上D.8小时9.课程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A.教学标准B.教学计划C.教学内容D.教学大纲10.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11.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的消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2.在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之后相隔很长时间再发出起跑信号,运动员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运动员有()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动摇C.注意的持续性D.注意的稳定性1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14.防止遗忘的最根本方法是()A.识记B.联想C.复习D.训练15.“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充分运用了下列哪种德育方法)(常考)A.陶冶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16.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中()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

A.定向性B.差异性C.平衡性D.阶段性1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性18.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規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遗传因素的制约19.一个人面对同一问题,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他的思维具有()A.流畅性B.目的性C.独创性D.变通性20.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21.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2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B.一般来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C.題的数量不多,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題用百分制较方便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23.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及其社会意义有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并表现出较高的热情、较强的责任心和职责意识,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体现。

A.鲜明的继承性B.严格的标准性C.独特的示范性D.高度的自觉性24.“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体现了思维的()(易混)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25.对于一个较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受到哪种抑制的干扰()A.倒摄B.前摄C.单一D.双重26.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A.动力系统B.自然前提C.心理基础D.核心成分27.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28.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29.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30.学生在从患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称为()(常考)A.学习B.成熟C.学习准备D.知识准备31.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教龄7~18年的主体特征是()A.“适应”和“发展”B.“重断评价”和“自我怀疑”C.保守期D.“平静”或“伤感”32.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整理,这运用的是学习策略中的()A.计划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33.中小学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激发学习兴趣B.感知课程内容C.理解深程内容D.应用知识技能34.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A.决定作用B.领导作用C.纽带和桥梁作用D.核心作用3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A.直接感知事物B.间接经验C.学生的实践活动D.交往36.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练习法C.实习作业法D.实验法37.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种观点是()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38.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环节。

(易混)A.开端B.外部C.终端D.中间39.学校教育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40.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战国后期的()A.《论语》B.《学记》C.《劝学》D.《师说》4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原则、(常考)A.直观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循序渐进42.演讲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A.书面言语B.内部言语C.对话言语D.独白言语43.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个人魅力D.举止端庄44.“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指()A.消退B.行为强化C.刺激泛化D.刺激比较45.()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

A.同桌B.班级C.小组D.年级46.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教学媒体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47.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师德具有的特殊价值是()A伦理价值B激励价值C经济价值 D.规范性价值48.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不属于国家课程B.它是一种实践性课程C.它是一种经验性课程D.它重在培养学生对综合性问题的解决能力49,下列哪一项不是奥苏贝尔提出的“同化模式”()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过度学习D.组合学习50.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51.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种迁移属于()A.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52.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A.创新能力的培养B.读写能力的培养C.听说能力的培养D.交往能力的培养53.小明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了作业并预习了下一课,然后才出去玩要,这反映了小明意志的()A.坚定性B.果断性C.独立性D.自制性54.为了有效地掌握复杂概念或全面了解高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有助于学生对同一问题获得不同的表征形式。

因此,对同一内容的教学有必要在不同的时间段重新安排不同的情境,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以帮助学习者对所学知识获得新的理解。

这种教学方式属于()A.支架式教学B.抛锚式教学C.启发式教学D.随机通达教学55.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B.泛智教育思想C.科学主义教育思想D.绅士教育思想56.在暗室里把灯点亮,在灯前注视灯光三四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就会看见在黑色的背景上有一个灯的光亮的痕迹,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称为()A.感觉适应B.正后像C.负后像D.对比效应57.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有的观点是()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国家利益论58.“开面典达”体现了教育的()(常考)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59.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划分为八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人都具有普遍的心理和社会矛盾,其中12-18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A.信任感对不信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勤奋感对自卑感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0.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特点就在于,教育()A.是培养人的活动B.具有阶级性C.具有生产性D.是一种上层建筑6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A.1879年B.1897年C.1789年D.1798年62.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A.让1-2年级的小学生将一个生字抄写10遍B.学生上课说话,老师对其提出严肃批评C.老师让8名上自习课讲话的学生到操场跑10圈D.体育课上老师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63.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理,要想使记忆效果达到最好的学习熟练程度,应练习的次数是()A.100%B.120%C.150%D.200%64.“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65.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66.李老师对小明的家长说:“您的孩子的成绩高出全班成绩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算是中等以上水平。

”这种教育评价方式是()A.标准参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C.平均参照评价D.标准差评价67.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68.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69.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起源于()中的“得天下英才面教育之,三乐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