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

金融深化理论
一、肖与麦金农"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爱德华·肖与麦金农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较为科学地指出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落后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在加速工业化的目标下,企图以低成本来利用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从而人为压低存贷款利率和高估本币汇率(即抑制金融资产的价格),造成金融市场无力调节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从而,低利率一方面导致国内储蓄的减少,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导致对资金的过度需求。

金融市场的供求失衡,迫使政府进一步干预,即采取资金配给的措施,通过抑制过度的资金需求,强行实现低水平的资金供求平衡。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论表明,当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的初始干预行为破坏了金融市场的调节能力时,金融市场的失衡会迫使政府无休止地进行往往是徒劳的干预。

结果不仅扭曲了金融市场,严重地限制了金融发展,而且也达不到初始干预的目的,即实现快速经济增长。

应该说,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爱德华·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的正确性。

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深化"论可以理解为政府有效的宏观管理下的金融自由化,这种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是放开金融资产的价格,特别是利率与汇率。

让金融资产价格真实地反映供求变化,从而恢复金融市场调节资金供求能力。

这样,金融自由化需要和宏观经济的改革同时进行。

二、关于“金融深化理论”评价
金融深化理论的积极意义表现为:
1.发展了传统货币理论。

他们认为,传统货币理论都是为那些货币金融制度高度发达的经济设计的,若“不加批判地”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则将是“非常有害的”。

因而他们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摒弃了传统货币理论中那些不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成分,保留传统货币理论的分析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

2.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货币金融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深刻地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但又被长期忽略的因素,即货币金融因素,从而将长期脱节的货币理论与发展理论连接了起来,推进了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金融深化理论则认为货币与资本是相互补充的,所以应该减少对金融的政府干预,让市场机制在金融中充分地发挥作用,以实现货币供给带动经济增长的目标,这是对传统观点的成功挑战。

3.为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

强调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有限性,主张放开利率鼓励储蓄,解除对金融压制,鼓励竞争,走向金融自由化。

既增加资本供给,又扩大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益,带动经济增长。

4.提出的经济自由化渐进计划。

该顺序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特别是,该计划强调任何自由化政策都必须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而且自由化改革具有渐进性。

政府不能,也不该同时实行所有的市场化措施。

在放松旧的管制的同时,新的管制必须跟上金融自由化的步伐。

金融深化理论的不足之处
1.金融深化论者忽略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认为只要大刀阔斧地实行金融体制改革,便可改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压制现象,但是,他们却没有强调宏观经济稳定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

2.金融深化论者过分地强调了自力更生,而轻视引进外资的重要性。

认为只要发展中国家实行金融深化的改革,即可从本国资本市场筹集到全部发展资金。

事实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收入极低,即使提高利率,也难以吸收到足够的储蓄作为建设发展资金。

3.金融深化论者过分地强调取消政府对金融体系的人为干预,并称金融深化就是金融自由化。

尽管强调放弃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管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但是,这只是表明要由直接干预转向间接调控,而不是所谓的自由化。

4.金融深化论者没有充分展开对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过程和阶段的研究。

在他们的论述中,只要放开利率和汇率,资本的和外汇的短缺问题就能顺理成章地得到解决,但是,他们没有说,应该创造那些条件,然后才能放开利率和汇率。

他们也没有说,利率和汇率应该哪个先放开,或者同时放开,这就难免给人留下“毕其功于一役”的印象,容易引起实践中的误导。

三、金融深化的四种效应
1、收入效应。

是指实际货币余额的增长,引起社会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增长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效应有正负两方面。

正收入效应是指货币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负收入效应则是指货币供应所耗费的实物财富和劳动。

金融深化的收入效应正是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收入效应,相应降低其负收入效应。

2、储蓄效应。

金融深化的储蓄效应表现为由收入效应引起的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带动储蓄总额按一定比例相应增加;以及货币实际收益率的提高,鼓励人们储蓄,导致储蓄倾向的提高。

3、投资效应。

金融深化通过储蓄效应,增加投资和提高投资效率。

投资效率的提高有:(1)金融深化统一了资本市场,减少了地区间和行业间投资收益的差异,提高了平均收益率;(2)促使金融深化的政策减少了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对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作出较为理性的选择;(3)资本市场的统一,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产品市场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的利用,发挥生产的相对优势,提高规模经济的好处,进而提高投资的平均收益率;(4)金融深化使得建筑物、土地和其它本
来不易上市的实物财富可以通过中介机构或证券市场进行交易和转让,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通过资本的自由转移也可导致投资效率的提高。

4、就业效应。

货币实际收益率的上升提高了投资者的资金成本,投资者将倾向于以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代替资本密集型的生产,就业水平相应得到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