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8 语言文字运用训练二(建议用时:30分钟)【命题趋势】语言文字运用题往往稳中有变,或变中有新,备考过程中要全面复习,多方面着手,不留死角。
【满分技巧】1、备考热门考点,不能松懈。
高考近几年常考的辨析词语(成语)、辨析并修改语病等题目,依然要加强练习,尤其要关注新题型。
2、备考冷门考点,不能忽视。
冷门考点也会有变热的时候,比如修辞手法,考生需要明确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限时检测】一、(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各级政府对“新基建”布局已久,高度重视。
2020年,关注的“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范畴,“新基建”对经济发展、人类进步的作用。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新基建”正当其时助力抗疫。
在“后疫情时代”,( )。
一是智慧城市对传统城市的加速代替。
包括交通管理、物流供应链、应急灾备、信息溯源等在内的智慧城市将会全面数据化,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便捷。
二是无人配送迎来发展契机。
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不仅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发展,还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
天上飞的送货无人机与地上跑的送货机器人正重构物流生态,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波及倍受显而易见毋庸置疑B. 波及备受举足轻重不容置喙C. 涉及倍受举足轻重不容置喙D. 涉及备受显而易见毋庸置疑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技术的更迭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将更加关注“新基建”相关产业B. 我们将更加关注“新基建”相关产业,我们的生活方式将因技术更迭而改变C.“新基建”相关产业将更加受到关注,技术的更迭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D. 我们的生活方式将因技术更迭而改变,“新基建”相关产业将更加受到关注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不仅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还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地发展。
B. 无人配送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为载体,不仅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地发展,还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C. 无人配送的载体为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不仅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地发展,而且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
D. 无人配送以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等为载体,不仅能够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需求,还有助于快递业更好地发展。
二、(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脱发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话题。
近期一项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
还有媒体日前对全国64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5成大学生有脱发困扰,超7成学生处于轻微脱发状态,超6成学生曾采取措施缓解脱发。
这些信息的确令人。
专家说,病理性脱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头发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则,所以有脱发现象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查出原因后。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熬夜,饮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还要保持心情愉悦。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谈虎色变叹为观止盖棺定论对症下药B.岌岌可危唏嘘不已盖棺定论对号入座C.岌岌可危叹为观止木已成舟对号入座D.谈虎色变唏嘘不已木已成舟对症下药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B.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特点C.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特点D.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一项近期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涌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19.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熬夜,饮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后来?——起来了。
他到年底就生了一个男孩,男的,新年就两岁了。
B.任何一门理论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C.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三、题。
古人很早就体会到了荷花之美,以及赏荷所带来的美妙感受,并且自己对荷花的喜爱。
这从大量的古诗词中可以看出。
譬如那首汉朝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
又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道出了荷花之美在于色彩的映衬,在于成片的气势而非_________________。
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
莫过于宋人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
除此之外,荷花还是传统国画的重要题材。
在中国绘画史上,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不在少数。
到了近现代,这种热爱仍然在延续。
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中,清华园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被展现得_________________。
自古以来入诗、入文、入画的植物不在少数。
但是能像荷花这样留下这么多经典作品的,大概不是很多。
看来。
荷花之所以能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一是因为美好的外形,其姿态的优雅与古典,颜色的淡雅与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因为所附着的象征意义。
荷花亭亭玉立_________,有如谦谦君子一般。
除此之外,我以为,人们喜爱荷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荷花的同生产品——藕和莲子。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毫不掩饰独领风骚酣畅淋漓与众不同B.毫不掩饰一枝独秀淋漓尽致卓尔不群C.毫无保留独领风骚淋漓尽致与众不同D.毫无保留一枝独秀酣畅淋漓卓尔不群1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壁如那首汉朝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
B.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莫过于宋人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
C.自古以来入诗、入文、入画的植物不在少数,但是能像荷花这样留下这么多经典作品的,大概不是很多。
D.我以为,人们喜爱荷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荷花的同生产品——藕和莲子。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间历代精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在少数。
B.在中国绘画史上,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不在少数。
C.在中国绘画史上,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历代国画精品不在少数。
D.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历代国画精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不在少数。
四、(2021届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四省(自治区)高三联合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书写工具的普及,毛笔的传统书写功能似乎沦陷。
其实,毛笔在书画领域仍雄踞主导地位,只不过在方便社会交流使用方面,书写工具已然变化。
今天的我们,面对的古代书画作品,对那种超强、全面的书写能力仍会千年一叹。
这些作品中,除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书家作品,有相当部分不是出自于书法家之手所作。
他们将书写作为一种个人的行为付诸实践,实为提高个人书写能力而备。
真正见出艺术水准高下的书写作品,还有部分为同道之间往来的书信,透过,这些书写随意率性的信函便笺,成就了一件件书写杰作。
我们知道,正是汉唐创举的行书之风,再得一代代书家努力,使自由的书写表达呈现出的高度,也极大地推动了写意画进程,切切实实使“书画相通”于画法上的实践,画上圆满句号。
这是中国画不同于世界上任何画种最主要的一面。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目不暇接修齐治平字顺文从前所未有B.应接不暇修心养性字顺文从空前绝后C.应接不暇修齐治平字里行间空前绝后D.目不暇接修心养性字里行间前所未有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作品中,除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书家作品,有相当部分不是出自书法家之手所作。
B.这些作品中,除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书家作品,有相当部分不是出自于书法家之手。
C.这些作品中,除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书家作品外,有相当部分不是出自书法家之手。
D.这些作品中,除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书家作品外,有相当部分不是出自于书法家之手所作。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事实上,美国甲骨文公司的参与,不过是美国政府极限施压之后设计的一个“温柔陷阱”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黄昏时到附近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查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C.鲸轻而易举地就超过了海轮,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通过仔细研究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D.16世纪巴哥犬从中国运输到法国,再从法国运输到有“风车之国”美称的荷兰,受到了荷兰贵族的喜爱。
一、17.【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波及:牵涉到;影响到。
涉及:牵涉到;关联到。
此处强调“新基建”涉足的产业链比较广泛,并不是强调其影响,故选用“涉及”更合适。
备受:深受;受尽。
“备受”的“备”表示完全,“备受”强调程度和范围。
倍受:更加受到;格外受到。
“倍受”的“倍”是加倍的意思。
“倍受”多是比较出来的结果。
此处前面有“高度重视”的语境提示,后面有“新基建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语境提示,没有比较之意,而是强调“新基建”受关注的程度强、范围广,故选用“备受”更合适。
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根据语境,选用“显而易见”更合适,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毋庸置疑:用不着怀疑。
语境肯定了机器人在当下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故选用“毋庸置疑”更合适。
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前文说“新基建”正当其时助力抗疫,强调“新基建”的作用;后文说“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便捷”“正重构物流生态”等,强调技术的更迭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据此,括号内的句子应先说“新基建”,再说“技术的更迭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排除A、D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