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高三年级历史测试题.

2016高三年级历史测试题.

2016高三年级历史测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一古代法典规定:“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

”这一规定出自于A 《十二铜表法》B 《公民法》C 《汉穆拉比法典》D 周公礼乐制度2.右边图例保存不善已有模糊,据你判断该图可能反映的是A 希波战争形势图B 丝绸之路沿线图C 佛教传播路线路D 西葡殖民东来图3.“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

”这种文字是A 因宗教不断发展需要圣书体B 因国家社会发展而出现甲骨文C 因生产力进步发明楔形文字D 因大河农业发展发明印章文字4.关心死亡,为来世——尤其是国王的来世——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是埃及宗教信仰的一个主要特征。

因为国王的死并不是最终的结局。

因此埃及人A 建造金字塔B 建立法老集权体制C 利用纸草书写文字D 上下埃及实现统一5.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后世,梭伦素有雅典“民主之父”之称。

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 颁布“解负令”,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度B使各等级的公民有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C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6.“这种先把市民权赋予易管理的城市,再推广到全国的做法是罗马帝国别出心裁的扩张策略,他颠覆了征服者被同化的传统模式。

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罗马征服者同化了被征服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A 公民法的形成使罗马人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B 万民法的推行使罗马人走向大规模对外扩张之路C 公民法伴随着罗马人的扩张而不断对外传播D 万民法的实施是巩固罗马人扩张的政治需要7.“礼乐崩溃,举止失范,现实社会深深刺痛了他,他……周游列国,四处游说,未能找到一位能实施他的等级秩序的政治理想的君主。

偶尔一遇,却又遭受谗言而排斥,损害了这位贤师的声望,从而使其改革的主张落空。

”文中的“他”是A 梭伦B 释迦牟尼C 孔丘D 老聃8.“这种制度有它潜在的危险性。

特别是当国王权力下降的时候,附庸只肯服从领主的命令,根本不把国王放在眼里。

”这种状况在西欧大概开始于A 6世纪B 8世纪C 9世纪D 11世纪9.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地带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奉天承运’‘继天立极’。

”下列为这一活动较早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 孔子B 司马迁C 董仲舒D 朱熹10. “当神宗、王安石锐意变法之际,独愀然以为未当,退而著史,……垂二十年而书成……其书衣被沾溉于后世,至今不能废。

”这是指A 司马迁著述《太史公记》B 刘知几创制《史通》C 司马光撰就《资治通鉴》D 章学诚《文史通义》11. 《明史·职官志》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大学士A 享有出纳行政的授权B 是君权高度强化的派生物C 负责处理奏章统率六部D 延续君臣面议朝政的传统12. “……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几何学本身,它向中国人展现了欧洲科学理论的真正代表,引进了一种科学思维与逻辑推论方法。

……该书首创的几何学名词术语:点、线、直线、平面等,一直沿用至今。

”(它)是A 沈括编写的《梦溪笔谈》B 利玛窦与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C 林则徐、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D 李善兰、伟烈亚力翻译的《几何原本》13.“《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这是一场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改革运动B 这是一场引领德国以及修其他国家宗教改革的先驱运动C 这是一场将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的社会改革运动D 这是一场直接打击基督教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运动14.从公元1510年起的一段时间里,右下表甲、乙、丙三组“商品”是欧洲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轴。

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

这个商品贸易的流程顺序应当是A 甲乙丙B 乙丙甲C 丙甲乙D 甲丙乙15. “这一政府扩张早在他们1453年夺取君士坦丁堡之前就已开始了。

但那一驰名的胜利带来了其他成功。

到了16世纪,他们已经把土耳其改造成为地中海强国之一。

”这一强国是A 查理曼帝国B 君士坦丁帝国C 阿拉伯帝国D 奥斯曼帝国16.第二次工业革命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

上述现象对国际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 科学技术迅速推广B 英国经济迅速下降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7.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时,极端君主派思想家德·迈斯特曾写道:如果认为法国国王是重新登上了他祖先的宝座,那就错了。

他不过是重新登上了拿破仑的宝座。

这句话的意思是A 波旁王朝已许久没有真正执掌法国B 许多旧官员已获得政府的重新任命C 波旁王朝已经没有实力重建旧体制D 拿破仑建立了几近稳固的国家政体18. “至于法国大革命究竟是喜剧、悲剧还是闹剧,这不取决于历史本身,而取决于历史学家,取决于他的历史观、价值观等理论前提,取决于历史学家生活的那个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下列选段符合以上事例的说法是A 一个完美的历史学家必须绝对具有足够的想象力B 一个作者的观念看来更像是在反映他自己的生活于其中的那个年代,而不是他所描写的那个年代C 历史是有个人特征的人物的王国,是本身有价值而又不可能重演的个别事件的王国D 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同一现象可以提出十分不同乃至截然对立,但又同样似乎可能的解释而不至于歪曲事实,或违背通行的处理证据的准则19.这个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国家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

这是指A 新航路开辟B 启蒙运动C 资产阶级革命D 工业革命20.“战争虽然为波拿巴宣战,但波拿巴是掉进了俾斯麦的圈套,俾斯麦想要战争,并且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的”这场战争是A 法兰西第一帝国占领的意志的拿破仑战争B 俾斯麦设计排除奥地利的普奥战争C 普鲁士王国力图实现统一德国的普法战争D 德意志第二帝国妄图称霸的一战21.1919年《北京政府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上报说:“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

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

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发生,而其远因,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审察学生举动几类俄国过激派之所为。

”“此次风潮”与“过激派”被上报相提并论,那是因为……A 运动方式的一致性B 斗争目标的共同性C 直接结果的相似性D 社会主义思潮的关联性22.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23.有学者认为,“所谓洋务运动,乃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换取外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深刻揭示了洋务运动的本质目的B 全面剖析了洋务运动的历史原因C 准确阐释了“中体西用”的思想D 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24.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

这里有识之士应该是A 中体西用的倡导者B 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 民主共和的实践者D 民主科学的宣传者26.1918年4月在《东方杂志》有文章说:“统整吾固有之文明,其本有系统者则明之,其间有错出者则修正之。

一方面尽力输入西洋学说,使其融于吾国固有文明之中。

”据此以下对该作者的推论不成立的是A 作者对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是反对的B 作者对中西文化相结合还是赞成的C 作者不是从寻求救国救民道路出发D 作者对文化的态度属于温和稳健派27.观察右图,你认为“希望注定无情破灭”的最主要原因是A 它在机制设计上不尽完善B 它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C 它主观目的是维护战胜国利益D 它由美国宣告成立却终未参加28.这是一幅学生所做的历史漫画《大胃王》,画风稚嫩但却反映了A 16世纪西葡两国争霸世界的历史状况B 20世纪初英德争霸全球的历史情形C 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陆的大国关系D 20世纪中后期美苏争霸世界的历史阶段29.《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

这种现象说明了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④西欧各国已结成了经济政治联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0. “……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的会议上,一名来自安徽的干部鼓足勇气说,不应当盲目学习大寨榜样,政府不应当搞这么多政治运动,干扰地方的经济创新。

”这反映了A.实事求是与“两个凡是”两种思想路线的直接斗争B.“文化大革命”的继续与拨乱反正改革的正面交锋C.农业集体化与农民分散经营两种生产方式的斗争D.重视工业与重视农业的不同经济发展模式的斗争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有这么一段话:“中国、印度、巴比伦都已经进展到了此种耕地的地位。

但是占有耕地的人民既然闭关自守,并没有分享到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既然他们的航海——不管这种航海发展到怎样的程度——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所以他们和世界历史其他部分的关系,完全只有其他民族把它们找寻和研究出来。

”对这段话的最完整的理解是A 中国、印度、巴比伦这一类地区的古文明农耕发达又很保守,参与海洋文明是偶然为之B 中国、印度、巴比伦这一类地区古文明航海和外贸都曾经推动全球的开放与交流C 中国、印度、巴比伦古文明都属于农耕文明虽航海技术一度领先但仅是农耕文明的外延D中国、印度、巴比伦古文明十分缺乏海洋文明的开放和进取的精神32.清政府早在1815年就制定《查禁鸦片烟章程》,规定对于鸦片烟吸食者拟以绞刑,但两次鸦片战争期间,虽在力查,全国却没有一位鸦片吸食者被执行死刑,由此可见造成这种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A 英国政府极力庇护对华的鸦片走私,劝诱中国官员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B 贩卖鸦片集团、受贿不法官员、各级行政司法官员重重阻碍有令不行C 章程内容中情理与法律失衡,刑罚过重,条款在执行中难以得到有力贯彻D 原有的禁烟章程缺失力度,地方机构因此不予执行33.梁启超说其师康有为:“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大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