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汇报材料文档2篇Information work report material document编订:JinTai College信息化工作汇报材料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汇报材料是向上级或群众报告、口头或书面陈述、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
本文档根据经验材料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信息化工作汇报材料文档2、篇章2:信息化应用汇报材料文档篇章1:信息化工作汇报材料文档21世纪进入了信息时代,实施以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信息化教育,是学校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我校开展信息化教育工作有一段时间,在计算机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多年来,在不断加大对信息化教育投入的同时,我们深深感到:只有积极创造条件,开拓进取,勇于探索,努力构建学校的信息化教育体系,健全和理顺信息化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开展信息化教育的领导,才能推动学校的信息化,从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下面就我们的工作做以简单的汇报。
一、构建规范的管理机制,实施科学化管理我们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信息化工作方向以及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职责。
在校长的领导下制定了适合我们学校校情的信息化系列工作制度。
信息化工作制度上墙,并严格按制度开展信息化工作。
学校把信息化工作当成学校工作的有效组成部分,学校的的计划、总结都充分考虑到信息化工作。
学校定期召开信息化工作专题会议,就信息化近期的工作做以部署,并即使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在专题会议的正确引导下,教师的电子备课实验、利用网络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学科整合研究进行得有声有色。
二、加大投资力度,改善信息化工作条件学校现有学生机82台,学生715人,生机比达到了9:1。
教师机有24台,学校有教师43人,师机比达到了1.5:1。
为了保障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学校2名专职教师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并制定了计算机使用管理规定,确保计算机服务教学同时减少人为的对计算机的损坏。
根据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我们投资70000多元,在各班铺设了网线,完成了班班通工程的第一期工作目标。
目前我们正在与教育局联系,争取尽快实现班班“三机一幕”,完成班班通工作的二期工作目标。
目前我们有网络教室2个,开课班级18个,我们达到了网络教室与班级数的比率为11%。
学校添置了专业的摄、录、编设备,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完全具备独立摄制、编辑音像教材的能力。
我们教师摄制、编辑优秀课光盘参加省市评比均获得好成绩。
三、应用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网络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学校紧紧依托网络资源开展各种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1、教师备课。
我们教师的网络备课分2步走,第一步,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科,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然后教师有选择的设计自己喜欢的题目,这一阶段主要是尝试利用网络备课。
我们的工作得到教研室的认可,我们学校做为全区首家电子备课实验单位,我们的四年组成为实验点。
我们学校也在电子备课管理上做了深入研究,并设立了一线教师科研课题。
电子备课促进了教师的提高。
2、网上教学。
我们大胆进行网上教学尝试,李晶晶,齐佳伟是这种尝试的受益者,他们的利用网络进行的学科整合课在省里都获得2等奖。
齐佳伟还进行了学科整合课的研究,申报了市一线教师科研课题。
3、网络活动。
网络资源为我们教师打开了一扇大门,教师可以自由在网络上冲浪,写博客、写空间提高了教师的写作水平。
做贺卡,发邮件,让教师沟通的渠道更加宽广。
学生也通过网络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学到许多知识。
绿色网络在学生活动中得以体现。
4、校本教研。
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为校本教研提供了可以学习借鉴材料,我们教师经常就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上网收集资料,然后进行研究,更好地促进以后的教学工作。
我们档案中展示的是信息技术教师校本教研的记实材料。
5、我们与xxx有限公司通讯集团辽宁有限公司xxx分公司签定了家校通合同,他们为我们提供设备以及技术保障,让网络服务于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提供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6、病毒防治、管理与校园网安全。
学校购买了几种版本的防病毒软件,并制定了可行的病毒防治制度,每台电脑都安装了防火墙,常用的教师备课电脑安装了c盘自动恢复功能。
重点部门的电脑不在设共享功能,防止他人的进入,以及病毒的携带。
四、扩大资源筹备,服务教育教学我们学校有共享硬盘资源483g,光盘资源325g,光盘2张823bm,学生按要求订购了各种音像资料。
学校资源库地址每名教师都知道可以随时上网查找使用,光盘在章富宏老师处登记,教师可以随时使用。
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带领学生恰当使用音像资料,让音像资料在学生处发挥作用。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我们学校有2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严格执行课时计划,使用规定的教材按课表上课。
学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方便,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活动,并给他们购买学习光盘和书籍,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这2位教师认真钻研业务,在完成教学的情况下,还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大胆尝试,硕果累累。
我们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
信息技术教师参加国家课题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模式的研究。
齐佳伟、章福宏、李艳红参加市级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
在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有2个课件制作获省级奖励,10篇论文分别获国家和省级等次奖励。
我们有李晶和齐佳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获省级二等奖。
七、加强教师培训,形成学习氛围。
学校形成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技术培训领导小组。
我们的培训注重实效性,变集中培训为分散指导,每个人是的教师,把自己的长项告诉他人,每个人又都是学习者,在实践中请教、进步。
在浓郁的氛围中,教师不断进步,我们的教师都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并有许多教师根据工作需要制作的了课件,服务于教学。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教育活动,我们将继续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我们将与时俱进,让信息技术促进我们学校的全面发展。
篇章2:信息化应用汇报材料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许家xxx中学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118人,是全市第一批教育条件装备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把现代教育技术纳入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整体工作中去,将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优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结近几年来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可以概括为“四抓四促”,即“抓教育投入,促条件改善;抓学习培训,促技能提高;抓规范管理,促运行机制;抓设备应用,促教学质量”。
一、抓教育投入,促条件改善。
近几年,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学校原有的电化教学设施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影响了我校素质教育实施进程。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出发,群策群力,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强信息技术设施配备,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配备水平。
学校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为契机,先后投资200余万元,通过“班班通”和“教师人手一机工程”,建成了远程教育播放专用教室,安装了卫星数字电视接收系统,更新了42套高配置学生电脑,所有班级安装了多媒体,各功能处室配备了办公用机,所有专任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基本实现了教师上课无尘化、办公无纸化。
所有电脑全部接入互联网,任何一台电脑都能访问到农远工程教学资源,开办了校园网站,实现了远程资源、网络资源和自备资源的全面共享,使我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也为我校向数字化校园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学习培训、促技能提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硬件是基础,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关键。
要实施高水平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有一支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为此,我们把教师培训摆在重要位置上来抓,坚持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实践应用培训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运用水平。
1、集中培训:集中时间、人力、物力,就信息化技术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对全体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2、专题培训: 利用每周二下午课外活动进行专题培训,针对一个程序、一个软件和设备规范使用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全体教师的使用操作水平;3、问题培训:信息中心对平时中出现的小问题,进行整合、归类,利用双周教研活动、教师集会时,进行问题的解答与分析;4、问题交流:针对教师们在平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信息中心除进行包科室指导外,还建立了交流平台,让老师们把平时出现的疑问发布到网上,集思广益,让大家共同想办法,并由解答人制作成相应问题的幻灯片发布在网站上,让其他教师在遇到同种情况时进行参照解决。
5、以赛代训:通过打字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形式有效地提高教师应用水平。
三、抓规范管理、促运行机制。
1、完善了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
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由业务校长具体分管并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成立了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教导处主任兼职中心主任,做到了管理机构职责分明、分工具体、责任到人。
2、建立健全了各种管理制度。
从设施建设、设备维护、资源应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目标,使相关人员既知道做什么,也知道如何做,并使每位教师都能做有目标,行有规范。
我们先后制定了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使用、领用借还、报损报废等制度,制定了校园网管理制度,建立了有效地管理机制,使信息化教学设备的管理使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科学规范。
3、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转。
在安全措施上,安装了防盗门和监控设备。
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设备管理档案,信息中心人员经常深入各工作岗位检查指导管理和教学应用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服务,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研究解决学校存在的疑难问题。
四、抓设备应用,促教学质量。
为了确保信息化教育设备的正常、有效运转,使其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我们高度重视信息化教育设备的应用工作:1、网络教研。
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老师们的教研宽度和深度都得到了加强,教学教研的视野面也随之开阔:在网上,能跟很多知名的学者专家交流;能跟知名教师进行教学问题探讨,不自觉中,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得到了加强。
最为明显的是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的显著改进。
由于实行先周备课,使得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较之以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先周备课制度和检查制度,彻底改变了原来个别备课组存在“应付”集体备课情况,老师们在课前的集体备课力度加大了,讨论的问题更加细致了,也更有针对性了,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多了,整个教育教学面貌较之以前有了根本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