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铜矿长距离皮带输送机皮带敷设专项方案编制:审核:批准:错错错错错错错公司2011-9-1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江铜集团德兴铜矿富家坞废石破碎及运输工程。
固定皮带机位于破碎底下-43m至一线天+234m,皮带机垂直落差277m,水平距离2410m。
废石由旋回破碎机破碎完后送至铁板给料,经过固定皮带机输送至一线天的移动皮带机,再输送至排土机。
本方案用以指导固定皮带机安装。
固定皮带机组成部分:4套驱动装置,分布于两个驱动站;2套翻转装置;1套液压拉紧装置。
驱动装置:给皮带提供动力;翻转装置:通过翻转使皮带在回程时减小对工作面的磨损;拉紧装置:使皮带处于绷紧。
二、编制依据:1、依据山特维克提供的图纸2、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0-98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三、主要施工方法安装程序:基础验收→设备检查→机架安装→驱动拉紧装置→皮带敷设、接头→安全附件安装→单体试车。
1 设备基础检查、处理、测量1.1 在基础检查前,土建施工应对设备基础进行彻底清理,提交测量成果,并与安装施工方进行中间验收交接。
1.2 利用全站仪检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皮带机主要中心线及专用的水准点,再检验设备基础,然后测定供设备安装用的基准线和基准点。
1.3 基础测量:测量设备基础的外形尺寸、标高、坑深、地脚螺栓预留孔径及其中心是否达到验收规范要求,如预埋地脚螺栓的中心是否与设计中心相吻合,预埋地脚螺栓垂直度和顶部标高是否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设备基础外形尺寸误差<±20mm留洞尺寸误差<±10mm基础标高误差不得超过20mm(0 -20)螺栓露头长度误差<±4mm,中心误差≤±10mm予埋板中心位置误差<15mm1.4 经验收合格的基础,复核后做好标记,设备安装时以此中心和基准点为主参考点。
1.5 检验合格的基础标高线、基准中心线必须标注在合理的位置,并埋设中心标板,作永久性处理。
2安装前检查2.1金属构架的长、宽、高尺寸偏差不大于10mm,构件的弯曲不大于1/1000,全长不大于10mm,构架型钢无扭曲变形。
托辊表面光滑无毛刺,轴承转动灵活,否则应解体维修。
胶带的规格(厚度、宽度、覆盖胶厚度等)应符合设计规定,胶面无硬化和龟裂等变质现象。
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础实际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0mm。
2.2 组装头架、尾架、中间架及其支腿等机架(如下图所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机架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b 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偏差在任意25m 长度内不应大于5mm ;c 在垂直于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平面内,机架横截面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两对角线长度平均值的3/1000;d 机架支腿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e 中间架的间距,其允许偏差为±1.5mm ,高低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f 机架接头处的左、右偏移偏差和高低差均不应大于1mm 。
机架安装检测示意图3皮带机一驱动站的驱动装置、二驱动站的驱动装置及尾部拉紧装置的安装按照通用设备安装方法。
驱动装置的驱动电机重9.8t ,减速机重13.3t ,驱动滚筒重6.6t ,吊装时采用35t 吊车吊装。
尾部液压卷扬机3.3t ,稀油站重0.88t ,利用尾部检修行车吊装。
3.1减速机下壳就位中间架支腿L-中间架间距注:L1、L2-机架横截面对角线长度中间架拆去底座下纵向和横向导向键(注意有关调整垫不得搞混)。
在起吊下机壳之前,认真校正机壳中分面的水平度(一般控制在0.1mm/m)起吊下机壳,起吊后应达到同样的水平度要求。
机壳支承表面涂MoS2润滑脂。
将下机壳置于底座上,并将机壳调整到四处导向键同时满足要求的位置,即导向键可以轻松推入(必要时可调整底座位置)。
测量下机壳中分面的水平度,使得四支承平面均能全面接触。
此时机壳水平度(相对)允差:纵向为0.04mm/m;横向为0.06mm/m。
用3m平尺及塞尺检测中分面的挠度,如果挠度大于0.1mm,允许将机壳中部稍稍顶起消除挠度。
直至中分面螺栓最终正式拧紧。
3.2减速机的组装下机壳各支撑处的垫片按出厂时的数量和部位放置,不允许混淆。
3.3轴承的检测在下机壳内放入支承、推力轴承及油封。
检查支承瓦背与轴承箱孔的接触面积。
轴瓦在水平方向上应稍有紧力、垂直方向与压盖间有0.02~0.05mm的过盈。
在支承及推力轴瓦合金表面薄薄的涂抹一层红丹粉,放入输入端齿轮并扣合轴承压盖及箱盖。
盘动齿轮1~2圈,检查齿轮与支承、推力轴承的接触。
(检查推力轴承与齿轮推力面的接触时,轴向应施加一定的推力)。
检查推力轴承接触面的同时,齿轮轴向打表,检测推力轴承的轴向总间隙;支承轴承的侧间隙用塞尺测量,垂直顶间隙的测量采用压铅丝或提轴法。
提轴时,取走挡油环,紧固轴承体上半。
安装两个磁力表架分别位于紧靠轴承位置的轴颈和轴承顶部调整块上。
借助齿轮起轴托架提起齿轮,直到轴承从轴承座上刚刚提起一点为止。
在提轴过程中百分表量值的变化便是轴承的顶间隙值,一般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
齿轮打表及定位齿轮径向位置指齿轮与电机轴应同心,同轴度为0.06mm。
密封间隙的检测密封间隙应测量垂直和水平方向共四个部位。
水平方向用塞尺检查,垂直方向用压铅丝的方法来测量。
铅丝直径应比公称间隙大0.5mm,对于密封间隙可使用直径为φ0.5mm的铅丝。
3.4减速机的正式安装找正及各间隙均合格后,可以进行减速机的正式安装。
彻底清理下壳体及其供油孔的脏杂物并确认没有堵塞现象。
用面沾净机壳内腔,通过吊装工具组装。
放入轴承,在下轴承体内滴入干净润滑油并放入齿轮,为防止意外,临时安装好上轴承体及轴承箱盖。
用导杆定位,扣合上机壳并将螺栓把紧,用塞尺检测中分面间隙。
扣合机壳,盘动齿轮应无碰擦现象。
按说明书示意图,测量齿轮在轴承箱内的径向位置并做好记录。
同理安装输出端齿轮。
机组最终找正结束后,应拧紧机壳两端的导向立键上螺栓,并保证侧面总间隙小于0.05mm。
3.5减速机组找正按下列要求操作。
在减速机正式扣合前,可首先对机组进行粗、精找正,扣合后再次复核。
也可先组装后找正,但正式组装时必须确保机体内干净无脏杂物。
找正时,若两个半联轴器间距离较大,可以使用找正架进行,对于刚性联轴器,可以装上中间轴用塞尺和打表法结合进行。
齿轮的转动须借助铜棒:将铜棒穿在联轴器安装盘的螺栓孔内,再用一杠杆转动齿轮,注意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转轴表面划伤。
用找正架时,由于找正架较长,应将找正表架分别联接于两半联轴器上,分别进行找正,以消除找正架挠度的误差,或通过计算消除挠度误差。
为了避免两半联轴器本身的误差而影响找正精度,在精确找正时,两转轴应同步转动。
测量计算1)原位测量:(单位为0.01mm)2)每转动90°测得一次共四次找正计算1)垂直径向误差Y垂Y垂=224a a说明:Y 垂值为正,即偏下;Y 垂值为负,即偏上。
2)水平间隙径向误差Y 水Y 水=231a a -说明:Y 水值为正,即偏左;Y 水值为负,即偏右。
3)两个半联轴器(或安装盘)垂直方向开口度(端面误差)为P 垂P 垂=224b b -说明:P 垂值正,即为下开口;P 垂值负,即为上开口。
4)两个半联轴器(或安装盘)水平方向开口度(单面误差)为P 水P 水=231b b -说明:P 水值正,即为右开口;P 水值负,即为左开口。
找正允差一般规定径向找正公差为0.02~0.05mm ,本机组可以取0.03mm 。
端面找正公差为0~0.01mm 。
计算垂直方向移动量垂直方向开口度P 垂(下开口为+)的修正如同时调整内、外侧轴承,则支承1的垂直下移量H1与支承2的垂直下移量H2分别为H1=d UP ⨯垂H2=d L U P )(垂+⨯按以上数据调整,将使联轴节径向测量数据与调整前相比基本不变。
在实际找正的计算中应尽可能地一并考虑开口值、偏移量与预留偏移量对找正调整量的影响。
计算水平方向移动量水平方向移动量的计算与垂直方向移动量计算方法相同。
3.6联轴器检测的注意事项:确认联轴器间距在图纸要求范围内。
半联轴器与中间段联接时,相应标记要对齐,螺栓的紧固力矩应符合图纸要求。
安装后,一定要拆下膜片联轴器中间套上用于运输的工装螺栓及间距套。
联轴器联接前应复查机组的找正曲线,如不符合要求应重新进行调整。
联轴器与两侧齿轮正式联接时的注意事项:每组螺栓应对称均匀地拧紧或拆卸。
螺栓的拧紧程度:用力矩扳手拧紧螺栓,拧紧力矩要符合联轴器图纸要求。
联轴器连接螺栓的每一组出厂前已经过称重,不能互相混淆。
3.7减速机座二次灌浆在机组精确找正合格后,可以进行底座的进次浇灌。
在二次浇灌之前,应将斜垫铁和平垫铁点焊固定好。
地脚螺栓孔内应填满沙子,孔口即螺栓顶部应用泡沫塑料围堵或用石板填料包封。
灌浆外缘用模板固定。
仔细清除油脂和其他杂物。
预先将基础浸湿24小时。
用细混凝土浇灌并填满填实。
用湿麻袋覆盖,养护三天以上。
4安装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和拉紧滚筒应符合下列要求:滚筒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2mm;滚筒轴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4mm;滚筒轴线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对于双驱动滚筒,两滚筒辆线的平等度偏差不大于0.4mm。
5安装托辊应符合下列要求:托辊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对于非用于调心或过渡的托辊辊子,其上表面母线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且相邻三组托辊辊子上表面母线的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2mm。
6皮带输送机的缓冲床安装位置应对准落料管,若蓝图中所定位置与此不符,则现场应调整缓冲托辊的安装位置。
7刮板清扫器的刮板和回转清扫器的刷子的安装,在滚筒轴线方向与输送带的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带宽的85%。
8胶带的铺设和胶接8.1本工程皮带机参数:皮带输送机:27m水平段,160m 凸弧段,1145m 12°倾斜段,242m凹弧段,855m水平段。
头部有1个驱动装置为一驱动站,距一驱动站水平距离232m有3个驱动装置为二驱动站;皮带宽1800mm,厚30mm,皮带内含30根φ18钢索,皮带重100kg/m,总长约为5000m,总重约为500t,去程和回程分别重为245t和255t。
每捆皮带长360m,每捆皮带重36t,共计14捆。
皮带机示意图本工程皮带敷设方法:从头部开始分别敷设去程和回程皮带。
去程和回程的皮带敷设完成后在尾部硫化接头。
a.根据力学原理,重物因为自重在倾斜面上会滑动。
皮带在倾斜段重量较大,会因为自重滑动,对皮带机机架产生损害。
故在整个皮带机长度设置4个主夹紧器,夹紧器与皮带之间采用橡胶皮以防止皮带磨损达到保护皮带,每组主夹紧器采用50t液压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