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费管理办法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批转建设部《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报告的通知》及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为提高我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特制定本办法。
一、收费范围。
凡坐落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工商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农贸摊群市场和个体工商户,均按本规定核定生活垃圾产出量,向所在地区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交纳生活垃圾处理费。
二、收费标准。
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为每吨15元,按月计收。
三、收费办法。
凡按规定应交纳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均按以下标准收费。
1、生活垃圾产出单位应自行设置专用垃圾容器,垃圾产量按其容积每立方米折合0.5吨。
2、对不具备设置垃圾容器条件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区别不同情况,按定额收费(详见附表)。
3、交由环卫部门代处理的大块混凝土处理费每吨由现行1元提高到10元,无害工业垃圾处理费每吨由现行2.5元提高到5元。
四、收费的管理1、各区环卫部门需到所在区物价局统一办理核发收费许可证手续,接受物价部门监督。
2、环卫部门必须严格按照物价局、财政局批准的收费标准,亮证收费,标准公开,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
3、收费必须使用市财政局统一监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并加盖环卫部门印鉴。
区环卫部门到所在财政部门统一办理票证领购手续。
4、该项收费收入按预算外资金进行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接受财政部门检查监督。
本着专款专用原则,其收入全部用于弥补城市维护费支出不足,专项用于各区垃圾处理运营费支出和完善垃圾处理场建设。
5、本规定自批准之日起实行。
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各地级以上市物价局、建设(市政公用、环卫)局、财政局、环保局,顺德市物价局、建设局、财政局、环保局:根据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计价格〔2002〕872号),结合我省的实际制定的《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按规定的要求认真开展好这项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二○○二年十二月十日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步伐,提高垃圾处理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及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计价格〔2002〕872号),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设市城市范围内,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所有产生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具)、个体经营者、社会团体、城市居民和城市暂住人口,均应按规定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
凡有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县城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也应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并经所在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批准,开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第三条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渣土,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第四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为经营服务性收费,收费单位为从事生活垃圾处理的单位,收费标准应按照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核定,同时要兼顾当地居民和单位的承受能力,区别不同情况,逐步到位。
生活垃圾处理是指将零散的生活垃圾运到指定的垃圾集中地后,垃圾处理单位的收集、运输、处理过程。
垃圾收集、运输、处理成本主要包括运输工具费、材料费、动力费、维修费、设施设备折旧费、人工工资及福利费、代收手续费和税金等。
第五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实行政府定价,由城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建设(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省级价格、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制定、调整生活垃圾处理费标准要实行价格听证会制度。
第六条生活垃圾处理费应本着简便、有效、易操作的原则,对不同的收费对象可采取不同的计费方法。
1、城市居民以户计;2、城市暂住人口以户或人计收;3、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以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计收。
生活垃圾处理费可按月或季度收取,对烈属、五保户、孤寡老人、社会救济户等困难家庭应实行收费减免政策。
生活垃圾处理费具体收费办法、减免办法和监管办法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七条收取生活垃圾处理费后,应取消与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其他收费项目。
已实施物业管理收费的,在物业管理收费标准中应扣除已计入垃圾处理收费的相关费用。
有条件的地方生活垃圾处理费与现行的卫生清洁费应合并收取。
生活垃圾处理费与工业废物垃圾处理费不得相互重复计收。
第八条要加强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管理,提高生活垃圾处理费的收缴率。
应针对不同的收费对象,采取措施,促其按时缴纳垃圾处理费。
鼓励采取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统一收费和代扣代缴等方式。
确保垃圾处理费的足额征收。
对代收单位,允许从收取的垃圾处理费中提取不超过1%的代收手续费,各地的代收费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在不超过1%的范围内,制定垃圾处理费标准时予以明确。
第九条生活垃圾处理费全部用于支付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费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挪用。
对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已经投资在建的垃圾处理设施,经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批准,可在收取的生活垃圾处理费中,拨付专款用于补充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但在建项目必须3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行。
第十条各地人民政府要按照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计划,合理规划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
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鼓励国内外资金,包括私营企业资金投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最终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垃圾处理运行机制。
第十一条生活垃圾处理应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择有能力的企业承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通过签订合同,明确其应负的责任、义务和支付处理费用等,降低处理成本,切实保证垃圾处理符合环保要求。
生活垃圾的处理应逐步由垃圾收集企业负责居民住宅、小区、社区等源头产生的垃圾的收集工作,避免多头管理,多头收费。
第十二条城市建设(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生活垃圾处理的监督管理,对处理标准和服务质量不达标的,应责令其限期改正,两次以上屡查不改的,终止其经营权;对存在污染隐患的垃圾处理厂,应责令其提出改造方案,限期整改。
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及其周围环境质量的监督检查,对造成二次污染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物价部门要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的行为,应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对挤占、挪用垃圾处理费行为,由有关职能部门依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第十三条根据《广东省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规定》,从事生活垃圾处理的单位应向当地物价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实行亮证。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2002年12月1日起执行,过去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广东省物价局负责解释。
生活垃圾收运、收费管理规定为了规范生活垃圾处置费用的收取以及生活垃圾运输管理,使费用应收尽收,促进城市环境美化。
根据相关法规,特作如下规定:第一条城管局环卫部门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和收费的主管单位,对生活垃圾的收运起监管职能。
环卫部门应尽职尽责,不断研究和规范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规范收费行为。
第二条生活垃圾的处置费用收取应根据相关法规和产生生活垃圾单位的实际,合理合法的确定收费标准,做到应收尽收,公平公正,严厉打击欠费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收运单位管理。
下列单位有权收运城区生活垃圾。
1、城管局环卫部门;2、物管单位经环卫部门批准管理的自产垃圾;3、城区村居、社区经环卫部门批准的自产垃圾;4、社会注册成立的生活垃圾运输企业,经环卫部门批准准运企业。
第四条运输工具管理。
运输工具必须符合公安部门对城区车辆管理标准,必须符合生活垃圾运输特殊要求:垃圾密封达到上不抛撒、下不滴漏。
必须在城管局环卫部门办理准运证。
准运证必须注明运输时间、线路、垃圾倾倒地点;必须安装GPS定位系统,接收环卫部门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合同管理。
环卫部门承接的生活垃圾运输,必须与产生垃圾的单位订立合同。
合同中权利、义务必须清晰准确,如垃圾清运时间(一般不误差30分钟)内,接纳地点(可供车辆进出)。
第六条环卫部门自身的运输车辆和社会车辆管理要求相同,不得降低管理标准。
垃圾运输必须定时、定线路、定倾倒垃圾站。
不得私自接纳运输垃圾,不得收取被服务单位的好处费,不得迟运、漏运垃圾点,不得抛洒滴漏。
收取好处费或私自接纳生活垃圾收取费用,按局相关廉政制度处理。
迟运(超规定时间30分钟)或漏运垃圾一处罚款50元/次,抛洒滴漏一次罚款100元。
违反车辆管理规定的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七条环卫部门应对城区生活垃圾收费管理、运输管理定人定责,并纳入日常巡查、督查范畴。
严格审批社会运输垃圾车辆管理。
不服从管理的一律暂扣运输工具,并按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XXX城管局2016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