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
执教人:李发应
执教班级:九年级(6)班
执教时间:2009年11月11日第7节
听课教师:语文组全体教师组长周琳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本文,了解培根的文学常识,并能识记、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及精辟的句子,增强读书的兴趣。

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精读的过程中,学会比喻论证和归纳论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本文的读书观,领会课文中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班级:九(6)班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作者吗?”学生讨论明确是培根
师:“猜猜今天我们将学习哪篇课文?”(生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培根,学习他的一些好的读书方法吧。


二、展示学习目标,学习新课:
1、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朗读课文(齐读,抽读,范读),勾画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怡yí情傅fù彩藻饰矫shì诘jié难寻章摘句咀嚼jué狡黠xiá伦理味同嚼jiáo蜡滞zhì碍ài阐chǎn证吹毛求疵cī
3、整体感知,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第一层:(从开头①——⑥“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⑦——⑩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⑾——⒄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研读第一部分
试找出本层的一些观点并体会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研读第二部分,思考:
1、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研读第三部分,思考:
1、作者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
方法?
2、作者说,“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

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四、质疑
畅所欲言:有什么疑难?
五、品读,揣摩语言:
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进行赏析。

六、课外延伸
1、十年寒窗,我们在馥郁的书香中一天天长大。

在阅读中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如果把他们用简练的文字记录下来,这也就成了读书名言。

试一试,自己拟一条读书名言。

(学生写,交流)
师:我相信,我们能创造出如此精彩的语言,也一定能创造出更为精彩的人生。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作为观点,试着找几个论据,写一篇随笔。

七、结束语
最后,谢谢大家与我一道阅读此文。

送大家一句话:祝各位同学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