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建库技术要求

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建库技术要求

项目编号: ZXPR-SU020-2003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Version: 2.1本文档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客户(市场)□维护人员□用户执行ISO9001:2000标准编制:评审:项目评审委员会日期:日期:分发编号:目录1.前言 (4)1.1范围 (4)1.2引用标准 (4)2.总则 (4)2.1编制目的 (4)2.2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工作 (4)2.3数据成果 (4)2.3.1成果资料 (4)2.3.2成果格式 (5)3.基础地理数据集规范 (5)3.1数据文件命名 (5)3.2图层名称结构 (5)3.3图层定义 (6)3.3.1测量控制点(POINT)*A01P (8)3.3.2测量控制点辅助线(LINE)*A02L (8)3.3.3测量控制点注记(POINT)*A03P (8)3.3.4居民地(POLY、LINE、POINT) *B01A、*B01L、*B01P (9)3.3.5居民地附属物(POLY、LINE、POINT) *B02A、*B02L、*B02P (9)3.3.6居民地注记(POINT)*B03P (10)3.3.7工矿建(构)筑物(POLY)*C01A (10)3.3.8工矿建(构)筑物辅助线点(LINE、POINT)*C02L、*C02P (10)3.3.9工矿建(构)筑物注记(POINT)*C03P (11)3.3.10交通道路(POLY 、LINE)*D01A、*D01L (11)3.3.11交通道路辅助设施(LINE、POINT)*D02L、*D02P (11)3.3.12交通道路注记(POINT)*D03P (11)3.3.13管线(LINE)*E01L (12)3.3.14管线辅助设施(POINT)*E02P (12)3.3.15管线注记(POINT)*E03P (12)3.3.16水系(POLY、LINE)*F01A、*F01L (13)3.3.17水系辅助设施(LINE、POINT)*F02L、*F02P (13)3.3.18水系注记(POINT)*F03P (13)3.3.19境界(POLY、LINE、POINT)*G01A、*G01L、*G01P (14)3.3.20境界注记(POINT)*G03P (14)3.3.21地貌与地质(POLY)*H01A (14)3.3.22高程点(POINT)*H01P (14)3.3.23等高线(LINE)*H01L (15)3.3.24地貌与地质辅助设施(LINE、POINT)*H02L、*H02P (15)3.3.25地貌与地质注记(POINT)*H03P (15)3.3.26植被(POLY、LINE、POINT)*I01A、*I01L、*I01P (15)3.3.27植被辅助设施(LINE、POINT)*I02L、*I02P (16)3.3.28植被注记(POINT)*I03P (16)3.3.29图幅索引图层(POLY)*INDEX01 (16)4.数据转换流程 (16)4.1数据转换技术流程 (16)4.2代码转换、数据分层 (17)4.2.1测量控制点 (18)4.2.2居民地及垣栅 (18)4.2.3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 (20)4.2.4交通及附属设施 (26)4.2.5管线及附属设施 (29)4.2.6水系及附属设施 (30)4.2.7境界 (33)4.2.8地貌和土质 (34)4.2.9植被 (35)4.2.10注记 (36)4.2.11其他特殊要求 (36)4.3数据接边处理 (36)4.4数据检查 (36)4.4.1质量控制指标 (36)4.4.2自(互)检 (36)4.4.3过程检查 (36)4.4.4最终检查 (37)5.地名数据技术规范 (37)5.1图层及属性定义 (37)5.1.1物理分层 (37)5.1.2地名代码 (38)5.2数据编辑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注意事项 (42)5.3数据检查 (42)6.元数据技术规范 (42)6.1数据子集及元数据内容 (42)6.2元数据库建设流程 (42)6.2.1数据集系列层次的元数据的录入 (42)6.2.2数据子集(图层级)系列元数据的录入 (44)6.2.3元数据检查及修正 (44)7.检查验收内容 (44)7.1预检 (44)7.1.1提交预检的资料 (44)7.1.2预检结果判定 (44)7.2验收 (44)7.2.1提交验收的资料 (44)7.2.2验收结果判定 (45)8.附录 (45)8.1预检结果汇总表 (46)1. 前言为了确保基础地理数据转换的规范性和可靠性,规范数据建库的内容、程序、方法及成果要求,保证数据库质量,结合1:500、1:1000、1:2000、1:5000、1:1万地形要素分类与代码,参照相关领域信息系统建设规范及信息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所有图形数据库的建设必须遵循本规范说明的具体规定。

1.1 范围国土资源局现有多种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1:1万)的源数据(主要是MapInfo 数据),本设计书规定了1:500、1:1000、1:2000、1:5000、1:1万mapinfo格式的基础数据为源数据,通过ArcSDE,导入Oracle数据库。

1.2 引用标准本规范的制订以下列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程为基础:南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v1.2.doc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之一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标准2.5.doc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之二基础地理元数据标准2.8.doc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之三空间数据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1.5.doc2. 总则2.1 编制目的指导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库工作,规范技术和数据,保证数据质量和信息共享。

2.2 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工作(1). 数据转换、编辑处理、数据分层(2). 数据建库(3). 建库质量控制(4). 成果归档(5). 元数据库建立2.3 数据成果2.3.1 成果资料(1). 技术总结(2).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文件(3). 数据文件报告和检查、验收报告2.3.2 成果格式(1). 基础地理矢量数据和地名数据最终成果格式为Arc/Info 的Coverage 或E00数据交换格式。

(2). 元数据最终成果格式为DBF 、XML 文件格式。

(3). 数据内容:符合本技术要求、分层规定、精度要求的基础地理矢量数据、地名数据及元数据。

3. 基础地理数据集规范3.1 数据文件命名数据文件的名称要正确无误,不得与其他数据文件名相同,并符合作业区域的统一规定。

数据文件名应为源数据文件名与下表中数据文件处理阶段代码的组合:1:500钟秀办的数据文件命名示例: MAPINFO 原始数据文件的名称为:S 钟秀办 经过检查修改的数据文件的名称为:V 钟秀办 经过编辑处理和接边的数据文件的名称为:E 钟秀办 最后完成的产品数据文件的名称为:F钟秀办3.2 图层名称结构第1-3位为数据集代码,数字线划地图代码为DLG ; 第4位为比例尺代码,1:500比例尺代码为K ;第5位为地形要素大类标识符,按基础地理要素大类代码表确定的标识符执行;第6-7位为数据子集代码,按基础地理数据子集及特征代码表确定的代码执行, 01 主层,02辅助层,03 注记层;特征类型代码 比例尺代码 数据集代码数据子集代码 要素大类标识符第8位为要素特征类型码,按:面-A,线-L,点-P。

1:5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的居民的图层命名示例:基础地理要素大类代码表3.3 图层定义根据系统需求,数字化数据按基础空间数据库设计规范来定义各图层的字段属性,详见《南通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v1.2.doc》。

为了阅读方便,将六种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图层名放在一起,前面加*码,它代表不同的比例尺代码,1:500比例尺代码为DLGK。

由于空间图层众多,将数据分类,每类都具有共同的属性项,如控制点,1:500至1:250000六种比例尺控制点数据,具有相同数据结构。

注记层相关字段属性按《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之一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标准2.5.doc》赋值。

对于所有地物要素的属性字段应根据其应用的重要性划分“必填字段”和“一般字段”,“必填字段”属性定义中用“√”符号标出。

*码段代表不同的比例尺代码,1:500比例尺代码为DLGK。

3.3.1 测量控制点(POINT)*A01P3.3.2 测量控制点辅助线(LINE)*A02L3.3.3 测量控制点注记(POINT)*A03P3.3.4 居民地(POLY、LINE、POINT) *B01A、*B01L、*B01P3.3.5 居民地附属物(POLY、LINE、POINT) *B02A、*B02L、*B02P3.3.6 居民地注记(POINT)*B03P3.3.7 工矿建(构)筑物(POLY)*C01A3.3.8 工矿建(构)筑物辅助线点(LINE、POINT)*C02L、*C02P3.3.9 工矿建(构)筑物注记(POINT)*C03P3.3.10 交通道路(POLY 、LINE)*D01A、*D01L3.3.11 交通道路辅助设施(LINE、POINT)*D02L、*D02P3.3.12 交通道路注记(POINT)*D03P3.3.13 管线(LINE)*E01L3.3.14 管线辅助设施(POINT)*E02P3.3.15 管线注记(POINT)*E03P3.3.16 水系(POLY、LINE)*F01A、*F01L3.3.17 水系辅助设施(LINE、POINT)*F02L、*F02P3.3.18 水系注记(POINT)*F03P3.3.19 境界(POLY、LINE、POINT)*G01A、*G01L、*G01P3.3.20 境界注记(POINT)*G03P3.3.21 地貌与地质(POLY)*H01A3.3.22 高程点(POINT)*H01P3.3.23 等高线(LINE)*H01L3.3.24 地貌与地质辅助设施(LINE、POINT)*H02L、*H02P3.3.25 地貌与地质注记(POINT) *H03P3.3.26 植被(POLY、LINE、POINT)*I01A、*I01L、*I01P3.3.27 植被辅助设施(LINE、POINT)*I02L、*I02P3.3.28 植被注记(POINT)*I03P3.3.29 图幅索引图层(POLY)*INDEX014. 数据转换流程4.1 数据转换技术流程基础数据转换流程包括数据转换、数据编辑、图幅拼接和数据入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