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设计中就长途光缆中继段长度、光缆线路路由选择等七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交往的日益增加,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通信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提高,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并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组建各种应用信息系统强有力保证,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实现信息化的坚实基础。
长途通信传输网是承载电信网和信息网的基础网络,目前在我国,光缆传输网是长途通信传输网中的主体网络,是我国主要建设和发展的通信网络,所以长途光缆传输网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通信质量和信息传输质量,从而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长途光缆传输网的质量取决于长途光缆工程在建设过程的建设质量和工程中采用材料、设备的质量,而工程建设过程中又包含有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几个关键的步骤。
1 长途光缆中继段长度的核准和计算长途光缆传输中继段的长度在长途光缆传输网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它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将影响到光端机能否无失真的接收到经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
在建设单位选定光传输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核定设计任务书中给定的光缆敷设长度是否在规范、标准要求范围内。
在进行光传输中继段距离计算时,必需考虑衰减受限距离及色散受限距离,为保证在中继段内光缆能够无失真的传输光信号,选择两者之中较小值作为可用传输距离。
1.1 衰减限制衰减限制中继段长度预算:L=(Ps-Pr-Ac-Pp-Mc)/(Af+As)式中:Ps——平均发射功率;Pr——最小灵敏度;Pp——光通道代价,也就是设备富余度。
由于设备时间效应(设备的老化)和温度因素,设备性能影响所需的余量,也包括注入光功率、光接受灵敏度和连接器等性能一般取1dB或2dB。
Ac——〖ZK(〗连接器衰减和,包含S和R点间除设备连接器C以外的其他连接器(如ODF等)衰减,如ODF等FC型平均0.8dB/个,PC型平均0.5dB/个,一般取2×0.5dB。
〖ZK)〗Af——光纤衰减系数(在1 310nm中取0.36dB/km,在1 550nm中取0.22dB/km)。
MC——线路富余度,可取0.05~0.1dB/km,在一个中继段内,光缆富裕度不宜超过5dB。
一般计算距离小于30km时取0.1dB/km,大于30km时取3dB。
注:当MC取0.1dB/km时预算公式改为L=(Ps-Pr-Ac-Pp)/(Af+As+Mc)。
As——光纤接头平均衰减(活接头取0.5dB/个,死接头取0.08dB/个)。
Dmax——光传输收发两点间的允许的最大色散值;|D|——光纤色散系数,在G.652光纤中1 310nm取3.5Ps/nm?km,在1 550nm取18Ps/nm?km。
中继段长度范围:l~min(L,Ld)。
2 长途光缆线路系统制式及容量的选择在长途光缆线路工程设计中,系统制式及容量的选择要遵从以下原则:①长途干线光缆所用的光纤类型必须符合ITU-T相关建议和我国国家及行业标准;②光纤类型和使用窗口的选择应当根据业务需求预测,综合考虑业务类型、网络基本结构和业务量的发展趋势,并具有支持未来传输系统的能力;③缆中光纤数量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到网络冗余要求、未来预期系统制式、传输系统数量、网络可靠性、新业务发展、光缆结构和其他部门的光纤需求等因素。
4.1 非市区光缆线路的敷设方式长途通信省际干线光缆线路在非市区地段敷设时应以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为主;省内干线光缆线路除管道和直埋方式外也可采用架空方式。
一般来说,从光缆线路的安全、使用寿命、工程造价等方面综合考虑,宜采用直埋方式。
4.2 市区光缆线路的敷设方式长途干线光缆线路在市区内敷设应以采用管道方式为主。
对不具备管道敷设条件的地段,可采用简易塑料管道、槽道或其他适宜的敷设方式。
4.3 光缆敷设结构的选择4.3.3 长途干线光缆线路应采用无金属线对的光缆。
根据工程需要,在雷害或强电危害严重地段可选用非金属构件的光缆,在蚁害严重地段可采用防蚁光缆。
4.3.4 光缆护层结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直埋光缆:PE内护层+防潮铠装层+PE外护层,或防潮层+ PE内护层+铠装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53、GYTA33、GYTS、GYTY53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②管道或采用塑料管道保护的光缆:防潮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GYTS、GYTY53、GYFTY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③防蚁光缆:直埋光缆结构+防蚁外护层。
4.4 光缆的机械性能应当符合下列规定5.1 光缆线路的保护设计光缆线路的保护设计也是设计中一项重要内容,光缆线路在特殊地段的保护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光缆线路在建成后能否安全的使用和光缆的使用寿命。
光缆线路穿越铁道及不能开挖的公路时,采取顶钢管方式保护(保护钢管应长出路沟0.5~1m);光缆线路穿过机耕路、农村大道以及市区或易动土地段时,采取铺硬塑管、红砖、水泥盖板等保护措施;光缆穿越需疏浚的沟渠和要挖泥取肥、植藕湖塘时,除保证埋深要求外,要在光缆上方覆盖水泥板或水泥沙袋保护;光缆穿过汛期山洪冲刷严重的沙河时,采取人工加销或砌漫水坡等保护措施;光缆穿越落差为1m以上的沟坎、梯田时采用石砌护坡,并用小泥沙浆勾缝。
落差在0.8~1m时可用三七土护坡落差小于0.8m时,可以不做护坡,但需多层夯实;光缆敷设在易受洪水冲刷的山坡时,缆沟两头应做石砌堵塞;光缆引上(下)电杆5.2 光缆线路的防护设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文件是光缆线路工程实施施工的指导性文件,设计文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所以在进行施工设计时,一定要按照规范、标准要求进行设计,编制出高质量的设计文件,指导和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确保长途光缆线路在建成后能够安全、畅通的投入使用。
长途通信干线光缆线路工程质量监督要点一、为强化长途通信干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特制定《长途通信干线光缆线路工程质量监督要点》(以下简称“要点”)。
二、本要点适用于我省长途通信干线光缆线路工程的质量监督,市话、农话光缆线路工程的质量监督可参照执行。
三、本要点是建设、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的质量控制重点,其未涉及的内容仍需按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特别是涉及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将是本中心检查抽查的重点。
四、抽查应以能说明本项目质量状况为前提,本要点所列抽查概率为基本要求。
开工前五、熟悉、掌握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据此确定施工过程每个阶段应重点监督的环节、部位、项目等,并有计划地开展监督工作。
六、熟悉、掌握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实事求是地做好质监工作。
七、在初步设计会审及施工图交底时,分别核验设计、施工、建设监理单位的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按有关规定对各阶段设计深度的要求检查设计质量,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质询。
八、依法核验在工程中使用的新产品、新材料的入网许可证或技术鉴定证书,无入网许可证或未经技术鉴定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施工阶段九、对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既要进行必要的现场监督,又要抽查建设单位随工人员的随工验收签证。
现场监督抽查概率不少于工程量的10%,抽查隐蔽工程随工验收签证的概率不少于工程量的60%。
隐蔽工程重点监督以下几个环节:1、光缆入沟前沟底的处理及光缆沟深(含水线埋深),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抽查。
2、敷设光缆时应确保光缆曲率半径满足规范要求。
3、防雷排流时必须保证位于光缆上方,与光缆的间距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4、同沟敷设的光缆不得有交叉、重叠。
5、回填土要杜绝大的冻土或石块砸在光缆上。
6、光纤必须严格按纤序接续,不得有交叉。
7、光纤在接头盒内光纤收容板上的盘绕及曲率半径达到规范及合同要求。
8、光缆接头盒的密封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处理。
十、以下地段要深入现场实施重点监督:1、光缆爬坡(坡度大于20度)或过大堤地段2、光缆穿越冲刷较大的山涧溪流地段3、光缆穿越通航河流、桥梁、公路、铁路4、光缆通过石质沟地段或沿路肩敷设地段5、架空光缆的长杆档、飞线等特殊地段、装置及易发生质量问题的部位十一、对以下各项光缆保护的防护措施进行必要的抽查(括号内为抽查概率)1、直埋光缆接头盒外保护(不少于10%)2、各种沟坎、护坡的保护(不少于10%)3、光缆过桥或部分架空时两端的处理、引上光缆的保护(要求100%检查)4、穿越沟、塘、机耕路、农村大道或易动土地段的保护(要求100%检查)5、光缆穿越白蚁滋生地段或鼠害地区采取的防护措施(不少于10%)6、架空光缆线路的防雷、防强电措施(不少于30%)7、光缆对地绝缘检测装置的处理(不少于30%)8、石质沟的封沟保护(不少于10%)十二、管道光缆重点监督子管、硅芯管的处理、管口堵塞、光缆在人孔内的予留(光缆不得直线通过人井)、接头盒及标志牌的安装,抽查概率应不少于工程量的10%。
十三、入局光缆重点抽查光缆在进线室的予留、盘放,光缆终端的保护、接地以及尾纤的盘放等。
十四、核查测试所用仪表是否经过计量、计量是否在有效期内。
十五、光缆光特性的优劣是光缆线路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作为重点监督项目要求100%监督检查,其中:现场监督抽查概率不少于工程量的25%,其余均调阅施工测试记录。
光缆光特性主要有以下三项:1、光纤平均接头损耗2、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3、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十六、直埋光缆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竣工验收时不低于10兆欧·公里,其中允许10%的单盘光缆不低于2兆欧。
要求100%调阅该项指标的施工测试记录,有条件时在验收前进行现场抽测,抽测概率不少于工程量的30%。
十七、监督过程中要认真填写中间检查记录表,并妥善保存,待初验前交省质监中心组卷归档。
十八、发现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问题要及时(不超过24小时)向省质监中心报告,同时记录在中间检查表内报备(一式两份,省质监中心一份、由省质监中心报部定额质监中心一份)。
完工后十九、工程交工后十天内写出所辖区段的质量分析报告及质量评语报省质监中心。
二十、责任监督人员要参加本省段工程初验,收集、掌握初验抽测的各项数据、资料,并按有关规定写出工程初验质量分析报告报部定额质监中心。
本要点“重大质量问题”的说明工程中出现以下质量问题,在本要点中属重大质量问题:一、因勘察设计时未调查取证,致使光缆路由在施工中出现较大变更二、工程中使用的新产品、新材料无入网许可证或技术鉴定证书三、光缆单盘测试出现超标四、连续一公里以上光缆埋深不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五、光纤接续出现纤序交叉六、应予留光缆部位未予留,给日后维护造成困难七、本要点第十条所列任一地段施工质量未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八、本要点第十一条所列任一项保护或防护措施,未满足相关标准的数量达抽查量的30%,或因此而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及使用时限九、光缆金属护套对地绝缘超标达10%十、光纤平均接头损耗超标达2%十一、中继段光纤线路衰耗出现超标十二、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出现明显台阶。